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共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据介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995年以来,中国先后实施了“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设项目,一批高水平大学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9所“985”高校
“211”、“985”成高校“贫富分水岭”
旨在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而设的“211” &“985”工程,是在近20年前以行政计划手段配置教育资源的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211工程”、“985工程”分别是中国在上个世纪末先后提出的高校重点建设工程,前者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目前总共有112所高校进入“211”;后者是在“211”范围内进一步甄选世界一流大学,仅有39所高校“上榜”“985”。
两个工程不仅给高校划出了“三六九等”,更决定了大学的“贫富”——它的背后就是教育经费拨款。高校对“211” &“985”的角逐,说白了就是对专项经费的争夺。这笔可观的经费既有国家拨款又是省级配套,入围与否对高校的发展是天壤之别。
这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占高校科研经费的比重中可见一斑。据了解,作为“211”、“985”序列的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在2013年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也相差23倍多。
表面上,“211”评审主要指标有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师资、研究生规模等,实际上却受很多与“办学水平”无关的因素影响,如经济实力、学科地位,以及行政思维中的平衡主义、贪大求全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说,哪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强,争“211”的可能性就大得多,最典型的就是江苏。其他经济实力相对弱的省市,“211”评选就受到影响。
争议背后是高校改革之问
人们不满的并不是“211”、“985”学校本身,而是背后隐藏着的高校改革之问。
人们质疑的,其实是近20年前的一个行政决策,在现今的实际工作所衍生出的弊端——以行政手段来划分学校等级,强化了高校领导政治级别等行政化色彩,并产生就业歧视、择校、教育不均衡等不良导向。
经过了近20年的历程,“211” &“985”工程这种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弊端。原来一些很强势的学校专业学科,不少被削弱了,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因为它更多是依靠行政的力量来左右,而不是依照学术的自然发展和分层。这样一来,高校就更加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依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高水平学术的追求。
在“211”、“985”工程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体系内还是国家主导科研设置,在高校内部具体实施,与产业、社会、经济大部门横向联系不够,与十八大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精神已不相符合,改革早已是大势所趋。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近20年前制定的“211”、“985”工程,与现今的中国高校发展现状并不太完全适应。比较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争抢经费、加剧教育不公。
一些高校即便有了“入围”资格,也需要“跑部钱进”拿项目。专项资金不是采取公开竞争的分配方式,完全依靠行政手段、长官意志,专家依据上报材料评审,封闭运行,有寻租空间,所以很多高校在北京设了“资金办”,“跑部进京”争经费。
另外,由于有“211” &“985”的存在,导致一些招聘单位以此作为“门槛”设限招聘大学毕业生,导致很多非“211”、“985”高校的毕业生难以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
教育专家指出,有比较浓重的行政干预色彩的“211” &“985”,现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中国高校在一个公平环境中良性竞争、协同发展的“负能量”。“211”、“985”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已经基本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