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UCLA何鼎新研究:「表現型個人化醫學」大突破
UCLA何鼎新研究:「表現型個人化醫學」大突破
2016/4/17 4:19:44 | 浏览:1861 | 评论:0
 

UCLA何鼎新研究:「表現型個人化醫學」大突破

洛加大口腔生物醫學與生物工程學華人教授何鼎的團隊,近日研發「表現型個人化醫學」技術,繞過基因排序,將病人接受的療程與效果的數據匯出關係圖後,直接依效果調整用藥。
UCLA何鼎新研究:「表現型個人化醫學」大突破
「表現型個人化醫學」(phenotypic personalized medicine,又稱PPM)技術,也可用於多種藥物的研究,匯出3D立體關係圖。(洛加大提供)

目前許多疾病的治療著重於分析疾病的基因排序與作用機制,以找到治療的方式。洛加大學者近日則發表一種新的技術,跳過基因分析,專注放在醫師給病人多少治療、得到多少的反應,找出對病人最佳療程,個人化療程研究大躍進。

這項以療程效果數據化概念名為「表現型個人化醫學」(phenotypic personalized medicine,又稱PPM),由洛加大口腔生物醫學(Oral Biology and Medicine)與生物工程學(Bioengineering)華人教授何鼎(Dean Ho)的團隊研究。表現行個人化醫學將治療與效果分別作為「輸入」與「輸出」兩端,記錄療程的數據、與病人實際對療程的反應數據,繪出關係圖後,找出最佳的療程。

輸入的療程不僅是藥物以及用藥量,也可以是電擊、物理治療等。輸出的效果則可以是癌症腫瘤大小、血壓、肝指數、神經受刺激後的反應量等,任何療程與效果都可以量化、進一步繪圖。

醫師設定目標效果後,將病人的實際治療與成果數據,繪製成個人的反應關係圖後,再依此使用最適當的治療量。何鼎表示,每個人的反應圖都不一樣,但意外的是研究發現數據都呈現拋物線狀。此外,也可分析多種藥物共同使用,找出最佳比例以達到個人化療程的目標。

此概念看似簡單,卻不是目前進行治療的策略。目前疾病治療多依靠大型人口研究數據,找出對多數病人最有效的藥物與藥量,但無法將個人情況納入考量。治療疾病往往一開始就對疾病火力全開,以增加擊中與擊敗疾病的機率。

何鼎表示,人體構造十分複雜,光是最小的生物單位細胞,就有超過十種細胞器官。因此醫學研究多數致力抽絲剝繭,欲從最基礎的基因找出交互作用機制。

一種米可以吃百種人,但藥物與治療卻並非如此。除了因無法預知個人對藥物的反應及可能殘留的毒性,若遇到副作用太強的病例,只能依照指導方針將用量減半,反應僵化。

何鼎表示,每種藥物或治療方式在每個病人的作用都不同,尤其癌症、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病人往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藥物之間的作用更是未知。「表現型個人化醫學」技術則避免「盲目開槍」的盲點。此外,此技術是使用個人的實際數據,而非統計數據推測,數據可能隨療程或未知的因素改變,也可隨時調整曲線圖。依照病人自己對藥物的反應效果用藥,省時省力又省錢。

為證實「表現型個人化醫學」技術的效果,何鼎與洛加大醫學中心的肝臟與胰臟移植手術部外科醫師Ali Zarrinpar合作,透過此技術操作八位肝臟移植病患,在術後服用抗排斥的藥物的狀況。定時抽血檢查血液中的藥物還含量,並以控制在個人的最佳濃度範圍。研究發現,透過此技術控制用藥的病患,更容易維持體內的最佳藥物濃度。

「表現型個人化醫學」技術更可廣泛使用在其他疾病,如癌症、傳染病、三高的慢性病等,目前也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何鼎表示,幾乎不影響病人,可能是抽血頻率稍作增加,甚至使用本來就會搜集的數據,只要有治療與結果數據,就可找出病人的個人最佳值。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9]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6]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75]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98]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219]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63]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307]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93]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85]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52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