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梅新育:有关中国准备加入TPP的解读只是误读
梅新育:有关中国准备加入TPP的解读只是误读
2017/3/15 12:44:16 | 浏览:1692 | 评论:0

中国准备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缩写为“TPP”)!”——中国外交部10 日的表态被如此解读之后,在国内外舆论界极速传播,引发如潮热议。然而,只要寻根溯源,就不难发现,这个解读只不过是误读;而且,从中国利益来看,我们应关注TPP 命运走向,但至少现在的TPP 协议并不符合中国利益,中国加入现在的TPP 协议概率很低。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3 月14— 15 日将在智利举办的这场高级别会议并非国内外众多媒体盛传的“TPP 部长会议”,而是拉美国家组织的一场峰会,只不过东道国智利将其规模大大扩充了。这场会议全名为“亚太一体化倡议高级别对话:机遇与挑战”,本来是智利、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4 个拉美国家2011 年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太平洋联盟”(PacificAlliance) 峰会,轮值主席国智利邀请了TPP 签约国和中国、韩国与会,整个会议包括以下多场分会:太平洋联盟成员间会议、TPP 签约国会议、全体与会国参加的高级别部长级会议,会议讨论主题涉及TPP,但并非单纯讨论TPP。将这场本来只有拉美四国参加的小型峰会一举扩大到如此规模,这是东道国智利外交的成功,但并非TPP 会议;中国外交部10 日的表态只是说正积极研究参加这场会议,体现的是中国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一以贯之的支持,也并没有直接提及TPP。由此可见,将智利举办的这场会议说成是TPP 会议,本身就是误读; 把这视为中国决定加入TPP,那就离事实更远了。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正式退出TPP 之后,尽管澳大利亚等国热切希望中国接替美国担任TPP 的“接盘侠”,但TPP 与我国当年必须努力加入的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不能等量齐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只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其覆盖面与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差距甚大,美国退出后这个差距更是悬殊。现在的TPP 协议也并不符合中国利益,我们应密切关注TPP 命运走向及其对华影响,不等于我们就要加入现在的TPP 协议。

今天,无论是世贸组织还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没有中国就没有代表性。因为2015 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22749 亿美元, 占当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13.8%(剔除货物贸易复出口之后占14.2%),基本上已经接近美国在其实力鼎盛时期的和平年代所能占有的最高份额,比2015 年排名第二的美国(15050 亿美元,9.1%) 高出51%。实力对比与攻守之势已大相径庭,将中国“复关/ 入世” 与中国是否加入TPP 等量齐观, 实属谬误。

进一步审视现在的TPP 协议,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份协议并不完全是美国有些人所标榜的“高水平自贸协定”,其中不乏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过度政治化内容,更不用说这份协定初衷就是美国前政府“重返亚太”、排挤中国,其中一些内容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的。我们不妨汲取其中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有价值内容,但把这样一份协定当作体现了客观经济规律的、我们必须积极主动与之全面接轨的“国际惯例”,不亦谬乎?事实上,自从1990 年代以来,从国内经济规则到力推的国际贸易规则,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美就普遍深陷过度政治化之误区,在经济法规、国际经济规则中加入了太多的所谓体现价值观的条款,且有日益加剧之势,对其经济效率和真正的社会公正的损害越来越显著;英国脱欧,川普退出TPP 并主张在美国国内全面放松管制、废除奥巴马的金融监管和医保等一系列法规,本质上是经济力量反抗束缚的表现。我们要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实在没有必要给中国经济进口枷锁。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对这场会议和中国的表态误读、过度解读呢?

 

相关讯息:中国外交部表态TPP立场

中国需要TPP吗?

北京时间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应太平洋联盟轮值主席国智利邀请,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殷恒民大使将率团出席于3月14日至15日在智利举行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高级别对话会。华春莹特别强调,这次会议是太平洋联盟与亚太国家关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别会议,将就亚太区域合作下步工作广泛交换意见,并不是部分媒体所说的TPP会议。“中方希望会议能够为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建设亚太开放型经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贡献”,华春莹说,在TPP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没有变化。

梅新育:有关中国准备加入TPP的解读只是误读

以上内容,是中国外交部对于3月10日部分陆媒报道的中国正在考虑参加TPP成员国会议的回应。

一则语焉不详的新闻,被外界解读为智利邀请中国参加“TPP成员国会议”,而中国的积极态度则被视作是有意加入TPP甚至将主导TPP的一个信号。

中国是否会因为外交部如此回应而确定肯定不加入TPP,当然现在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也要看到,智利会议是中国首次参加涵盖了TPP议题的高级别对话。

另外,智利召开的这次会议还会讨论RCEP、亚太自贸区等其他议题。参加国除了中国,还将包括韩国、哥伦比亚等其他非TPP成员国。

这样一来,中国是否会加入TPP的答案又变得模糊了起来。

但有一点,TPP对于中国的期待要高过中国对于TPP的期待。 

自美国退出之后,TPP的状态事实上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根据TPP协定,需要得到占TPP成员国总体GDP85%以上至少6个国家的批准,TPP才能生效。由于美国一家就占TPP成员国GDP总量的60%,因此美国的退出等于宣布TPP生效已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体量较大的单一经济体,或者重新修订协议,就成为激活TPP的选项。

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就此分析道,显然,中国是美国之后最有能力激活TPP的经济体。这也是智利、澳大利亚等TPP成员近期纷纷向中国发出邀请的原因所在。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没有加入TPP,但与TPP剩余11国都有诸多双边、次区域级和区域级贸易机制安排,而且运行大体良好。所谓不坏的机制就是最有效的机制,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商谈所谓“下一代贸易规则”。特别是,在TPP已达成的关于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等一系列典型的自贸协定的外衣底下,隐含了一系列非典型的地缘政治考量,长远看,这种隐含考量对于中国来说难言友善。

而且,RCEP和TPP都是促进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的制度构想,只不过在准入制度、包容性等具体细则上存在差异。事实上,就亚太地区各国对于TPP和RCEP的态度而言,多数国家都不愿意在两者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希望不被孤立在任何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机制之外。

其实,对于中国来说,无论加入与否,国家利益肯定是首要考虑条件。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逆全球化”势头、美国出现“经济孤立主义”迹象之际,对中国而言,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无疑是基于国家利益和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选择。但在具体政策议题上,中国无疑会根据自身利益和地区大局做出判断。

国际问题专家刘华认为,无论“加入”或者“不加入”TPP,都将是中国基于国家利益的选择。毋庸置疑,中国会继续站在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一边,推动世界朝着更多合作、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对于TPP的大多数成员国而言,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如何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而对于日本这样的成员国而言,还要想清楚自己与中国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想清楚这个世界的大势所趋。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凌胜利则认为,对于亚太地区经贸合作而言,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利益本身,各国对于不同地区合作制度的态度基本是基于本国利益的权衡。美国退出TPP,也让TPP成员国看到,对于任何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方案而言,没有中国的参与,显然都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但中国是否参与其中,是要为本国利益考虑的。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4]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86]
钱理群:安贫乐道是伪精英最愚蠢的理念等六则 2024-10-21 [107]
Ilya Sutskever解读人工智能的基础和本质 2024-10-16 [217]
许成钢:中国改革绕不开基本的制度问题 2024-10-13 [346]
耶鲁教授张泰苏近观美国大选,哪种被选举遮蔽的常识需要时刻注意?U.S. Elections 2024-10-10 [416]
沈志华:他们怎么腐败,你想都想不到! 2024-10-09 [478]
不会微积分的文科学者变身职业数学家,自创玩具显现自然惊奇 2024-10-09 [416]
姚期智院士大模型新研究:思维图DoT,用数学理论确保AI逻辑一致性 2024-10-09 [420]
人类顶级智力的损失是从不被认可开始的(数学家伽罗瓦) 2024-10-08 [4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