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其貌不扬的呆萌男士,又一次给世人带去了正能量。
“升任”父亲之后,扎克伯格高调了许多,裸捐之举更是引得全球瞩目。这位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却是个不修边幅的年轻人,当这两种身份放到一起的时候,总是让人产生“违和感”,但是当扎克伯格以“父亲”这一身份拿出近450亿美元捐赠于世界,给自己的女儿当见面礼,又让扎克伯格的“呆萌”形象更加亲切,各种令人惊诧感也就“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中随风而逝。
扎克伯格是跟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一样的世界富豪,但是走在大街上,谁也不会看出他有亿万身家,他拥有两辆车不过是本田飞度和讴歌,甚至低于一般中产阶级的“配置”。扎克伯格代表了新一代富豪的个性,在一个社交媒体的时代,“接地气”才会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信赖感。扎克伯格的成功也来自于对人性的把握——在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看上去自由了,但是却陷入了孤独之中,人可以找到锦衣玉食,但是却没有了朋友,Facebook也就应运而生,在孤独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朋友。
在做慈善上方面,扎克伯格毫不吝惜,甚至是贡献了全部,也许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在一个金钱的世界中,拜金变成了一种信仰,金钱变成了目标。不过,在一个现代性社会,在一个“祛魅”的时代,慈善变成了一种新的高级信仰。个体的存续不仅依靠家族、血缘,更要依靠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体系。中国古代有“天下大同”的思想,也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扎克伯格写给自己女儿的信中几乎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他说:“我们对下一代所有儿童负有道义上的责任。社会有义务现在就进行投资以改善后代,而不只是我们这辈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传递,从家庭而外延到更大的群体,借助Facebook所代表的互联网载体,世界被连为一体,“地球村”的理念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得以呈现。每个人都可以平等接入这一空间,也就有了“众生平等”的可能,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开发自己的潜能。不能不说,“有教无类”、“众生平等”的东方思想在扎克伯格身上找到了回音。
扎克伯格建立的“陈-扎克伯格”基金会,不仅让自己的巨额财富有了归宿,也让这笔财富有了生命,而慈善所积累的功业,最终也变成了扎克伯格的“立徳之举”。在这个震荡的世界中,扎克伯格无疑带来了令人欣慰的正能量,他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好,而他自己也在为了这个更好的世界而贡献了自己的才智和财富。扎克伯格身上聚合了小家与大家的平衡,个人荣辱与世界发展的平衡,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平衡。毫无疑问,这个年轻人树立了一个人人可以模仿与实践的榜样。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扎克伯格的成就,但是,扎克伯格的平衡之道却值得每个人借鉴,甚至模仿。在一个没有神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精神依靠,人类之大爱可以体现在每个生活的细节之中。没有物质的比攀,你也可以像扎克伯格生活得那么潇洒与无羁,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并不是为了下一代,也是为了自己。对于生活在繁忙、焦虑与无措中的国人,扎克伯格至少可以让很多人慢下来,静下来,这样的生活无疑也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