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中国个税改革提速 年入12万或加税
中国个税改革提速 年入12万或加税
2016/10/24 11:23:31 | 浏览:2035 | 评论:0

大陆个税改革即将提上日程。中国国务院近日发文明确,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显然,提低控高仍然是改革的着力点,但引发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该如何界定现在和未来的高收入者?

媒体报道披露,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在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 年收入12 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的高收入群体是重点调节的人群。但该设置标准随之引发议论,网民直言,这样的收入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生活难言轻松。不过,真正的方案出台仍需时日,是否真是这个数字,目前尚无定论。媒体提醒,个税改革别误伤中产。

中国个税改革提速 年入12万或加税

官方: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

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意见》同时要求,堵塞非正规收入渠道。继续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该消息一出随即近来引发广泛关注。深圳《证券日报》援引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谭云明的话说,“为防止消费滑坡,个人所得税完全可以在适当提高起征点的前提下,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减轻中低层群众纳税负担,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稳定经济增长。”

谭云明认为,中国个税税制目前还很不完善,个人所得税主要是由中低收入者缴纳,导致其没有很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限制了其消费能力。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按照劳务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偶然所得进行分类征税,在确定合理的免征额后,对家庭赡养老人、子女教育、按揭贷款利息等支出进行税前抵扣。

北京《京华时报》评论也谈到, 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与中共中央近来提出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例的目标相一致。北京《新京报》同时认为,提低控高显然仍然是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的着力点,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增强社会财富分配合理性最有效的手段。

不过,多方声音也注意到,未来如果要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就会遇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该如何界定现在和未来的高收入者?

媒体披露改革思路

>>或对年入12万以上高收入阶层实施增量调节

事实上,上述《意见》提及的“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此前已有风声。

北京《中国经营报》9 月底披露,业界对个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达成共识,即从高收入阶层入手实施增量调节,“渐进式”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渐进过程主要分为短期(1-2 年)、中期(3-5 年)、长期(5-10 年)三个阶段。

其中,短期和中期目标要求对年应税所得12 万元及以上或者收入来源多元化的纳税人实施综合计征,同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长期方案则是要建立各个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自动汇总的机制。

报道称,按照现在的税制设计, 年收入12 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年应税所得12 万元的阶层是重点调节的人群。

一位税务系统人士表示,对高收入阶层调整的核心是从增量入手,对一些经常性劳动所得要纳入综合计征,逐步扩大纳入综合计征范围的所得类型,适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报。

资料显示,每年的1 月1 日到3 月31 日,年所得超过12 万元的个人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然而,对于12 万元的标准,并不能达到个税调节高收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对于普通薪酬阶层人士来说, 个税起征点从2000 元提高到3500 元以后,其税负支出减少了几十元, 同等条件下,高薪酬人群的减税效果却有几百元。对此,上述税务系统人士认为,在短期和中期阶段, 要实现从个人到家庭为单位的申报纳税,并实施调整税率结构,促进税制公平。

>>改革拟分三阶段实施 调整税率结构

如同“营改增”方案出台需要从试点扩大全中国,个税改革方案涉及内容之多,其推进也需要按照渐进式的进程来布局。

据悉,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短期阶段主要原则是以现行分类所得税制的基本框架为基础,仅对年应税所得超过12 万元以上或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的纳税人的部分所得实施综合计征,即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综合。

中期阶段逐步扩大纳入综合计征范围的所得类型,适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纳税。税务系统人士表示,中期阶段适时调整税率结构,促进税制公平。

相比前两个阶段,长期目标的实现更多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长期方案要建立各个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自动汇总的机制,税务机关用大数据来计算每一位自行申报纳税人的应交税款和已交税款,让税务机关能够脱离审批环节来自动获取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公开信息看,个税改革方案并没有完成第三阶段的目标,尽管对于个税费用扣除项目的讨论频频见诸报端,但真正的方案出台仍需时日。

中国个税改革提速 年入12万或加税

中国个税制度建立以后,一直被一些人指责为“劫贫济富”,甚至被称为“工薪税”,这种评价部分地反映了个税征收的实情。提低控高是个税改革的着力点。(漫画/中新社

个税征收减中加高需配套改革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讨论,北京《新京报》评论也认为,高收入定的标准太低,就会扩大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使一线城市的“扩中”受到影响。无论是现实, 还是面向未来,高收入的标准都应该进行大幅的调整,给未来的国民收入快速增长留出足够的政策冗余。

评论认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建立稳定的“橄榄形社会”,也需要大幅提高高收入的标准线,对中等收入阶层给予更大的政策宽容。开征个人所得税目的不是为了收钱,而是为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体现社会公平,在这个过程中,谨防误伤中产。

北京《京华时报》的评论从征税体系的角度认为,究竟什么样的水平是高收入,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年收入12 万元是否属于高收入,与前几年一直争论不休的个税起征点一样,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意见》中提出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力度。对此,可以将其用“减中加高”来作为概括,加上已经实行的“免低”,将成为中国未来个税征收的重要方向。这值得肯定,但要让这个目标真正落地,还需要推进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中国个税制度建立以后,一直被一些人指责为“劫贫济富”, 甚至被称为“工薪税”,这种评价部分地反映了个税征收的实情。目前,中国的个税征收基本上是通过在企事业单位工资发放的环节设置事前扣除的关卡来完成,这虽然减轻了税务部门的税收成本,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多元化收入途径已经不相符合,而能够通过多元化途径得到收入的往往又是高收入者,这部分人的收入渠道难以设立事前扣税的关卡,而成为了灰色收入。几年前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灰色收入每年在6 万亿元以上,约占GDP 的12%,很显然,由此产生的个税流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个税在中国的税收体系中只是一个小税种,但它还承载着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份责任。而高收入者,特别是那些可以通过多元途径得到高收入的人群足额缴纳个税,对于整个社会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减中加高”, “加高”无疑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中国的货币流通体系已经滞后于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过多的现金流通使大量收入可以游离在国家的监管体系之外。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变,个税改革的“加高”目标就难以实现,这也给“减中”增加了障碍。

因此,个税改革要与货币流通体制的改革结合在一起推进, 特别是要强化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减少现金流通。只有每一笔大额资金流通都有迹可循,让灰色收入成为阳光收入,也就是《意见》提出的“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加高”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减中”才能有顺利推进的现实基础,个税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6]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74]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6]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2]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9]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8]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9]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8]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