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教育体系的贵与重:完善的教育体系与开放的治学理念并行
在20世纪到21世纪的世界版图中,英国或许是起伏变动最剧烈、却也可能是近现代化进程中过渡最为完美的区域之一。这除了获益于其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帝国精神外,更源于在过去这个千禧年中,其自身的政治制度、宗教体系与教育机制三者之间不断的制衡与绥靖,在彼此制约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前进,而这正是英国这个国家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崇尚传统的同时亦接纳变革,并让传统与变革在彼此逐力中创建未来。
随着清教徒思想在北美大陆生根发芽并孕育了如今代表着最先进工业文明的美国精神,而回看清教思想诞生的英国本土,这里依然保留着欧洲近代文明的精华,宛如一本精美的手工线装书那般,可以聆听、可以翻阅。古老的教育体系架构与开放的治学发展理念并行——这恰是英国这个国家每每在变革时期总能绝处逢生、厚积薄发之根本。
经过几百年的沿革,英国教育体系相对其他国家来说非常复杂但却十分完善,精英教育系统更成为全球典范,为各行各业培育出了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本文将分别针对英国精英系统中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阶段进行详述。
以伊顿公学为代表的英国私立中学
\ 骑士精神的活化石 /
每一所英国古老名校都有一个显赫的校友名录,而由英国国王亨利六世于1640年创立的伊顿公学的校友录上更是星光璀璨,其中不仅包括雪莱、乔治·奥威尔、亨利·菲尔丁、伊恩·弗莱明、托马斯·格雷、亨利·萨尔(后来还成为伊顿公学校长)、凯恩斯、威灵顿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也有新一代企业家布伦特·霍伯盟,多次受伤仍英勇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贝尔·格里尔斯,享誉英国戏剧界的当红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奥斯卡电影大奖获得者埃迪·雷德梅尼以及刚刚因为退欧风波而卸任的上一任英国首相卡梅隆。
这所学校更走出过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和一大批战士——一战时有5619位伊顿生参战,其中1157位牺牲,13位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二战时有4960位伊顿生参加战争,745位牺牲,5位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3位获得乔治勋章……光芒万丈的背后其实是以伊顿为代表的英式私立中学一贯倡导的严谨、自律、思考、独立、责任与担当——即所谓当代骑士精神的精髓。
威灵顿公爵曾说:“滑铁卢战役取胜于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这句话最深刻的表现是——英国普通中学的课程在伊顿公学只用1/2的时间就能学完,剩下的时间学生被要求学习各类运动。伊顿公学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不能简单理解为“男校”特色。事实上,伊顿公学注重通过体育课程完成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正所谓“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
13岁的小男孩走进伊顿,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完成的是生理、心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到18岁离开伊顿时,他们穿上西装是绅士,换上军装则是勇士,从伊顿公学走出来的校友无论身处何处,无不洋溢着伊顿生共有的真诚、礼貌、勇敢、自信等高尚特征。
当然,在英国并不仅仅只有伊顿公学才能赋予学生全人教育与贵族精神,而是英式教育数百年来的沉淀与积累在这所著名学府体现得最为集中与深刻。
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大学学院制体系
\ 予学子一生的归属感 /
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自建立迄今,牛津大学培育过无数英国王室贵族、孕育过无数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各行各业巨擘的摇篮。
在13世纪逐渐形成的牛津大学中,学院制、图书馆与导师辅导制成为其一直延续下来的教育架构。近千年来,每位在牛津读书的学子都体验了在图书馆自我学习、在名师的点拨下深入探究并在专属的学院环境生活社交的青春时光。
庄严而静谧的耶稣学院用餐会堂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牛津大学官方网页上有一个“著名牛津毕业生”名单, 20世纪有艾伦·泰勒(历史学家)、钱钟书(学者和作家);19世纪有汤因比(社会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7-18世纪有爱德华·吉本(历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哲学家)、约翰·洛克(哲学家)、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家);15-16世纪有伊拉斯谟(哲学家与学者);13-14世纪有奥卡姆(哲学家和神学家)……这个漫长的名单中囊括了许多划时代的人物,是他们共同塑造了牛津这一顶级世界教育殿堂的形象,亦是牛津给了他们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与优秀的学习及思维习惯,这恰是英式教育中最崇尚的两项标准。
直到今天,英国尚有一部分大学迄今还奉行着学院制体系,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杜伦大学、约克大学等。学院制是英国中世纪大学运作的一个传统模式,“一个学院”不是单纯的教育实体,也不只单纯提供住宿的场所,他们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运动、交际和适合于居住的活动中心。同一个学院汇集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这里既打破了年龄与班级的私人生活小世界,也是学生在踏入社会前最佳的社交训练场。而学院亦将会成为这些学子一生的标签,那是归属感和成长的象征。
同时,经典的导师制教学亦是英式教育的一大特色。“导师辅导”是完全个别化的形式,它是分享思想的场合,既是社会交往,又是学术活动。导师与学生之间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学术交流上都完全平等,避免了毫无疑义的装腔作势与学术特权。而这恰是整个英式教育的灵魂:貌似因循古老的教育体系架构,实则在学院、图书馆与导师之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能,力图通过这样稳定的架构来传递不断更新换代的知识体系。
这历经近千年风雨却历久弥新的古老教育体系与一直走在前面的先进理念,必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