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作者:冯仑 | 2016/3/30 10:20:22 | 浏览:1842 | 评论:0

  日前,我看到一则消息:在过去几年里,仍有超过80%的信贷资源是分配给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的资金一直都非常短缺。

  其实,「融资难」这件事情,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嚷嚷了二十年了。这不能不说是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一大遗憾,也是金融改革面临的一个两难困境。

  这则消息,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一个民间老板在解决资金问题时,发生的「无间道」的故事。

  那时候,D老板的事业刚刚起步,他有很大的抱负,有很多超乎常人想象的计划,但就是没有钱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2011年网上调查,超半数企业家认为中小企业的最大困难是融资难

  那个时候所谓的「没有钱」,在今天看来其实也就是几百万、几千万而已,但是这笔钱,国有银行是不可能贷给他的。因为他的企业身份本来就有些含糊,是挂靠在别的公司下面的、不伦不类的一个企业,而不是像现在这种注册的纯粹的民营企业。

  当然,他也没办法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投资。更悲哀的是,他也没有机会得到周围什么民营企业、私人老板的投资,因为这些老板自己口袋里也蹦不出俩子儿来。那时候哪像今天,有排行榜上的各种富豪,轻轻一抬手,就可以投一个VC或者PE给你。

  于是,这个老板每天都捧着个大茶缸,在办公室里不停地打转,琢磨怎么融资。突然有一天,他眼睛一亮,发现「信用社」是一个融资的好地方。

  我很不解地问他,「信用社是干什么的?」

  他说,「信用社就是私人银行。」

  我说,「私人也可以办银行吗?」

  他说,「信用社可以民间办,我要去办一个。」

  我其实也不懂,将信将疑地看着D老板开始布局,到处找人打听哪里能办信用社。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当时已经有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是农民,而不是民营企业家

  我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早上,下着微雨。那天D老板的秘书说,有三个人来求见。这三个人被安排在D老板那个并不宽大的会客室里,坐在很简陋的沙发上。

  其中一个身材有点胖,操着一口东北话;一个很瘦,操着四川话;还有一个身材中等、长相斯文的人,戴着眼镜,操的是海南普通话。这三个人都向D老板讲述了他们办信用社的信心、资源和条件。听完他们的话,D老板说,「好,给你们每人十万,一人给我办一个信用社。」

  后来,这三个人在公司住了一段时间。我知道D老板给他们几个都布置了「功课」,让他们做一些前期准备。

  在这段时间里,胖的人一直和公司员工喝酒吹牛,有时候还会突然消失两天——这是东北人典型的交往方式。另一个瘦的人,每天自己一个人琢磨、研究着什么,也不和别人交流。

  只有那个看上去很斯文的人,我们暂且叫他Y先生,他会不时地向女秘书打探,「老板今天有什么交代?」「有没有空让我请教几个问题?」一副谦谦君子、虚心好学的样子。当他在等老板的时候,还会不时地和女秘书沟通;有时候老板半天都不在,他就会坐在女秘书那儿和她一直聊天。那个女秘书住得离公司挺远,每天上班都显得很疲倦。Y先生就会照顾她,甚至帮她买早餐。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三个和尚也可能没水喝(图:刘二刚)

  这三个人在北京培训了两个月以后,D老板听说海南的信用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于是就派他们去海南办信用社,以解决资金燃眉之急。

  结果,半年过去了,这三个人一个都没回来。D老板不但没有得到融资,还倒贴了30万。他非常恼火。但因为那时候没有手机,要找人非常不容易。他只能调动公司各种人员,一定要找到那三个人。就算信用社办不成,也一定要把那30万找回来,那时候的30万可是个大数。

  最先被找到的是那个胖胖的东北先生。D老板派去的人在一个小旅馆里按住了他,把他弄回北京以后,调查他到底干了什么事情。最后发现,他所说的自己结交了海南的这个人、那个人,纯粹都是瞎话,什么事都没弄成,但是钱早糟蹋完了。

  D老板大怒,准备把他投入大牢。这个人只好求饶,说自己可以通过「租赁公司」的办法,在边境运输燃油,倒腾车皮也能赚钱——实际上就是「假租赁,真融资」。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如果只是忽悠骗钱,其实倒也还好,就怕谋财害命。

  D老板将信将疑,放了他一马,让他去做,结果还真做成了。但是做着做着,这人又不见了。D老板更是怒上加怒,又派人四处去找他,这哥们又第二次被抓了回来。这一次,D老板说非把他「送进去」不可,结果这哥们干了一件应该是他这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事——金蝉脱壳,逃跑了。他从此消失在江湖,无影无踪。

  D老板气得每次说起这人都恨得牙痒痒,自己一世英明,却被这家伙骗了两回。

  另外一个瘦瘦的重庆先生也被挖了出来。这哥们依然像之前在公司培训的时候一样,待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每天勤勤恳恳地找人、求人。他掏出几张纸,说这是自己发起的几个协议,按了手印,但还没有人民银行的批复。筹备的结果就是这些,但十万块钱已经花完了。

  D老板气不打一处来,说他是笨蛋。但最后也无可奈何,不了了之。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碰上一个坏蛋,你可以抓他;但碰上一个笨蛋,你只能怪自己命苦。

  这个笨蛋没有牢狱之灾,也没有跑路,只是平平淡淡地又消失在人海中。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在D老板跟前拍了一个和自己能力不相符的胸脯,仅此而已。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大部分的人最后都会消失在人海中

  最蹊跷的是那个斯文的Y先生。老板终于挖地三尺把他挖出来以后,大吃一惊——Y先生已经变成了比D老板还牛的地头鹰。

  为什么呢?原来他曾经在银行学校读过一段时间的书,认识一些人民银行的人,积累了一些人脉,所以把事情搞清楚之后,还真把信用社办起来了。

  但是唯一和D老板预期相反的是,这个信用社不姓D,而姓Y。

  Y先生受了D老板的启发,拿着D老板的钱作为启动资金,办了一个自己的信用社。而且这个信用社居然在他手里办得风生水起,有几千万的规模;他手下的人马刀枪也不少,呼来唤去的看上去也很厉害;更让D老板火大的是,这个信用社的老板娘居然是当年自己最中意的女秘书!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30年代,上海就满是商帮和银行了。但直到目前,中小型民企贷款还是大问题。

  原来,Y先生在北京期间,已经把D老板的女秘书轻松拿下,通过这个女秘书,他探得了许多D老板的底细,包括他的人脉,他要办信用社的目的、方法,以及他准备用什么机构发起、准备盖什么章。

  Y先生把这些事研究透了,到海南把信用社办起来以后,把自己的老婆挪到一边,又把女秘书虏了过去,并在海南置办了一处房产。这女秘书也为情所动,抛下了孩子和丈夫,一个人奔到海南,跟Y先生一起走上了金融创业之路。

  D老板知道之后,派了很多人过去搅和,一定要把Y先生打垮;缠斗了一段时间,D先生自己又碰到了其他问题,不得不先把Y先生放到一边。而另一方面,因为信用社来钱太容易,Y先生在海南炒房炒地的大潮中急于扩张,最后也消失在泡沫中了。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美国炒房团也曾面临泡沫

  这个故事,十足道出了民营企业为资金所困的苦楚。在得不到国家银行正常业务支持的时候,「办信用社」是他们绞尽脑汁所能想出的办法。

  无独有偶,在早期的民营金融实验中,做得最大、最成功的,是中关村信用社。当时,中关村信用社支持并且成就了不少早期创业的人。但遗憾的是,这个信用社的创办人,最后在金融整顿和一些涉及到其他是非的案件中,被枪毙了。给我们留下的,只有对早期民间金融创业的叹息。

  我知道,二十多年以前的这些老民营企业,大概多少都碰到过这样的故事。

  而如今,在信贷资源的配置上,民营企业所占的份额仍然不到20%,这不得不说是经济改革以来,特别是金融改革以来,一个特别悲惨的现状。

  这三十年来,资本市场的确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民间投资也成长到足以支持很多民间创业者。设想,如果没有充分竞争的、公平的资本市场,也没有各种VC和PE来择优投资创业者,那我们的民营经济远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种蔚为大观的局面,更不可能出现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和这么多「互联网+」。

  但是另一方面,传统银行的信贷资源分配仍然过分偏向国有企业。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了国有企业的效率更加低下,另一方面,也导致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传统的民营企业制造业,发展得越来越滞后,始终无法走出困境。

  市场要充分竞争,就需要各种市场要素的公平流动,其中就包括金融资源的充分竞争和有效配置。这些金融资产的配置标准不应该是企业身份,而是市场效率和风险控制。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还有很多路要走。希望在今天的传统民营企业中,不会再出现一个「2016版D老板」的「无间道」故事。

浙商银行IPO的三个不同

董希淼

民间金融之“无间道”
对浙商银行而言,选择在香港上市与该行布局国际化进程的计划相契合。

  时至三月,春和景明。总部设在浙江杭州的浙商银行,迎来了首次公开发行(IPO)。3月30日,该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

  商业银行上市,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目前,大陆的A股市场和香港的H股市场分别已有16家和超过10家中资上市银行。那么,浙商银行这次IPO,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仔细观察之下,我们发现有三个不同的特点:

  首先,这是多年来首家IPO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体制机制相对灵活,成为改革大潮的排头兵,是我国最早上市的银行类型。早在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前身)就率先面向社会公开发售普通股,并于1991年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上市银行。2000年前后,银行业迎来了第一批上市潮,浦发银(1999年)、民生银行(2000年)、招商银行(2002年)和华夏银行(2003年)相继上市,正式启动商业银行上市之路。随后,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奋起直追,双双于2007年成功上市。2010年光大银行成为A股第8家上市的股份制银行,2013年该行登陆H股市场。

  但自光大银行后,多年来再无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IPO。而浙商银行这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打破了股份制银行多年未有新增IPO的僵局,意义重大。可以预见的是,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等3家未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其IPO进程将加速。如广发银行,早在2011年就已正式启动IPO计划,但一直未能实现。今年2月中国人寿成为单一大股东后,广发银行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内部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上市前景趋于明朗。应该说,全国性股份制上市银行最后一波“上市潮”,已经拉开序幕。

  其次,这是目前唯一直接在香港IPO的中型商业银行。内地商业银行到香港直接上市,早有先例。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资商业银行;同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IPO。第二年,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IPO,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则是以“A+H”的方式实现IPO。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A股上市之后再登陆H股市场。

  然而近年来,在A股市场IPO发行堰塞的大环境下,内地银行又纷纷借道香港市场。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港交所IPO,成为第一家登陆H股市场的农商行;2013年重庆银行进军香港之后,内地城商行连续发力,包括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青岛银行、锦州银行、郑州银行等先后在港交所挂牌,3月30日同时IPO的还有天津银行。但是,这些直接在港IPO的银行,要么是巨无霸型的大型银行,要么是规模偏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而浙商银行资产规模超万亿,它的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型商业银行直接在香港IPO的先河,也为同类银行登陆境外资本市场提供借鉴。

  对浙商银行而言,选择在香港上市与该行布局国际化进程的计划相契合。毫无疑问,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市场上市,将有利于加强海外投资者对浙商银行的认知。

  再次,这是香港今年首个规模超百亿港元的IPO项目。自2015年7月以来,与内地A股市场类似,香港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情绪冷淡。而浙商银行IPO,正在为低迷已久的港股市场注入一抹亮色。招股结果显示,该行本次H股上市将发行33亿股H股,发售价定为每股3.96港元,经扣除全球发售中各项开销后,所得款项淨额约为116亿港元。这是今年以来首笔规模超过百亿港元的IPO项目,近期颇为淡静的港股市场为之一振。

  浙商银行此次IPO,成功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约76亿港元,占此次上市集资总额近六成。这5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浙江蚂蚁金服旗下Alipay(Hong Kong)Investment、浙江省海港集团、兖州煤业子公司兖州国际、领雁基金以及申万宏源。其中,申万宏源认购了1亿美元。基石投资者股份须锁定6个月以上,这反映了市场长期资金和专业投资机构对浙商银行的认可。

  从公开认购情况看,尽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未获足额认购,但国际配售仍然获得超额认购,最终国际配售股份约占此次IPO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97.2%。在境外市场对内地银行态度普遍谨慎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差强人意。应该说,在估值较低的港股市场,浙商银行作为内地商业银行业绩增长的黑马,仍然值得海内外投资者关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浙商银行成功在香港IPO,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步,浙商银行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公司治理将进一步完善,也将更好走向国际市场;通过这一步,内地中型商业银行再一次获得了境外资本市场的认可。而随着资本补充渠道多元化和战略转型深化,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得到增强,效率将得到提升。而我们,也可以借助“沪港通”和将要推出的“深港通”,分享到浙商银行快速发展带来的喜悦。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祝福逆风飞扬的浙商银行,祝福在逆境中不断前进的中国银行业。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4]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48]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4]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4]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29]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19]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7]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78]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1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