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杜纪川、孙大卫 出奇制胜 |
|
2017/2/11 11:50:25 | 浏览:4737 | 评论:0 |
|
|
|
|
(左:杜纪川,右:孙大卫)
这家公司说大没有顶大,
但好歹4500多人,
不打卡,没绩效,KPI听都没听过,
说白了,上不上班自己看着办,
工作完成了就行。
一人工作,全家医保,
就算是新人刚上班,
说一句家里有人生病,
立马放6个月的带薪假,
怀孕也是一样的待遇。
照说这种无组织、无纪律、
无原则的“三无”企业,
是不可能被人看好的。
果不其然,曾还在发家的阶段,
《洛杉矶时报》的一位记者来采访,
摇着头走了,
报纸上坚定地预测,
“你们现在可以这样管,
等做到2亿美元就不行了。”
两个企业负责人不服气,
等企业做到2亿美元的时候,
把记者请回来,
记者一看,怎么管理还这么懒散,
再次出言警告,
你们这样,到10亿美元就要完!
“现在我们每年营收超过65亿美元了,
但还是在这样管理。”
记者也是信了邪,
全世界估计也就你们家
敢这样做生意了。
而这家完美避开所有企业管理法则,
却凭着这股懒散做到世界第一的公司,
就是全世界内存界的一哥——金士顿!
如今它不仅已经摆脱质疑,
甚至还变成美国科技人员,
人人都向往的乌托邦理想国。
不过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
不融资、不上市、无贷款,
这家世界500强里最奇葩的私企,
还是出自两位中国人之手。
杜纪川和孙大卫是不打不相识,
当时是70年代,杜纪川还在干销售,
一次打篮球偶遇了孙大卫,
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
把未来的创业伙伴,
亲手送到了他面前。
当时孙大川在做硬件工程师,
经常给杜纪川提起,
公司做一块电脑主机板成本200美元,
售价却高达2000美元,
而且根本不愁卖,
赚钱效应实在惊人。
这让工科出身,
又有销售经验的杜纪川嗅到了一丝商机,
“不如我们也来干这样的生意,
你来设计主板,我来负责销售。”
自古商界奇才,
都爱在车库里办大事儿,
杜孙二人也不例外,
收拾好杜纪川家的车库,
两人就开始捣腾起自己的美国梦,
创办了专门做存储的公司:Camintonn,
正好碰上美国经济喷发的高潮,
生意好得不得了。
短短两年,两人没挣到大钱,
小钱倒是挣了不少,
也没多少大志向,
有公司想收购Camintonn,
甩手买了,把钱扔给股票经纪人,
自己就开始逍遥快活。
到了1987年10月17日,
美国的黑色星期一来了,
股票崩盘的太过突然,
短短几个小时,
美国股票总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
相当于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很多热衷于炒股的人更是身家俱损。
杜孙二人自然没有逃过一劫,
一夜暴富的滋味没尝到,
一夜倾家荡产倒是硬生生经历了一会,
两人真是无处话凄凉,
中年破产不像青年时候,
托儿带母的,
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哦。
就这样平复着心情过了两个星期,
二人出来喝咖啡,
从安慰说到鼓励,
又从鼓励变成干劲,
去他的破产,
大不了重头再来。
于是,回家翻箱倒柜,
最后又在杜纪川家的车库里,
找到了2000美金,
以此为启动基金,
开始了金士顿最初的萌芽。
(没错又是车库)
如今的金士顿,
自然是牛得不行,
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内存公司,
还多次当选全美最佳雇主,
原因就在于创始人始终坚持自己
“奇葩”的企业文化。
最不爱听的就是商学院的管理“歪理”,
听说员工有困难了,
杜纪川通常二话不说,
塞个几百几千美元进员工口袋,
不够的再说,
带员工去出差,出完差别急着上班,
有时间咱们来个“附赠旅行”放松放松,
甚至自己掏钱带他们去赌城潇洒一把,
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了。
有人说他们这一番做派,
简直就是拿钱不当回事,
诶~说对了,
还真就拿钱不当回事。
当年金士顿也被人收购过,
那是1996年的事儿,
孙正义的日本软银以14.5亿美元收购金士顿,
可最后交账的时候就拿出11.7亿,
资金有些紧,剩下3.3亿,
希望能缓缓。
然后杜纪川给孙大卫一个电话通气,
十几分钟之后就给孙正义回复,
这3.3亿美元,我们不要了!
真的不要了?把孙正义着实惊讶了一把,
不要了不要了。
不仅3.3亿美元不要了,
还拿出1亿美元分给员工们,
每人分到的钱不低于200万人民币。
而比这更传奇的还在后头呢,
后来日本软银对存储行业没兴趣了,
要出售金士顿,
孙正义主动找到杜孙二人,
硬要以4.5亿美元卖还给他们,
算下来还净赚6亿多美元,
不过看之前杜孙二人的做派,
也不外乎二人如今并列
《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第51位。
经历过几次失而复得,
杜纪川和孙大卫深刻地明白,
赚钱不是工作的唯一,
他们只是希望更多的人,
能从中体味出公平、快乐、信任,
以及人生那一点点甜味来。
正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
灾难往往不可预测,
而有时候,
灾难跌入诚信的人情味儿里,
就会变成上天最好的礼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