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表述已成“标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百姓耳熟能详的“政策”之一。“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备受各界关注,也是金融“军团”最受质疑的方面。
那么,什么是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内涵又是什么?
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的一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的表述是,实体经济是指各种物质、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的经济活动,它涵盖了所有物质、精神产品生产与流通和劳务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之外的经济活动则被归入虚拟经济之列。后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钱生钱”为主业的经济活动,既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传统金融资产,也包括由金融创新所派生和组合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
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提法的兴起,大致可归因于人们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的缺陷,向国际金融监管发出了一个强烈的警示,即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由此开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表述几乎成了所有金融政策、文件及各类报告的“标配”。
目前,无论实务部门、政府部门,甚至一些学者都会用一种最简单实用的办法来评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高低,那就是:实体经济有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如果没有,那肯定是金融服务没有跟上;金融机构注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有没有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或者说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有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实体企业存在融资难就是金融服务低效的表现。
这种似是而非的简单思维,或许就是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屡屡被推向舆论风口的原因。实际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并不完全取决于金融,还与实体经济本身运行的效率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更为关键。因此,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上,我认为需要突破认知上存在的三种思维误区。
误区一:实体经济发展乏力,就是因为金融支持不力?
诚然,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并不能简单归因于金融支持不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好与坏,金融仅是外因,归根归根结蒂还是实体经济自身是否健康。如果实体“虚不受补”,金融之“药”再好也于事无补。
总体上,我国注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是并不少,2014年末M2/GDP已高达1.93,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 今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额累计增加11.8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达76%,比去年末上升了16个百分点。无论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还是银行信贷供给看,市场并不缺钱。但充裕的货币资金并没有激发实体经济对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也没有被用于真实的财富创造,这就是物价指数并没有走高而经济不断下行的原因。实体经济“虚不受补”或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问题的积淀,如以往过度扩张、盲目投资造成的摊子过大、难以为继的问题,也有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对落后、过剩产能的挤出效应;既有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导致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的问题,也有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既有产业层次低端所导致的定价话语权弱、盈利空间被压缩,也有汇率波动等因素形成的财务风险。在资金面上,总体表现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企业投资意愿较低。所以,实体经济缺的并不是钱,而是缺效益。面对实体经济的困境,不应习惯性地从金融领域找原因,更不应将金融视为实体经济乏力的“替罪羊”。
误区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提供资金支持而已?
毋庸置疑,金融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提供资金融通,但这并不是金融服务的全部内涵。
实体经济要维持持续运转,除了资金周转需求外,还需要有便利的交易方式支撑,需要有适宜的途径了解市场需求信息、资金成本信号,还需要掌握面对复杂市场变化的风险管理手段以及内部管理手段。而这一切都需要金融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融的四大基本功能,即:融资中介、支付清算、信息咨询、风险管理。
金融为实体经济而生,金融的功能也是围绕实体经济的持续运转而不断衍生。可以说,金融演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过程。正如诺贝尔奖得主卢卡斯所言,“金融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而发展,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
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金融服务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服务的重心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融资中介方面,金融服务的功能逐渐由微观的闲置资金调剂、资金借贷中介提升为宏观上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在支付清算方面,从满足实体经济交易顺畅便捷的基本需求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方面提升,即通过适当的结算工具、理财产品设计为实体企业节约财务支出、增加收益;而服务的领域也逐渐由国内向国际拓展,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在信息咨询方面,除了传统的资金价格信号功能、市场需求信息揭示等,金融还可以为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企业“走出去”战略等提供信息服务。在风险管理方面,金融可以为实体企业提供各种避险工具,帮助企业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可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多维度的,不应将眼观局限于资金。如果片面地强调金融提供资金的功能,而忽视其他功能,很容易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如果依旧将金融服务的视野局限于资金支持,则既不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金融服务的效率,也不利于金融本身的创新发展。
误区三:融资的渠道除了贷款,就只有发债和上市?
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应该是多维的,除了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还有一个往往被我们忽视的视角,那就是内源性融资,即企业自身的积累。我们在谈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时候,往往更多地强调要从间接融资拓宽到直接融资,却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积累。
这种融资理念导致的一个后果是,我国实体企业的杠杆率过高,过度融资、过度对外担保几为中国企业之常态。《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显示,2014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达141.9%,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隐含的风险较大。
由于企业的负债率过高,偿债压力大,导致企业资金链特别脆弱。这或许也是近年来困扰整个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资金链”和“担保链”问题的原发因素之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资金错配问题,实际上也与企业内源性融资能力弱密切相关。企业自身积累少,生产周转所需要的铺地资金往往也是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于是就有了短贷长用、期限错配之困扰,就有了这几年屡受诟病的银行转贷难问题。
所以,在实体经济融资问题上,我们应该突破间接、直接融资的“二元”惯性思维,更多地关注企业内源性融资能力问题。这或将是解开当前实体企业“担保链”困局的根本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