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曾炜:没有灵魂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人生赢家吗?
曾炜:没有灵魂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人生赢家吗?
2015/8/3 13:23:17 | 浏览:2315 | 评论:1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要表达的是这样的一种忧虑,缺乏信仰的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智商大学生,“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

曾炜:没有灵魂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人生赢家吗?

  最近,一篇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春藤的绵羊》的文章,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转发。这文章说起来只是一篇“读后感”,讲的是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他们的商业味很浓,而且多是面向权贵阶层、一点也不平民。最关键的是,这些美国的顶尖大学跟中国的名牌大学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很“功利”,前者培养的学生被戏称为“优秀的绵羊”,后者培养的学生被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两个概念当然都不是绝对的。虽然中国的大学重视分数,美国的大学重视“社会经验”,但这些都只是个人获得成功的筹码和手段,并非人们真正的信仰和追求。

  这文章之所以获得那么多人的关注,我猜可能是它巧妙地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优秀的绵羊”做了一个对比。还有一点更为关键的是,文章触及到了一直困扰人们的信仰问题,跟大师王林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一样。大学、尤其是最顶尖的大学,人们对它们的期望,历来就不仅限于“就业培训”,而是事关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信仰追求。如果说这些最顶级的大学生都只关心个人的眼前利益,那就跟那些输出宗教信仰的团体或个人只关心世俗的“生意”一样,会让人恐惧和慌张。可不幸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及我们一直以来作为标杆的美国顶尖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恰好就是这样让我们恐惧和不安的。

  很多年前,在大学里念书,念到宗教信仰有关的内容,总是感觉很痛苦。除了自己不是特别感兴趣而外,我还觉得这事太复杂了,而且掌握了也不知道向谁炫耀。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有一个关于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的论述,我却是记得的,相信很多人即使没读过这方面的著作也知道,即宗教信仰总是把这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凡俗的和神圣的。这种区分本身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拥有某种宗教信仰,那他就与凡俗世界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他要么拒斥凡俗世界,要么想与凡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又或者干脆贬低凡俗的生活,追求另外一番理想的生活。如果一旦这种“紧张”的关系消失了,彻底融入了这个凡俗世界,那所谓宗教信仰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上面所说的是宗教信仰,生活中其他形式的信仰,基本的特征也是如此。人们为什么会有信仰呢?或者说为什么需要信仰呢?无非就是对于当下的世界感到“不满”,想要寻找一种更好的生活,又或者需要找个地方躲起来,让自己的“不满”得到改变或者安抚。我们说某个社会缺乏信仰,其实指的就是在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都安于现状,不想为改变这个世界做任何的努力,他们要么埋头于个人的利益,要么就像加缪的《局外人》里说的默尔索一样,对外界的一切都保持一种极端冷漠的态度。

  在当下的中国,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觉得现在这个世界是最好的,所以也有点“不满”,但大部分人没有改变或躲避这个世界的冲动。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值得去追求,也没有一个清静之地能为我们的心灵提供栖息之所。故乡在沦落、大学在败坏、商场的试衣间里有人在自拍,甚至曾经安静的寺庙也变得喧嚣躁动。最终剩下的,就只能是对这个世界玩世不恭的“适应”,一切的世故圆滑、蝇营狗苟,都只为曲迎奉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我们会说一声“好累”,幻想一下“世界好大,想去看看”,苦涩地自嘲一番。我们还会把奋斗、努力、成功挂在嘴边,但只是不想被这残酷的世界碾压成粉末,也是害怕在一片蛮荒、狂欢的氛围里守住一份孤单太难太可笑。

  有人追问,这样一种状态有错吗?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所以“精致”,就在于他对这个问题的漠视和不屑。他能巧妙躲避他人的指责,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一切规则和手段,追求谁也无法置喙的个人利益,让一切的“错”看起来都理所当然。如果再加点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佐料,再诉说一遍这个世界几多无奈,它甚至还能生出一种美感来,让人热泪盈眶。通过个人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和北大,赢得了一切该拿的奖学金和荣誉,然后还拿到金融或咨询等高薪职业的就业机会,这会有什么错呢?这简直就是“人生赢家”的典范。

  钱理群教授当时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概念时,就不是为了指责任何个人。说到底,它不是为了区分对与错,毋宁说它是在表达某种忧虑和遗憾,是对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最顶级的高等教育的精英分子的忧虑和遗憾。遗憾他们局限于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缺乏超越个人的价值担当、缺乏对个人利益之外的世界的好奇和想象力。对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言,最担忧的不是“这个世界会好吗”,而是“我能成功吗”。成为生活中的“卢瑟”,是他们最为恐惧的事情。而“抱怨”、“生气”,以及与现实世界产生的一切“紧张”关系,都被他们视为“卢瑟”的表现,尽管他们一定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尽管他们一定懂得“生气”并非毫无意义。

  当下的大学相对于过去的大学而言,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思想开放的程度,都要优于过去,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觉得,在信仰这一块,依然存在着致命的缺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要表达的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忧虑,缺乏信仰的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智商大学生,“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整个社会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像韦伯曾经形容的那样:“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

“唤醒”隐藏在心底的良知

石述思

我们时代的重大进步就是多元和包容,承认人性的弱点,不再拿单一的标准和偶像去提升所有人的情操和灵魂。一些被利益绑架的媒体也成为推广粗鄙的急先锋,而忘却了身上肩负的道义和责任。

  曾炜:没有灵魂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人生赢家吗?

  赋予“富足”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内涵,比维持GDP增速要急迫关键。

  前不久的北京街头,一批老外装扮成衣着暴露的“斯巴达勇士”粉墨登场,惊动警察,两个老外因不听劝阻被按倒在天桥上,“勇士”的威风荡然无存。

  在残酷的商业竞争年代,总有“聪明人”为了赢得顾客的关注,去粗鄙营销。如果把获得利益作为唯一衡量指标,这些事件的主角都挺具备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紧紧抓住消费者眼球,用事件营销的方式推向极致,并在社交网络上迅速扩散,借助媒体的推波助澜,成为公共话题,极大地降低了宣传营销成本。

  我们时代的重大进步就是多元和包容,承认人性的弱点,不再拿单一的标准和偶像去提升所有人的情操和灵魂。凡夫俗子们借助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搭设的自由舞台,终于有了充分释放天性、展示自我的可能,五千年来第一次如此充分和猛烈。

  然而,这场本应推动思想解放的浪潮,似乎也为粗鄙的盛行制造了温床。在经济发展与人文素养严重脱节的情况下,颜值和小鲜肉当道、黄段子和不雅视频频现,娱乐至死挽着利益至上的手,炫富拼爹屡见不鲜,为一个日渐富足的时代打下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艳俗烙印。富而不贵、富而不雅,宛如精神的雾霾,造就着质量低下的暴发户。

  比起这些为了利益粉墨登场的表演者,周围闪烁的猎奇和欣赏的目光同样令人不安。一些精神贫瘠的围观者,除了在网上无下限地骂娘、吐槽、抱怨,就是对这些刺激欲望的精神鸦片甘之如饴、欲罢不能。

  须知,没有法治约束和道德底线的市场绝不提供自由。自由首先意味着自律,以不伤害第三方利益为准绳,遵循法治,在公共场合坚守良知的底线。

  一些被利益绑架的媒体也成为推广粗鄙的急先锋,而忘却了身上肩负的道义和责任。斯巴达勇士真正令人敬佩的是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的血性,是反抗的勇气,是人性的不屈,而不是一些卖弄男色的搔首弄姿——不管周围有多少无聊的看客,都不过是粗鄙演出中的一片浪花。

  这是精英们最深刻的悲剧。在传统中国社会,存在着一个“士”的阶层,他们肩负塑造和引领时代价值的重任,面对封建皇权的打压,他们从不退缩,始终保有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操守,从而为中华文明留下令世界尊重的精神光芒。联想到大师王林,过去身边簇拥的各类高官、明星甚至知识精英,他们如此虔诚地对其膜拜,甚至为其站台和辩护,更加令人费解:一群名利兼备的时代红人,缘何竟也如此信仰缺失、价值混乱、庸俗不堪?

  当下,重建时代价值、赋予“富足”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内涵,比维持GDP增速要急迫关键。而对于每个走向富足的国人来说,应当直面如下问题:腹中有了面包,该怎样让心中的玫瑰盛开?

文化的堕落为何让精英阶层如此焦虑
郑永年

文化堕落当然有很多形式,但最显著的莫过于文化的“巫术化”。

曾炜:没有灵魂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人生赢家吗?

  “气功大师”王林涉买凶杀人案成为近来中国社会的一大话题。一个昔日穿梭于政治人物(不乏高层)、富商、大牌明星、著名学者中间,并为这些人所崇拜的“大师”,今日则成了另外一个群体嘲笑、谴责和怒骂的对象。同样,在后一个群体里面也不乏政治人物、富商、大牌明星和著名学者。

  类似王林那样的“气功大师”的例子,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倒一个,又出来一个,他们的故事都非常类似,结局也大同小异。在大多情况下,都是官(权力)、商(金钱)、色(性)、学(知识)和巫(术)五位一体得到有效的结合。如果不具备背后强劲的权、钱、色和学的推动,很难想象“巫术”会如此有效流传开来,并被人们推崇备至。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权力、金钱、明星,甚至知识这些群体需要“巫术”呢?

  从深层次看,这种现象既不新鲜,更不足为奇,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有很多时期就流行过“巫术”。今天“巫术”又流行起来,只不过是当代中国文化堕落的其中一个表象。文化堕落当然有很多形式,但最显著的莫过于文化的“巫术化”。如果“气功大师”流行于达官贵人阶层并为他们服务,流行于基层民间的无数莫名其妙的“巫术”“迷信”,甚至“邪教”更是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徒,为芸芸众生提供着心理需要。

  当然,当代文化的堕落远远不止于宗教或者类似于宗教的“巫术”活动,它表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行为乱象,难计其数:官员和有钱人“包二奶”(甚至妻妾成群)、大吃大喝、焚烧非传统性冥纸(电视、手机、飞机、美女模本)祭献给先辈、大众炒股、公知骂人等等,不同现象或多或少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文化的堕落。

  机场经常被视为是中国的窗口,但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浓缩版。如果看看机场的一些书店,就知道今日中国的文化之殇。大部分机场书店都堆满了心灵鸡汤、八卦风水、赚钱之道、人际关系、性知识、公知的作品,一些角落里或许还有一些半色半黄的杂志。而电视屏幕则是那些宣讲者的声嘶力竭,犹如布道,仍然是心灵鸡汤、赚钱和八卦。当然,这并不是书店之错,书店只是迎合社会(读者)的需要。其实,不用说是机场书店了,各大城市的大书店的情形何尝不是这样呢?

  乱象与文化堕落紧密关联

  中国社会的种种乱象是和这种文化堕落紧密关联。文化堕落了,人们的行为便仅仅停留在本能的阶段,再也提升不上去了。而本能的思考和行为,就为类似于“巫术”那样的东西的流行开来,提供了理想的文化环境。

  放眼去看,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文化的“巫术化”。术数等传统命理学和道观、佛寺香火大量复兴,并且这种复兴绝不是近年来国学热的插曲。例如近年来《四库全书》的很大一部分都在标点和重印,但术数类几乎整套重印,则是颇让人意外但细想之下又很容易理解的独特现象。在当今世界的知识体系中,“命”学早已经无法登上大雅之堂。但在中国,无论是“命学”的回归,也是术数的回归,统统被当作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命理和佛道中的一些“邪门学说”的复兴;各种民间“巫术”不仅占据底层社会的各个角落,更登上精英文化生活的舞台(王林的“气功”就是如此)。

  文化的“巫术化”是同科学背道而驰的趋势。在科学看来,凡事都有原因、有发展过程、有解决之道等等,但“巫术”则把事物(或者社会现象)归之于一种神秘、似是而非的超然因素。历史上看,当社会成员对其所处环境感到不理解、不确定、不安甚至恐惧的时候,“巫术文化”就会兴起。

  文化的“巫术化”确实能反映当今社会,尤其是精英阶层对于中国社会的焦虑。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既有的社会理论,无论是官方所认可的,还是流传于民间的各种本土版,或西方进口版,都无法对当代中国风险社会的遽然兴起做出合理解释;或者即使可以从学理上解释,也无法在个人情感层面消除不确定感和恐惧感。于是,这种极大的不确定感造成了无法满足的知识需求,只好去救助于“巫术”。

  的确,有太多的因素促成今天的中国很多人感到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伴随着社会急剧转型的,便是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衰落甚至解体;官方正统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的完全脱节甚至背道而驰;通过各种途径而获取的巨大财富缺失正当性;巨大的社会分化导致着穷人的“仇富”心态;公权力的傲慢使得社会有理由“仇官”;法制和法治的缺失使得社会没有有效的方法调解矛盾等等。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句话说得很好,因为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里,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几乎和其读书的多少划等号。这句话实际上也适用于那些求助于“气功大师”“巫术”和“邪教”等社会群体。书读得太少,想得太多,解释不通了,就去找“巫术”。

  尽管传统上中国是读书的民族,但当代中国人不读书,已经是世界上出了名。研究发现,即使是本应该读书的大学生,除了教科书之外,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更不用说是欧洲人了。在社会层面更是如此。每次看到大街上无聊闲逛的人们、麻将馆聚集的人群、或者大型的大妈广场舞,不禁会想,如果在欧洲或是在日本和韩国,这些人中的多数该是会在静静地阅读的。

  不过,没有必要过多地抱怨读书少或者不愿读书的人们,因为实在没有多少书可以读。学生、闲逛者、打麻将者、广场舞者,甚至底层社会那些迷恋于各种“巫术”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社会“巫术化”的对象和受害者。他们的本能思考和行为是文化“巫术化”的产物,而非根源。主要的问题都出在精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出在文化创造者或者思想创造者那里。

  作家只能提供心灵鸡汤

  人要读书,但必须有书可读,而写书的人往往是社会的精英群体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群体。中国的这个主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尽管他们也知道社会道德要重建、文化要重建,但是他们写出了什么样的书?一句话,“心灵鸡汤”。中国人写心灵鸡汤已经有数千年了。孔孟的时候,还算原创,并且非常切合社会的实践,所以他们成为集大成者。之后就没有原创的东西了,要不是天下书一大抄,要不搞得玄而又玄,虚而又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心灵毒药。

  明代的王阳明本来是可以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扭转文化的发展方向,但无奈统治者不许,未能发扬光大。有研究发现,最受西方人欢迎的是科普读物,而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便是心灵鸡汤。这个现象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西方的知识提供者所提供的主要是科学知识,而中国的知识提供者所提供的主要是心灵鸡汤。为什么呢?

曾炜:没有灵魂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人生赢家吗?

  近代以来中西方所经历的启蒙运动的差异是关键要素。到了近代,中国知识界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也发生了启蒙运动,但中国的启蒙运动和西方早先所发生的启蒙运动具有本质性差别。在西方,文艺复兴可以说是第一次启蒙运动。欧洲的中世纪是神权主导一切的时代,被西方人称为愚昧和黑暗的时代。神学成为解释一切的东西。文艺复兴因此主要是要借助复兴古希腊的理性和科学(数学、几何)精神,摆脱神权,把人类的基点从神拉回到人。西方人成功了。但这种成功是用无数相信科学的人们(尤其是科学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到了17、18世纪的启蒙时代,实际上是第二次启蒙。第一次是文化,第二次就到了制度,就是要用理性适用于改造人类赖以生存的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这次也成功了。今天的西方文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这两次启蒙的产物。两次启蒙的共同主题就是理性主义,教育人如何理性思考,把理性应用于对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理性主义贯穿于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化和社会科学,更不用说是自然科学了。

  不过,启蒙运动并没有消灭宗教,而是给宗教以更为合适的位置,即人们的信仰领域。宗教不再解释一切,而是作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启蒙运动尽管也产生了一些极端主义者,例如无神论,但启蒙运动所产生的理性主义是肯定宗教地位的,无论个体还是社会整体都需要宗教信仰,都应当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

  中国也的确发生了启蒙运动,但性质很不相同。中国主要是政治和革命启蒙,无论是“五四运动”的启蒙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重点都是政治。五四时期,迫于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生存面临深刻危机,政治启蒙无可非议。1980年代也一样,也被认为是如果没有政治启蒙,中国人就要被开除“球籍”了。直到今天,仍然有大把人时刻想再兴起类似的政治启蒙。

  尽管自“五四运动”开始,每次启蒙必提“民主”和“科学”,但每次必然是政治(民主)启蒙过度,科学启蒙不足,甚至被忽视。中国人相信,没有民主就不会有科学。但西方实际上是科学在先,民主在后。没有16世纪的文艺复兴,哪会有18世纪之后的民主?人具有了“科学”,学会理性思考问题了,民主才具有质量。中国只有政治启蒙,而没有科学启蒙,在缺乏理性思辨能力的情况下,民主自然追求得非常辛苦。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科学,人们对宗教的作用没有理性和科学的认识。在过度政治化的启蒙下,宗教被强制性地驱逐出人们的文化领域,使得当代中国既脱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多神教),也把自己和其他宗教文明区别开来。

  但实际上,当代中国人,和其祖先以及其他社会一样,都需要精神领域和宗教空间。没有了科学,也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去“巫”化。今天在文化复兴的幌子下,各种低劣的“巫术文化”公然登上文化舞台,并被各个社会群体所拥簇。这个现象并不难理解,人是有精神需要的,如果不能在公开的市场上(例如各类大教)得到,就会千方百计去地下黑市(例如各类家庭聚会甚至邪教)寻找。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107]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423]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6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90]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90]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46]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46]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43]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70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9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