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中国的“造城运动”可以休矣!
中国的“造城运动”可以休矣!
来源:“四合院”时评 | 作者:钟海之 | 2016/7/14 23:59:40 | 浏览:2710 | 评论:0

中国的“造城运动”可以休矣!

土地财政制造了全国新城规划足够容下34亿人口的“奇观”。

近来,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又开始表现出强烈的“造城”冲动,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城镇反而迫切希望加速发展,纷纷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标。据调查,截至今年5月,中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

很多地方政府都是以人口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作为制定新城新区规划的依据,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推出了二孩政策,中国的人口增速也很难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更何况,这些规划中的新城已经能容纳全世界一半的人口,中国人口无论如何增加也不可能填满这些新城。

不难看出,这些规划其实根本就不是遵循科学规律制定出来的,地方政府制定这样的规划目的也不在于指导本地区未来的发展,而是为了争夺政策资源而进行的“卡位”。当前,中国正在力推城市化进程,这让地方政府看到了机遇,他们如能乘此时机抢到一个新建城区名额,就能在土地规划、财政拨款等方面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最直接的好处则是获得更多出售土地的机会。

地方政府争相提出新建城区规划,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层面,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有着严重的依赖,只有新城区规划获得批准,他们才能出售更多土地,土地也会因新的城区规划而增值。然而,城区规划和人口是直接相关的,现在,很多中小城镇不但人口没有增加,反而由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等原因而出现人口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想要建设新城区的地方政府就只能靠“画大饼”的方法,夸大人口基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才造成了全国规划中新城足够容下34亿人口的“奇观”。

“造城运动”在中国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屡次出现,与中国财政体系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地方政府在财政分配中处境非常被动,想获得更多财政资源就只能靠“抢项目”、“抢指标”,也就是所谓的“跑部(即中央各部委)钱进”。故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还需建立更灵活、更能兼顾中央和地方双方面的财政体系。

对地方政府来说,也必须解决自身经济发展思路单一的问题,只有在财政收入不再过度依赖土地出售,在产业发展方面也不再只抱定房地产一条“大腿”,才能不用再为了卖地而争先恐后投身“造城运动”。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流星或太阳!广州女孩要卖“数学大脑”给华尔街|热财经 2025-06-25 [111]
狗为什么会像它的主人?这是科学依据 2025-06-25 [107]
高考与时代红利 2025-06-25 [128]
社科普及丨人际吸引的秘密:同质性如何成为人际关系的“隐形纽带”? 2025-06-25 [161]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程十发100幅人物画欣赏 2025-06-16 [314]
采访不同年级学生后发现:学霸们的共性特征除了天赋努力之外,这一点你意想不到...... 2025-06-16 [469]
别让 “想太多” 毁了你 2025-06-16 [626]
非洲国家为什么这么贫穷落后? 2025-06-16 [600]
三千多位高考状元, 无一行业领袖: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 2025-06-11 [502]
“文革”时期的“潜规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坚挺 2025-05-28 [86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