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
2017/3/18 15:52:57 | 浏览:1510 | 评论:0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

聪明人都不喜欢社交,因为他们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电话。在专注于结交“朋友”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前提:只有关系平等,才能互相帮助。真正决定你朋友圈质量的,是你自己的实力。

  我们每个人自小到大,遇到很多人,有同学,有同事,有客户,随着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些人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大部分人渐渐地联系少了,直到彻底的不联系。这似乎是生活的必然。所以,有人说,聪明人都不喜欢社交,因为他们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但很多的年青人,则是非常主动地去社交,渴望认识些新朋友,尤其是自己领域的前辈或名人,以期能够有所学习,多了解些信息,甚至寻找机会。这并没有错,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聪明地去做。

社交的极限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一个人在一生中,同时交往的朋友数量极限,大概是10 个、30 个和60 个。

  所谓“10 个”,就是当你陷入困境、急需用钱的时候,把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愿意借钱的不会超过10 个人。这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是你的安全底线。“30 个”,就是时不时会联系的朋友。比如你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的同学。“60 个”,就是关系最淡的朋友。比如你因为某件事认识了某个人,你们互相换了名片,聊过两次,后来偶尔打电话来还有印象,但没什么事就不再联系了。

  也就是说,“朋友”这个概念再宽泛,能同时交往的也不会超过100 个。其中,前10 个人是最稳定的,后60 个人是流动的。

  那么,你应该怎样维护和这100多个朋友的关系呢?有句话叫作“人走茶凉”。我觉得对那60 个人来说,人走茶凉是对的。人走了茶还不凉,那这桌子上的茶就太多了,你也招呼不过来。而且为了不让茶凉,双方都挺刻意,你很累,他也很累。

  但是,对待最亲密的10 个人,即便没茶,你也要热;剩下的30个人,没必要每天都热着,最好是人走了,就把他的茶收起来,时不时地热一下。

朋友的类型

  这100 多个朋友,会分成很多类型,比如指路型、默契型、倾听型、互助型等。重点选择交往什么类型的朋友,和一个人的年龄阶段有关。

  如果是个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社会阅历的年轻人,指路型的朋友适合他;如果是想合伙做一番事业的,默契型的朋友肯定是首选;如果表达欲望很强烈,或者希望找人分担自己的痛苦,那么就需要倾听型的朋友;如果是价值观成熟、事业稳定的人,则会选择互助型的朋友。

  我在工作与生活中,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交往都很多,但互助型朋友更多些,我们会一起做事,一块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想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就要主动寻找,不能等着人家送上门来。我现在的很多朋友都是当时自己找来的,比如柳传志。

  有些人或许是成功了,但他不够尊重人,不够坦诚,不够谦虚,如果他用这种态度对待朋友、合作伙伴甚至是政府,用这种态度去处理大事,那就很可能会成为他未来失败的原因。所以有句话是“谦逊就是遗训”。而一个人是不是真诚、谦虚,其实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个“病根”:好学先进,喜欢到处给成功的人写信。刚刚开始在海南折腾的时候,我就到北京四处向当时比较成功的人“取经”。有的人虽然同意见面,但是安排在一个大办公室里聊天,我们两个人的沙发隔着20 多米,而且他一上来就教育我,我觉得很不被尊重。另外还有一个人,把我们搁在小房间里,让我们等了40 多分钟,最后说了几句话就把我们打发走了。这些人都没法成为朋友。

朋友圈是由你的实力决定的

  我们有很多人喜欢出去社交,多认识些人,尤其是名人,动不动开口就说认识谁谁谁。但其实,如果你的实力跟他们不在同一水平上,认识他们,也仅仅停留在认识上,很多只是点头之交,无法形成一个真正有效的朋友关系。

  除了亲叔、同学,朋友关系大多是基于合作,出于互助的目的。如果只是一方有求于另一方,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和回馈,则不能长久。所以,真正决定你朋友圈质量的,是你自己的实力。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越长大,我们就越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基于感情的交流而连结成朋友。我们利来而聚,利尽则散,想来就很冷漠,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悲哀。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很着急,急于想融进比自己现阶段更高大上的圈子里,结识朋友,但这往往都是徒劳,白白浪费大好时光。聪明的人往往社交并不广泛,与其广撒网,不如把精力集中维护好更有限的朋友,这才更有效。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4]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86]
钱理群:安贫乐道是伪精英最愚蠢的理念等六则 2024-10-21 [107]
Ilya Sutskever解读人工智能的基础和本质 2024-10-16 [217]
许成钢:中国改革绕不开基本的制度问题 2024-10-13 [346]
耶鲁教授张泰苏近观美国大选,哪种被选举遮蔽的常识需要时刻注意?U.S. Elections 2024-10-10 [417]
沈志华:他们怎么腐败,你想都想不到! 2024-10-09 [478]
不会微积分的文科学者变身职业数学家,自创玩具显现自然惊奇 2024-10-09 [416]
姚期智院士大模型新研究:思维图DoT,用数学理论确保AI逻辑一致性 2024-10-09 [420]
人类顶级智力的损失是从不被认可开始的(数学家伽罗瓦) 2024-10-08 [4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