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大陆不能生搬硬套欧美的“以房养老”模式
钟海之:大陆不能生搬硬套欧美的“以房养老”模式
来源:“四合院”时评 | 2016/7/14 23:47:42 | 浏览:2834 | 评论:0

钟海之:大陆不能生搬硬套欧美的“以房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前些年在大陆被炒得很热,如今却陷入窘境。据报道,6月30日,在试点两年到期之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

作为一种流行于欧美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被引入大陆,跟国情有关。随着计划生育的政策效应逐渐累积,大陆正面临人口结构不均衡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首先,老年人急剧增加、劳动力人口增长乏力, “未富先老”对依靠“代际赡养”运行的传统养老金制度产生压力。其次,1对夫妻,4位父母,1个孩子——独生子女政策催生出的“421家庭结构”渐成社会主流,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传统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实现。

基于以上因素,以房养老这种通过房屋抵押“倒按揭”、提前支取养老金的模式,不但能盘活社会资金,还能减轻子女负担,几乎就是为大陆量身定制,可为何却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成也国情,败也国情。以房养老水土不服的病因很明显:房产市场的不成熟,导致房价巨幅波动的市场风险、抵押价值难以有效体现衍生出的法律风险、私有产权界限不明晰隐含的政策风险、与中国家族传承思想相悖的道德风险,这些风险都极大挫伤利益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只关注先进模式,不关心维持模式运行的社会背景——像很多直接“移植”西方经验的失败案例一样,“以房养老”也尝到“生搬硬套”的苦果。

欧美国家普遍都有遗产税或个人资产增值税制度,这让民众愿意用“以房养老”的方式进行养老,避免被征税。此外,成熟的房产交易市场、完善的金融体系、牢靠的法制基础、科学的政府扶持以及明晰的产权制度,这些保证“以房养老”有效运行的配套条件,都是目前大陆社会制度发展的软肋。

所以,推行以房养老不能急于冒进,而需与时俱进。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大陆学习西方经验基本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并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以房养老也应如此。大陆正处转型阶段,各种制度观念也在不断进步,实现以房养老的条件必将不断优化。当下,不断探索磨合出一套符合国情、习俗的运行模式,才是让以房养老发挥效用的关键。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74]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5]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31]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22]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13]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54]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51]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43]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71]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99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