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
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
作者:Dillan | 2017/1/11 7:51:56 | 浏览:3146 | 评论:0

 

未来,人类势必会大举进军太空,乃至殖民其他星球。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人类还需要考虑到种族繁衍的问题。那么,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呢?

虽然目前人类还从未在太空上孕育过生命,但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就目前而言,人类最深入太空的地方是国际空间站,它位于大约40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

国际空间站目前是最好的太空栖息地,能为妊娠和育儿提供条件。我们以国际空间站为切入点,来探讨太空生育的问题。

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

  环境的主要差异:重力

很多人都会错误地认为在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没有受到重力,实际不然。

宇航员经历的是失重,而非零重力,两者概念完全不同。在地球表面之上400公里的高度也同样会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只不过稍微小了些,为在地面重力的90%。

换言之,如果你在400公里高的建筑物上行走,你仍会感觉到几乎与在地面相同的重力。

太空站上的宇航员以7.9公里/秒的速度绕地球运动,在这个速度下,宇航员受到的重力与其被甩出的力完全平衡。本质上,宇航员是处于连续的自由落体状态。

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

  出生之前

在太空中怀上婴儿要比在地面上困难得多。首先,在失重的太空环境中,使得人类很难进行交配。即便可以,但问题远不止于此。

其次,人类精子细胞需要重力来移动到卵子中,这使得卵子在太空中受精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假设受精成功,但由于缺乏从母体到胚胎的营养物流动,胚胎将更难发育为婴儿。

出生之后

运动疾病是婴儿健康发育的主要问题。在失重的环境中,人类内耳中负责感知身体平衡的液体会四处漂浮,造成定向障碍。对于出生在太空的小孩,当他们回到地球并感受到重力时,这将会变得尤为不适。

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

此外,太空婴儿看起来也会有点不同。我们身体中的所有液体由于重力作用而被向下拉,而在太空中这是不可能的。在太空出生的人将会发展出肿胀的身体和浮肿的脸。

由于在失重环境下,心脏不再需要对抗重力作用,它将会萎缩,而人体将会失去血容量,使人体变得更加苍白和虚弱。由于人体上半身的血压升高,眼睛将会凸出,而大脑将会失去功效。

在地球上,有臭氧层来屏蔽极度危险的太阳辐射,而长期生活在太空站上,人体受到的辐射水平要更高,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增加。

此外,在太空中,人体的免疫系统还会退化,而科学家还未研究出相应方法来保护人体免受长时间的大剂量辐射。

太空生活还会对骨骼和肌肉造成较大影响。在失重环境中,宇航员的脊髓会出现膨胀,导致身高增加,有些人在返回地球时长高了约3%。由于身体在太空中不需要像在地面上那样承重,因此骨骼和肌肉都会萎缩。

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

在心理上,远离文明和人群会导致抑郁症。种种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退化也会造成健康问题。

因此,有很多理由怀疑婴儿在太空中健康出生的可能性。

当然,这些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得到解决,因为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婴儿究竟能否在太空中出生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长期吃米和长期吃面的人,谁的心血管更健康? 2025-07-03 [7]
中国,为什么不吸烟者中也有很多肺癌患者? | 商周专栏 2025-07-01 [58]
ASCO 2025 特辑|全球专家对话:从临床试验到肾癌治疗新突破 2025-07-01 [60]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663]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709]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651]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858]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927]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664]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84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