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国务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封闭到开放 - 中国现代城建向何处去?
国务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封闭到开放 - 中国现代城建向何处去?
作者:周其仁 | 2016/2/22 1:22:54 | 浏览:1636 | 评论:0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未来我国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新建住宅将推广街区制。可以说,这一政策的出台直指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等诸多城市规划“难题”,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此次《意见》亦提出,要强化绿地服务功能,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这种绿色、“留白”又紧凑、开放的未来城市规划理念,也恰恰与周其仁、李铁、周牧之、冯仑等城市问题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国务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封闭到开放 - 中国现代城建向何处去?

杨保军:现代城市应该是开放的,以公共服务、公共空间作为特征。

1、为什么要破除封闭?

激活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改变形态和功能

  封闭小区是农耕文明的理念,都要圈起来。一个个楼盘都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彼此不关联,公共服务设施不共享。但现代城市应该是开放的,以公共服务、公共空间作为特征。为什么女孩子现在越来越缺少逛街的地方?因为现有的城市建造模式扼杀了街道的魅力和活力。道路的利用率高了,临街的店面就多了,诸如咖啡馆、餐馆、茶室、书店等,由此改变城市的形态和功能。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生活文化产业是缺口,通过“核力”提高城市内涵

  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从城市形态、产业经济、交通结构、人文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入手,思考如何打造城市的凝聚力和魅力,也就是所谓“城市核力”。在人口、资金、产业流动化的城镇化时代,城市只有依靠自身“核力”吸纳人口、资金和产业,才能不断提高城市内涵的质和量。中国城市一定要注重发展生活文化产业,提高在生活文化领域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周牧之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2、拐点已到,城市规划如何转变思路?

城市建设重点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

  我们常常以农村的思维来看待城市,以农村过去传统的方式来看待城市,但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社会工作的重心,都应该从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城市发展的模式需要转变。过去的农村都是大四合院、大园子,有钱人家都有大的花园。现在我们很多地方政府自己有了钱,有了权力,就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城市建设成大的平面花园。看起来很通畅,但是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后果也极其严重。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城市化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我们的城市看起来很好,以过去农村的心态来看,也很生态文明,但城市变得越来越不方便。可以说中国的城市比东亚很多地区都漂亮,可是论方便呢,我们的城市并不方便。我们没有日本那样遍地的地方小吃、小馆、饭店,服务业也发展不起来。想发展服务业就要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搞大马路建设,都是小街道。小街道密度高而且好租。小门面,小空间,一来可以降低商家的成本,二来可以给游客不同的消费选择,对服务业发展有利。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留白留绿”,从速度转向质量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从速度转向质量的一个拐点。其核心应是提高城市质量,控制城市开发强度,要“留白留绿”,合理布局。我们不能把城市全部填满,“摊大饼”,否则,城市品质会进一步下降。不能将所有的资源全部集中在几个城市,但是全部放在小城市也不太现实。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布局,打造十几个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分担更多的资源。要有合理的度,人太多造成城市病;人太少,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易鹏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

3、未来城市建设有哪些可行路径?

改变游戏规则,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要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游戏规则不能和原来一样,不能按行政权力大小,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要增加多方协商的可能性。当然光有资本和政府还不够,一个地方涉及到公共景观,不是投资人觉得怎么样就可以拆。现在很多地方急在投资量不够,所以各地都想急急忙忙让人家进来,这跟当年铁道开放投资一个道理。要求民营进铁道,但是什么都由你定,就让我放钱,那民营资本就不会进去。

  所以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可能整个投资的游戏规则还要深度地改,不改诱因就不够,或者诱因太强,进去后的效果也会有问题。但是整体来看,在城市建设的领域,由完全政府操办变成更大程度地吸引民间力量,在我看来是一个好的方向。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立体城市”或是一种可行的城市化模式

  2009年我和周其仁老师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气候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构想,就是在中国建一个中密度、紧凑型、节地的理想城市,叫“立体城市”,以区别于摊大饼的城市。 我们过去经常有一个概念,似乎是越松散,住的密度越低越好。所以我们在密度的问题上遇到很多技术性的质疑,比如高了不接地气,就像中国人说的“上火”一样,谁也没见过,但是什么都拿上火来解释。

  其实,越往后,越现代,人接触的频率、一辈子认识人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互联网带来的最大特点就是让陌生人之间越来越容易说话,也很容易见面。对城市需求的不断增加,不是在乡下,一定是在城市,所以拥挤在一起提供了巨大便利,人们之间交往的密度加大了,空间的需求成倍增加,但它不是在远的地方,而是在近的地方。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

突出“市区”效应,“紧凑”是下一程的城市发展方向

  未来要把城市的“市区”摆到更突出的地位,让几百个城市的市区做到一有标准、二有边界。如果作为城市之核的市区,密度过低,城市集聚的能量不足,就断然难以通过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国民经济增长。从实际出发,我国城市化的下一程,要对密度、集聚、便利以及更广义的城市生活质量,给予更高的关注。形象一点说,在撑开的城市骨架上好好长点肉,好好发育城市肌体,是城市化下一程的重点。

  为此,需要观念更新。我们应该更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与管理,通过合理提升而非降低城市密度,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成长。“大城市病”的疗法是多样的。除了容易想到的不让人来、或非把人疏散走,在更合理的城市投资、建设和管理的条件下,提升城市密度也可能是一条出路。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6]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74]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6]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2]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9]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8]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9]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8]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