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发现酸甜苦咸鲜外第六种味道 —“肥”
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发现酸甜苦咸鲜外第六种味道 —“肥”
2015/7/28 23:26:22 | 浏览:2896 | 评论:0

不管是饕餮大餐,还是街头小食,想必你的舌头已经对五种基本味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酸、甜、苦、咸、鲜,恐怕哪一顿都少不了它们的佐味。提醒一下,辣味儿科学上讲其实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感受,一种烧灼感,一种痛感,如果你喜欢辣,那是因为你喜欢那种被灼烧的痛感。

  也许你还会辩解,还有涩味、麻味、金属味等等其他的味道,但那些只是基本味觉掺杂在一起的感受,或者是基本味觉和痛感、麻感等味觉与感受混杂的味道。这里谈的基础味觉,是简单由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与舌头味蕾直接产生作用后的体验,目前,为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只有酸、甜、苦、咸、鲜五种。

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发现酸甜苦咸鲜外第六种味道 —“肥”

  先前科学认为,人的味蕾能感知到的五种基础味觉是,苦咸甜鲜酸。

  但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新近确认出第六种味觉——肥。

  “肥”是什么味道?

  有中文媒体把这种新味觉翻译成“脂肪味”,但笔者认为,基础味觉不该以某种物质为参照,味觉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用“肥”一个字,基本上可以概括那种舌尖上的感受。

  那么,“肥”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呢?

  用文字来表述一种味道实在困难,就像,到目前为止,英语中还没有那个词汇能准确描述出由日本人发现和定义的第五种味觉——鲜。如果一定要描述出“肥”的味道来,那是一种当你一口咬住一块多汁的牛排时那种感受,是你把一滴橄榄油滴在舌头上的味道,它可能有点腻,可能有点香,也可能有点脂肪的味道。

  但珀杜大学科学家确实已经找到这是一种基础味觉的证据。通过多次试验,科学家把不同味道分类让参与者品尝、分类和辨别,有足够多的人分辨出“肥”味,不同于鲜,更不同于酸甜苦咸。

  更关键的是,肥味符合基础味觉的特征,它与其他已知的五种味觉之间没有重合,它不是任何其他味觉可以混搭出来的味道,它是一种独特的、可以剥离出来的味道。它就像三元色一样,是搭配出其他五颜六色的基础色之一。

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发现酸甜苦咸鲜外第六种味道 —“肥”

  “肥”的味道很难用文字表达。

  “肥”味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单纯的“肥”味,那是一种很难接受的味觉,可能会让人作呕。但这些年来,当人们在品尝美味时,又从来不曾缺少过“肥”味的参与。因为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肥”味与各种味道混搭时,会强化其他味道并产生独特的味觉感受。简单说来,让你啃一块纯肥的脂肪块你一定会骂街,但如果这种肥味是混杂在鲜、咸、甜交织的红烧肉里,一定会让你大快朵颐。

  “肥”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有可能会带动一场食品工业革命。

  简单说来,不够咸可以加盐,不够甜可以加糖,喜欢酸可以加醋,喜欢苦可以来电苦味儿食品,鲜味更是可以由鸡精和味精来支配,那“肥”味呢?

  如果可以把“肥”味提炼成一种作料,想来会引发一场味觉革命,那也将是一场食品工业革命。到那时,想把黄瓜吃出烤肉的味道来恐怕不再是件难事。

     (凌朔)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597]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645]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590]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785]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866]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600]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794]
全美超2亿人使用的Ziploc保鲜袋竟含“剧毒”,集体诉讼曝光真相 2025-05-28 [924]
大脑里积累了一勺微塑料——老年痴呆症患者含量最高! 2025-05-28 [844]
越来越多年轻人和中年人因长期压力过大而诱发中风 2025-05-28 [78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