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建部、商务部等六机构27日联合发布《住建部等部门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在境内工作、学习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这意味着,已实施十年的限外令——境外人士在中国买房的限制被打破。
公告还显示,中国取消外商投资房企办理境内贷款、境外贷款、外汇借款结汇必须全部缴付注册资本金的要求。
中国调整楼市外资准入政策的消息公布,对近期持续低迷的中国股市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有诸多迹象表明,中国政府目前已经着手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以稳定市场情绪,提振市场信心。有分析人士认为,受这一利好消息的驱策,中国各大地产股将会迎来一波大涨行情。
不过,根据中国媒体报道,房地产业者对政策调整的效果并不乐观。业内普遍认为,“限外”取消的实际影响有限,仅凭限外政策放松并不一定能带动海外热钱进入楼市投资。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称,目前人民币对外贬值,资金外流,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存在外资资金过度投资的现象,“限外令”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有国企房地产高层表示,取消境外人士买房的限制,影响非常有限,因为境外人士购房占比非常小,且中国住宅价格相比十年前可获利的空间也很狭隘,因此,取消限外令对于住宅市场交易影响微乎其微。
此番取消限外令,对住宅市场的影响极小,但取消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办理境内贷款、外汇借款结汇须缴付注册资本金,简化外商投资房地产程序等,对于外资在中国投资物流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有一定帮助。
业内人士认为,很少外籍人会愿意购买中国的房产,因为就活生生的数据看来,中国的房价实在性价比不高。一些外国在华人士也纷纷表示,中国房产太贵、“涨得比工资快”、“整体配套和居住环境没有自家好”、“只有北上广深的房子有价值,但是性价比太低”。
其实早在今年6月,不少媒体就曝出,中国监管层将松动对外资购房的限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也曾说“欢迎外国人来中国买房”。今年3月,中国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就公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在“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已经删除了此前针对外商投资房地产的全部限制类条款。
曾几何时,外资被看成洪水猛兽,特别是2002年之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刺激下,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房地产行业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投机领域。外资多以房地产基金为主,最有代表性的是新加坡凯德置地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
中国央行《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2004年,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购买者当中,外资占20%左右。可以说,2002年之后的房价飙升,外资“功不可没”,在这样的情况下,限制外资的呼声日渐高涨。
于是,从2006年开始,外资逐渐被“限制”进入房地产领域,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除了2006年出台的《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以外,2009年还出台了“向境外投资方出售国内资产征税”规定;2010年11月,中国国家外汇局出台规定,境外人士在中国境内只能购买一套房产,对境外个人及机构在境内购房进行了限制;2012年,中国国家发改委也发出过通知,对于提供给外籍人士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外债需求,不予安排中长期外债额度。
虽然时隔十年后的政策调整看起来实际效果不大,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此释放的政策维稳信号,会让政策调整背后的逻辑愈加清晰,有利于整个市场信心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