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希拉里·罗斯纳:上传意识,人类永生?
希拉里·罗斯纳:上传意识,人类永生?
来源:ScientificAmerican | 作者:Hillary Rosner 高天羽 翻译  | 2016/10/1 2:38:15 | 浏览:2020 | 评论:0

希拉里·罗斯纳:上传意识,人类永生?

不久前,我在一场婚宴上调查了几个朋友关于永生的看法。假如你明天就能把意识上传到电脑,从此以人机结合体的形式永远生存,你会乐意吗?我向一对来自旧金山的高学历夫妇提了这个问题。丈夫今年42岁,拥有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对我的提问毫不犹豫地答了“会”。他说自己眼下从事的研究将在未来几个世纪内结出果实,他想亲眼见证那些果实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也想看看一万年后的世界。”他的妻子39岁,拥有艺术史的博士学位,她的选择同样坚决。“绝对不要,”她说,“死是生的一部分。我就想知道死亡是什么感觉。”


我不知道这位妻子的回答会不会使丈夫担心,但是出于礼貌,我没有追问下去。不过这个问题可不仅仅是餐会上的闲谈。如果相信一些未来学家的理论,那我们迟早需要应付这类事情,因为照他们的说法,我们正在朝着一个后生物学世界进发。在这个世界里,死亡已经成为过去式,或至少是一个我们可以左右的现象了。


奇点临近?


对这个超越性的未来想象得最充分的是雷·库兹韦尔 (Ray Kurzweil)。他在2005年的畅销书 《奇点临近》 (The Sigularity Is Near)中预言,人工智能很快就会“囊括所有的人类知识和技能”。一旦有了纳米尺度的脑扫描技术,我们就能“逐步将自己的智力、性格和技能转移到非生物的载体上去。”与此同时,数以十亿计的纳米机器人将在我们体内“摧毁病原体、纠正DNA差错、消灭毒素并执行许多其他任务,改善我们的健康。这样我们就能够持续生存,永不衰老。”

这些纳米机器人还会“在神经系统内部创造出虚拟现实”。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虚拟世界之中,这个世界创造的质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你很难把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区分开来。

库兹韦尔所谓的奇点,是指非生物智力大大超越所有人类的智力,从而促成 “人类才能的颠覆性剧变”。根据遗传学、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再参照技术进步的指数式速度,他将这个奇点出现的时间定在了2045年。到今天,仍有几位奇点论者在坚持这个日期,人工智能中有一个称为“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领域发展迅速,更是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然而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变成电子人不可能很快就会实现。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承现峻教授(Sebastian Seung)主张,上传意识也许永远无法实现。人脑由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它们彼此通过突触连接,这些连接的总和称为“连接组”(connectome),有的神经科学家认为,连接组是解开我们身份之谜的关键。即使我们的技术真能以库兹韦尔的标准进展,需要描绘和上传的连接数目也显得太多了。况且连接组也许只是开端:除了突触,神经元还能以其他方式互动,这类“突触外相互作用”(extrasynaptic interactions)也可能是人脑功能的关键。

如果真的如此,就像承现峻在2012年的著作《连接组:造就独一无二的你》(Connectome:How the Brain’s Wiring Makes Us Who We Are)中认为的那样,要上传的就不仅是每一个连接或每一个神经元了,还要包含每一个原子。承教授写道,这项工作需要的运算能力“是绝对无法达到的,除非经过了遥远的天文时代,我们还有后代在从事相关研究。” 

不过,无论我们成为电子人的可能是如何遥不可及,都会产生一些重要的伦理问题。眼下已经有严肃的哲学家在认真辩论这些问题了。即使未来的技术不能完全达到库兹韦尔的要求,在身心两方面的强化也能使我们更加接近目标,到那时,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了。

哲学家戴维·查默斯(David Chalmers)是纽约大学心智、大脑和意识研究中心(Center for Mind, Brain and Consciousness)的副主任,曾在文章中讨论上传意识、保存自我的最佳方法。我问他是否相信自己有机会长生不死,50岁的查默斯答说他不信,但他也说过:“再过一个世纪左右,这绝对会成为一种切实的可能。”

罗纳德·桑德勒(Ronald Sandler)是一名环境伦理学家,也是美国东北大学哲学和宗教系的主任。在他看来,谈论我们是否会变成电子人“会让我们面临很多问题。不过,思考长远的未来,也会使人们对短期的情况多一些了解。”

当然,即便只有一线希望能在死亡和作为电子人永生之间选择,活着的人也最好从现在就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选择。除了可行性,我们还有必要考虑一些更加根本的问题:永生真的好吗?如果我的大脑和意识都上传到了一个电子人体内,我又会变成谁呢?我对家人和朋友还会有爱吗?他们还会爱我吗?说到底,我还能算一个曾经的人吗?

超人类的道德

哲学家常常思考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在一个后人类的世界,我们还会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吗?桑德勒在几年前与人合写的一篇文章中讲到过这个问题,题目是《超人类主义、人的尊严以及道德地位》(Transhumanism, Human Dignity, and Moral Status)。他在文中说,“强化”后的新人对常人还是有道德义务的,“即使他们在某个方面得到了加强,还是必须关心常人”。我不认为他这么说有什么错,只是,我不认为这样的假设会变成现实。

其他哲学家则主张“道德强化”(moral enhancement),也就是运用医学或生物医学的手段对我们的道德原则做一次升级。如果我们拥有了高超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就必须保证权力不落到邪恶博士的手里。哲学家朱利安·萨乌雷斯古(Julian Savulescu)和英格玛·佩尔松(Ingmar Persson)在不久前写道,我们的科学知识“已经可以触及直接影响人类动机的生物学或生理学基础。这表示或者用药物,或者通过基因选择、基因工程,或者用外部装置就能左右人脑、左右学习过程。利用这些技术,我们就能克服人在道德和心理上的缺陷,使它们不再危害人类。”

今年五月的一份《华盛顿邮报》上刊出了一篇专栏,题目是《科学即将使人更道德》(Soon We’ll Use Science to Make People More Moral),作者詹姆斯·休斯(James Hughes)是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的生物伦理学家兼副教务长。休斯在文中主张强化人类道德,但是也强调了只能通过自愿,不能强制执行这种措施。他写道:“有了科学的协助,我们就都能依靠技术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德行之路了。”现在,休斯还领导着一个激进的超人类主义智囊团——伦理与新兴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Ethic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地球。永生不仅会改变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还会改变我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永生的我们会对环境关注得更多还是更少?自然界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桑德勒对我表示,“奇点”描述的是一个最终状态。要到达奇点,我们还要经历多次技术变革,而“技术能迅速有力地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能够上传意识,并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随意进出时,我们肯定已经对周围几乎所有事物都做出了幅度巨大的改动。“等到奇点来临的那一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已经大不相同了,”桑德勒说。 

虽然不愿承认,但是在目前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系统还是非常依赖的。不过到了人类永生的未来世界,这样的依赖关系就会改变。如果不需要用肺呼吸,谁还会关心空气污染呢?如果不需要种植粮食,我们和土地的联系就会彻底断绝吧。

同样,在一个无法区分真实和虚拟的世界里,一个由数字模拟的自然或许能和户外的真实自然一样,给予我们同等的享受。人类和真实自然的关系将会变化,两者将不再有感官的实际接触。

这个变化将对人脑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便那时的人脑已经由硅片构成。研究显示,接触自然能够深刻地改变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和自然的联系,即使是在潜意识层面的联系,或许也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基本特质。

桑德勒指出,等到我们不再依赖自然,也失去了与自然亲切交流的能力时,“环境保护的基础就会由人的福祉转移到自然本身。”到那时,我们处理环境问题的手段就会超出今天的想象(比如能控制气候)。但那时的我们,还会觉得自然具有任何内在价值吗?

如果还会,那么生态系统也许会变得更加健康;如果不会,那么也许其他物种和它们依赖的生态系统就要遭殃了。

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和时间跨度有关。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眼下的这场物种灭绝危机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以当前的人类寿命来说,它却是一件严重的大事。

桑德斯问,等到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对于人类以外的环境,我们提问和思考的角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时间的跨度对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们会因为寿命无穷而对环境更加关心?还是会因为获得了更开阔的眼界而不再介意环境?

“我们几乎不可能想象那时人类的心态,”桑德勒说,“但是我们知道,人类的视角将会变得和今天迥然不同。”

和专家讨论这些问题的时间一长,就会掉进一个奇幻的氛围中。我忽然发现,自己会一本正经和对方说着一些现在看来不着谱的话题。有一次休斯对我说道:“未来可能真会出现X战警式的基因疗法,人能从眼睛里射出激光,或者侵入别人的意识。”到那时,想要获得类似异能的人就必须通过特殊的训练,并且考取执照才行。

我问他:“你是想打个比方,还是真的相信这会实现?”

“关于人类会进化到什么境界,我们一般不会对新手说得太夸张,”他的回答颇为含蓄,“等你经过了四级振荡,我们就可以开始讨论全人类都变成纳米机器人的未来了。”

忒修斯之船

等我们统统变成了纳米机器人,又会担忧些什么呢?毕竟忧虑可以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

永生会使忧虑消失吗?当我不再需要操心健康和账单的问题,也不会因为年老体衰而无法旅行、写作养活自己,那时的我还会是我吗?我会变成一个无欲无求的机器人吗?那样的我又会幻想些什么呢?我会不会因此而丧失抱负?如果能长生不老,那么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拖到下个世纪再动笔也不迟吧? 

我还会是我吗?查默斯认为,“无论在哲学层面还是在实际层面上,这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从直觉上,我不太相信大脑在上传之后还会保持原来的我。即使我像查默斯建议的那样,一个一个神经元地上传,其间始终保持意识清醒,硅的比重由1%逐渐上升到5%、10%,最后得到一枚100%的硅脑,肯定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好比是那艘忒修斯之船:将船上的木板一块块地替换成更加结实的新木板,到最后,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如果不是,它又是从哪块木板开始变成一艘新船的呢?

“这里还有一个大问题,”休斯说道,“寿命越长,经历的变化就越多,到最后,你会觉得长寿已经没有多少意义。现在的我,和5岁时候的我是同一个人吗?如果能再活5000年,那时候的我又和现在的我一样吗?在未来,我们将能够共享记忆,人类的同一性和连续性将变得不再重要。”听起来可真没意思。

奇点论虽然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却也流露出一点宿命论的意味:除了这样,别无他法。我们要么与机器融合,要么死去――或者更糟。

可如果我不想变成一个电子人呢?

库兹韦尔也许会说,那是因为我的生物学大脑太过局限,使我无法看见未来的真正魅力和潜力。未来的种种选择,包括随意更换身体、遨游虚拟现实、无穷的创意表达,以及移民到外太空生活,都会使我现在的肉身存在显得渺小而可笑。而且说到宿命,还有什么比肉身必有一死更宿命的呢?

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生而为人的感觉。我喜欢知道我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灵是用一样的材料做成的。甚至对于肉身的脆弱,我也有着一份眷恋。我喜欢自己温暖柔软的身体,不想变成动作电影里那些坚不可摧的超级机器人。我喜欢静脉中流淌着温暖的血液,不太想把它们换成纳米机器人。

有的伦理学家主张,人类的幸福感正是源于生命的短暂、脆弱和相互依赖。在一个人机结合的未来,我们又去哪里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呢?

库兹韦尔曾经写道:“在我看来,人的本质不在于我们的局限……而在于我们能够超越局限。”这个观点很有道理。死亡向来是这些局限当中最根本的一种,也许超越了死亡,反而会使我们的人性加深?

然而一旦超越了死亡,我觉得人性也将不再留存。死亡当然不是我们的特有的性质――一切生物都会死。但是我们对于死亡的觉察和理解,我们在短暂的一生中对于意义的追求,却是人类精神的一部分。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