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華裔教授康毅濱當選美國癌症研究學會腫瘤微環境研究分會主席。
擁有全球數萬科學家會員的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下屬腫瘤微環境研究分會(Tumor Microenvironment Working Group),16日選舉產生下一年度主席,普林斯頓大學華裔教授康毅濱當選,成為該會首位華裔領頭人。康毅濱表示,將致力培養更多年輕和少數族裔科學家進入這一癌症研究最前沿領域,尤為希望更多華裔科學家積極參與、爭取學科發言權,讓優秀科研成果更具可見度。
在全球擁有領域最頂尖的5000多名科學家會員的美國癌症研究學會腫瘤微環境研究分會,16日宣布該會2017至2018年度主席選舉結果,43歲的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系終身講席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 Professor)康毅濱當選新一屆主席,將在明年4月於華府舉行的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年會上正式就職。康毅濱也以此成為該會史上首位華裔主席。
康毅濱出生於中國福建省龍海市,以第一名成績從上海復旦大學遺傳學系畢業後赴美留學,取得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博士學位。2004年加入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後,在2012年便晉升至終身講席教授,成為繼施一公後第二位在該系獲得終身教職的中國大陸出身科學家,亦創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系歷史上從助理教授晉升至講席教授的最快紀錄。
康毅濱在2014年當選國際癌轉移學會(Metastasis Research Society)2016年至2018年度主席,不僅成為該學會成立至今首位亞裔主席,亦是史上最年輕的主席。16日,康毅濱再破紀錄,當選在全球擁有數萬科學家會員的美國癌症研究學會腫瘤微環境研究分會主席,為世界級權威學術組織領導層再添少見的華裔面孔。
康毅濱16日表示,腫瘤微環境研究分會是美國癌症研究學會下屬七大科研領域分會之一,擁有超過5000名會員,而該領域為近年來癌症研究領域最前沿、亦出成果最多,是癌症治療取得突破的關鍵領域。康毅濱指出,在明年履職後,除了延續身為領頭人,爭取該領域更多科研經費及資源、提高該領域研究受重視度外,還將致力對年輕及少數族裔科學家的支持與培養,發掘更多有天分和潛力的研究者。
作為學術界權威組織領導層中為數不多的華裔面孔,康毅濱表示,華裔科學家相對較不善發聲和為自己的研究爭取能見度,在各類國際性學術大會上,華裔發言者與華裔科學家數量不成正比,存在「玻璃天花板」。康毅濱指出,華裔科學家應更活躍地爭取發言權,讓自己的研究更具能見度,成果被更多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