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人在海外创业就业
关键字  范围   
 
遥远的,孤独的,骄傲的科技创业
遥远的,孤独的,骄傲的科技创业
作者:张一甲 | 2017/5/5 23:39:56 | 浏览:1391 | 评论:0

两年前,我们创办了Xtecher。简言之,Xtecher是一个科技媒体与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平台。作为媒体的Xtecher,如今囊括网站(www.xtecher.com)、APP、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网易号等19个媒体矩阵,致力于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做最专业的报道,目前我们的用户分布超过50个国家,每日触达全球百万级粉丝,获得千万级曝光;作为服务平台的Xtecher,致力于建设一个覆盖全球科技人才的网络,挖掘并支持世界科技人才和企业的发展,提供面向政府、企业、投资人、创业者等不同类型的服务。

遥远的,孤独的,骄傲的科技创业

今天我的talk,主题是“漫谈中国科技创业大潮:遥远的,孤独的,骄傲的”。


为什么要讲这个主题?
说来有趣,Xtecher是个创业公司,也是一个服务创业者的平台,我的每一天,总是在两个视角中不断切换:局中人、旁观者。
 
作为局中人,过去两年之中的每一天,我都体验着摸石头过河的创业路。我们是一家冷启动的创业公司,我和我的合伙人Tom都是从不同的行业跨行进入科技行业从零起步的,两年中,我们经历了从谁也不认识,到走入漩涡中心的过程,经历了从无数的cold calls,cold E-mails,到现在大量的主流玩家主动找我们的过程,也经历了注册公司、招人、开发产品、商业模式迭代、融资、创建多个办公室、走出国门等等发展过程,饱尝创业千百滋味;
 
作为旁观者,这两年来,我见过数以万计的科技创业者,每天都在面对着浪潮中的群像。我数了数,我和其中可能有将近1000个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聊过,和其中的数百个国内科技创新的领军型人物有过1on1的3小时、5小时、8小时,甚至一谈一天这样的深度对话。我看到了很多信仰,很多挣扎,也看到了很多问题。
 
从我自己的故事和我观察到的故事出发,今天,我想谈谈7个观点,抛砖引玉。

观点1:不要和趋势作斗争

创业的生死要素,如果只说一件,是什么?
 
团队阵容、商业模式、股权架构,都是可以迭代修正的,只有趋势不可逆。
 
出发的那一刻,你的判断,会直接决定了你是坐飞机,还是坐地铁。而出发时刻的团队阵容、商业模式、股权架构等等,只是舱位的区别,是可以通过迭代逐渐优化的。
 
前车可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巨头公司是逆势生长起来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机会,英雄和时势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预见大势,是我眼中创始人最重要的智慧。
 
趋势,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方向,二是时间点。
 
关于方向,举个例子。前两天,我采访了斯坦福物理学教授张首晟先生,他是难得的学术、业界双料大咖。一方面,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他已包揽富兰克林奖章等物理界几乎所有重量级奖项,也是诺贝尔奖的有力争夺者;另一方面,他是丹华资本的创始人,投出了很多漂亮的案例。
 
你可能会对他有和我一样的疑问:这样一人分饰两角,在科学上投入的时间变少,是否会影响潜在的科学成就?
 
张首晟先生的观点很有趣:“很多人认为科学就是整天泡在实验室,但是绝大部分时候,科学家的成功与否,往往是在他做选择的那一刻。在做选择的那一刻,需要你大脑是最最大的一种刺激,最最大的一种丰富思维的时候。但是在选择方向的时候,很少科学家能够做得好。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在别人没看见这个方向的时候,他看准了这个方向。所以你平时如果一直在一直在研究,怎么在多个方向里面挑一个的话,对你的科学的实验也会有很大的挣扎。”
 
简言之,对于科学研究,出发一刻的方向判断是成败之关键,创业亦然。
 
关于时间点,我想表达的是:你有没有能力在浪潮到来前的一年至半年左右做出预判并且入场?太早了,你等不了,太晚了,入场券发完了。我可以讲讲自己的例子。
 
2014年下半年,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科技人才,他们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我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那时候,我在百度,那一年百度的战略重心不是现在的AI,而是O2O。那时我负责O2O一个关键产品的运营,一边对外教育市场、对内向上汇报,一边内心产生了严重的疑惑:严重依赖资本与运营的模式创新,到底拥有多大的需求和市场?2014-2015上半年,中国疯了,遍地都是上门洗车、上门养包、上门洗狗、上门按摩……它们真的是带动中国未来发展的引擎吗?
 
显然,有的模式创新,本质上没有带来效率的提升。比如上门洗车,一辆车做一次上门保养需要一辆车加两个工作人员,一天最多做六七单,效率不升反降,利润连车和人的成本都负担不了。这是好的方向吗?
 
站在2014年下半年的时间点上看,这是一个对于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很令人焦虑的时刻:因为看起来,所有之前令人振奋的行业,都似乎在走下坡路。
 
先看线上。在2014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已走过了流量红利期,此刻你再说你想做一个网站、APP,很难了,因为大家没有这个需求了,人们已经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越来越失控和痛苦,谁也不想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日俱增的App和链接之中了;
 
再看线下。在中国,过去十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3倍,美国只上升了25%,“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存在感正在大幅降低。我们既不够便宜,又不够高效,于是,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高端制造业回归欧美——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空心化”的生死存亡的危机。
 
市场很糟糕,站在2014的时间点上看未来,当务之急是什么?
 
产业升级。
 
什么来驱动产业升级?,正是一个一个多元的、新兴的应用型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兴材料、清洁能源、信息安全、航空航天、金融科技、生物健康科技、虚拟现实等等——我当时猜测,技术创新将一步一步取代模式创新,成为市场的强心剂。
 
那么,在技术创新必然到来的大趋势前提下,什么将是这股浪潮的源头力量?
 
人。
 
手握“金刚钻”的科技人才,始终是产业升级的源头力量。创业不再是大众的游戏,而是精英的游戏。他们的选择、走向、流动,能够成为一级市场乃至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商业信息,会成为从政府、投资机构、上市公司,到民间的高净值人群都越来越重视的价值指南。
 
我们回顾历史,技术的使命,就是为生产力提高而服务。凡能称之为“工业革命”的,都带来了至少100倍以上的生产力的提高:第一次,机械革命,蒸汽机、内燃机、铁路、公路;第二次,电力革命,电灯、电话、电动机、交流电;第三次,信息革命,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第四次,便是新兴技术落地传统产业所带来的全面升级——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
 
当然,我认识到这些的时候,是14年底15年初,那个时候,市场的主流观点并不这么认为,也正是这个时间点,给了Xtecher最早冷启动的时间窗口。从2015年4月成立,到2015年底,这大半年的冷启动时间中,我们都在清冷的市场中孤独前行,市场的冷淡虽然让我们步履维艰,也给了我们足够的试错和热身时间。
 
这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创新大潮的到来,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放眼全球市场,如今,每10.9个小时就有一家AI企业诞生。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科技创业已成为产业升级主力军。中国政府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空前的支持力度,譬如今年4月1日,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正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步重棋;此时此刻,海外大量科技精英留学生、从业者,纷纷对回国创业跃跃欲试,国内各个高校、研究院,也在纷纷用很好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走向市场……一切都在表明,此时此刻,“科技创业”已成最具增长性商业品类,而爆发式的产业人群和长期坚定的政策导向,正是“媒体+服务”型平台诞生的绝佳土壤。
 
如今,前沿科技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关注,在中国,几乎所有主流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政府部门、传统企业,都在急切地向我们寻求前沿科技创新市场的一手信息。回首两年前的无数闭门羹,真是令人唏嘘。
 
这是Xtecher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所感受到的趋势。我们为预判了趋势而提前入场而感到庆幸。

观点2:商业模式不是最本质的东西

4月6日的时候,我见到了一位老朋友,出门问问的创始人李志飞。我也不由自主地回顾了一下他的创业路。
 
从公司年龄、商业模式探索之路、C端产品迭代经验等各种意义来讲,成立于2012年的出门问问都是一家走在前头、甚至走入“无人区”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其自我迭代的每一步,都有些“非典型”甚至“大胆”,亦屡次构成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后来者值得关注和探讨的案例。
 
回顾它的历史,这的确是一家俯身摸着石头过河的公司,其公司的成长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升级打怪”的蜕变史。在去年我的一篇文章《出门问问李志飞:AI创业者的孤独》中,我曾经记录过它的历史:
 
“2012年第一次融资时就是个demo,连界面都没有,你说一句话,它在网上把答案找出来;后来做语音搜索,费尽心思打开了微信接口,第一次拥抱真实用户,做出了个腾讯官方评的‘十大公共账号’;接着试水APP,效果不尽人意;2014年5月,将APP嵌入GoogleGlass,‘出门问问’品牌打响,全国40场粉丝见面会热热闹闹,但一回到手机,效果就冷淡下来;商业化的道路更是一波三折:试了to B,又走向to C,到后来做了自己的操作系统Ticwear,并干脆自己推出了硬件——智能手表Ticwatch……”
 
这之后,出门问问还经历了2016年中发布Ticwatch2, 2016年11月发布Ticwatch 2 NFC,同期还发布了智能后视镜问问魔镜Ticmirror和配套前者的ADAS套件问问魔眼Ticeye,今年又和大众达成了深度合作……
 
市场凶险,走过的路如此不易,为什么出门问问还能够一直活着、活得还不错、一路成长为国内为数不多的AI独角兽?因为志飞和问问,几乎一刻不停地在自我迭代。
 
创业的本质,是动态的迭代过程。迭代能力是比商业模式更本质的东西——所以,千万不要拿现有的静态状况去预估明天,千万不要拿当下的已有资源去假设明天。我们都要学会做时间的朋友。
 
我再举一举我们自己的例子。
 
如今,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来找Xtecher,我们的影响力和业界价值逐渐被大家认可,但他们为什么来找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吗?
 
显然不。事实上,从模式来讲,我们非常不to VC,我们是一个科技媒体+科技人才与企业服务平台,一句话就讲完了。这个模式有什么新颖之处吗?没有。事实上,如果你两年前认定Xtecher是媒体,我还会很不高兴,我会说“你才是媒体,你全家都是媒体”——那个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把做媒体当作我们的业务模式。
 
刚才说了,我们的初心原本是想服务这群被低估了的科技创业人才。怎么服务?
 
最开始哪有那么多打法可言?第一步是先找到他们。于是,从2015年4月开始,基于我们来自北大的背景,我们从北美top50高校、中国top 100高校的校友创业网络联络起,像收集珍珠一样,一个一个去收集那些世界名校的理工科研究生、博士生、毕业生所做的科技创新项目,然后反复想:我们怎么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们一开始想为他们做很多事,也竭力想将他们与资本对接。然而,那个时候,资本市场似乎并不认同这一点。我曾给国内某些著名投资机构写了很多封邮件,列出了这些项目,但是得到的反馈基本都是这样的:
 
“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领域。我们更看重O2O、消费升级、直播等等领域……”
 
很可惜,一开始直接服务的道路走不通,于是,我们就开始摸索别的做法——既然最大的症结,是整个市场“看不懂”、“不理解”,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扮演这个“布道者”的角色?
 
所以你看,这个如今大家最喜欢的Xtecher的媒体板块,就是这么来的——被逼出来的。
 
在2015年5月、Xtecher网站上线第一天,我们就开始为一个一个前沿科技创业公司领军者、项目撰写深度原创报道,竭尽所能搞懂他们在做什么,用一种“说人话”的方式,替他们放大声音,传播价值。
 
这之后,随着我们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我们的模式也才逐渐清晰:以一个权威的深度科技媒体作为支点,面向全球布局,挖掘一流科技项目与头部科技人才,并与政府、企业、研究院、高校深度合作,去打造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人才网络,去一步一步地,构建科技创新产业综合性服务平台,以达到最大化科技人才及项目价值的目标。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科技行业,大家对Xtecher的认知集中在两大核心关键词:最深的内容,最头部的人才和项目。
 
这是什么?是商业模式吗?不是。我们坚守的、两年没改变的是什么?稀缺价值。
 
在这个市场上,一手的、原创的、深度的内容是稀缺的;与一线的、拥有科技项目的头部科技人才的紧密关系是稀缺的——而这两样稀缺价值,同样,是比商业模式更本质的东西。

观点3:认清品类

去年我采访品类咨询的创始人唐十三时,他讲了一个很好玩的例子,火锅的例子。当时,一个餐饮品牌客户想做小火锅,找他咨询,他调研了三个月,告诉客户:小火锅不能做。
 
客户很不理解,唐十三的反馈是这样的:“火锅本身在中国有两大门派,第一,涮羊肉的草原门派,能长出大品牌,小肥羊;第二,四川火锅,就更不用说了,千变万化,海底捞这样的品牌容下十个不成问题。但是小火锅,呷哺呷哺目前在中国也就只有这一个——这个品类容量低,发展不好,不值得干。”
 
你瞧,品类直接决定了你的舞台有多大。
 
从品类角度看,Xtecher的媒体版块与其它科技媒体也有着极为不同之处。从品类界定上讲,如果你们也注意到了品类是“科技媒体”的一些玩家,我更愿意将Xtecher媒体版块的品类归为“科技商业媒体”。
 
两大品类的区别是什么?前者科普技术,受众是科技人群、极客,所以他们怎么做?为了吸引这些极客,他们不惜用翻译、综编等各种方式,扒热点,扒资料,目的是为了给这些垂直领域的人才以“食材”,而并不看重信源和文本可读性;而我们作为商业媒体,我们的受众是关注科技+商业的、民间的高净值人群,所以我们要写的是科技、市场、资本、人才、历史、现在、未来这种种要素在一起的化学反应。品类不同,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文风、打法、选题、影响人群范围不同。所以我们很少追热点、扒资料,而更看重信息原矿的挖掘和高质量的报道文本。
 
品类界定的背后,是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
 
我所相信的,是科技在未来不会像现在一样,是排在时政、财经、军事、娱乐、体育之后的小垂类,而会是一个越来越基础的概念,诸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概念,是每一个企业都离不开的底层建筑,是串联商业市场的一个普世议题。
 
所以,与其将Xtecher的媒体版块理解为科技媒体,不如将我们理解为一个科技版的Bloomberg,我们要影响的是比科技人群更广泛的人群,我们作为科技商业信息“原矿”的挖掘者,真正的目标是搭建综合的科技人才与企业服务体系,让科技人才和他们手中项目的价值,能够真正在产业升级之中,发挥最大的力量。

观点4:走深一点,开采原矿

如今创业越来越不容易了,因为低挂的果实已经被摘完了,人傻钱多的时代过去了。你家里挖出来一个矿山,或者你碰巧在雄安有20亩地,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在现在这个能人辈出、信息过载的时代,你想在里面玩出彩,必须要有自己的“金字招牌”。你要带着你的金字招牌,挽起袖子、弄脏双手,深深走向产业之中。
 
我常说“Go deep”,这是我对Xtecher团队的核心要求。
 
Xtecher 是怎么Go deep的?
 
回首看,当下这个时代,媒体和服务平台的使命和价值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
 
在10年、11年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期,信息是闭塞饥渴的,谁能够把更多的信息拿过来砸到人们面前,谁就获得了用户,因此,产生了很多大众创业媒体,零报道门槛,不追求一手信源,不讲求原创、深度和专业性,也不讲求研究性和商业价值,他们用吸引眼球的造势方式批量产稿,大量翻译综编,很快地获得了用户,也很快地失去了他们。
 
而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信息严重过载的阶段,人们需要的是“更少”,而不是“更多”,人们需要信息的过滤者、把关者,便更依赖信息的专业度。所以,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提供一手信源的,可靠的、高启发性的媒体,而它必须由身处产业前线、最懂这个市场的人所提供。
 
我们常说 “流水很容易灌满池塘,珍珠一粒一粒搜集”,严选、深耕、一手信源,一直是Xtecher的媒体态度,由此我们也成了越来越多人所信赖的信息源头。
 
快速崛起的科技创业市场,头部人才是一切。手握技术“金刚钻”的领军型科技创业者,与传统“做买卖”不同,对创新要素的需求更深、更专、更体系化。大水漫灌式的浅层次内容、形式大于内容的零散服务,无法形成对头部创业人才的真实吸引力。
 
对此,Xtecher自诞生第一日起,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我们走得更深。
 
怎么走得更深?
 
首先是媒体板块。为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金融科技、健康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项目进行深入挖掘解读,Xtecher打造了官方网站(www.xtecher.com)、App、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喜马拉雅等19大平台账号,现在,平均每日产生超过40篇原创深度科技产业报道,用户超过50个国家,读者粉丝过百万,每日全网曝光过千万。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创业公司CEO会选择在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来找Xtecher求报道。很多人告诉我,当他们需要报道时,Xtecher总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名字。
 
很多人都认为在Xtecher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报道。2016年,Xtecher被腾讯科技评为“T+十大内容创业之星”。
 
为了保证产出效率和质量,我们内部打造了非常标准化的写作流程和方法论,对质量和覆盖面要求非常严苛。在过去两年中,我们收集了科技创业项目超过20000个,为其中最头部的1000多个公司做了深度报道,据内部统计,Xtecher平台已报道项目的总估值达3,000亿人民币。
 
此外,我们建立了Xtecher Mafia顾问团,拥有超过200位世界科技产业领军人物作为顾问,帮助我们第一时间实现对科技前沿的理解。同时,我们建立了以全球Top300高校校友为核心的华人科技创业者网络,吸收超过10,000 位世界科技精英入库,第一时间发现全球名校校友科技创业项目。此外,我们需要一种形式去沉淀我们的知识和数据,于是我们建立了Xtecher研究院。如今,研究院团队每周发布XtecherWeekly,每月发布权威榜单,形成科技创业市场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行业报告,沉淀动态更新的结构化数据与知识图谱。
 
如今,我们在海内外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累计超过100场,形成7大品牌活动,累计参与者超10万人,已经形成了一流人才的集聚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MIT、Stanford、CMU等世界级顶级理工科名校,以及硅谷,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众多科技创新组织,均为Xtecher的深度合作伙伴。我们积极主动地与产业对接,以推动完成“科技+资本、科技+人才、科技+产业”的多维创新与发展升级。
 
如今,Xtecher在北京、深圳、杭州、硅谷均设有办公室,目的也正是为了第一时间触达产业前沿。

观点5:不要“灵光一闪”,要“钝感”
 
《我对灵感一闪没有兴趣》,是我在采访国内一个做数据服务的公司神策数据的创始人桑文锋后拟的文章标题,他提到的这个观点,很能打动我。
 
说实话,灵光一闪和小聪明,我认为是创业者的大忌。
 
太阳底下无新事,你灵光一闪的东西,早已经在别人脑海中闪了无数次了,这构不成任何护城河。
 
此外,千万千万不要把创业寄托在小聪明上。
 
小聪明真的是慢性自杀。因为很多时候,一些本来不合理的、逻辑不通畅的打法,因为你的小聪明,一次两次地,搞定了,交差了,你为此庆幸,以为这就是护城河,殊不知这很可能恰恰掩盖了你公司的大问题。
 
创业,不能和人性与常识作斗争。如果你的公司发展,依赖每个人都有“小聪明”,或者都不睡觉,都发疯一样搞事情,那么说明你的打法本身是很难复制的,很难规模化的做法。
 
相比小聪明,我恰恰认为,创业者需要一些“钝感”——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得稳,才能不容易被诱惑,不走捷径,也不容易放弃。
 
很多时候,吃亏是福,一味追求局部最优解,就很可能走向整体的平庸。

观点6:戒路径依赖

前几天,我批评了我们公司一个最资深的记者。他曾在别的媒体有多年经验,但文章写出来,总带着老东家的色彩,和我们的打法要求不同。我对他说,如果你现在发的稿子,在你的老东家也可以照发不误,那说明你错了,因为你没有按照我们公司的战略和打法去快速学习和迭代。
 
路径依赖是很可怕的,会让你丧失学习能力,一叶障目,等你发现的时候,常常为时已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尽量不要让自己觉得自己“处境安全”——如果你觉得很舒服,很舒坦,节奏稳健,打法自如,可能恰恰是因为,你没有站在边界上,没有推着边界往前走,没有一个加速度。
 
事实上,我是很喜欢自我推翻和清零的人。2年前的今天,我向百度递交辞职信之后,从百度大厦走出来的那一刻,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在雨中奔跑。”现在回过头来,恰恰是因为我没有伞,才有空杯心态,才能每天一睁眼就去汲取市场一点一滴的反馈,观察学习,调整认知,从而下笔更准,跑得更快。

观点7:不要担心成为少数人

最后,我还有另外一些想法想与大家分享:
 
回顾这么些年,创业市场风口更迭,人人惶恐,昨天智能硬件、今天AI,鬼知道明天是什么?
 
Xtecher不是一个追风口的平台。
 
我们坚信科技创新会让世界更美好,但我们不会只盯着热点。你说,AI是不是就比新材料更值钱?深度学习是不是就比计算化学更值得关注?大公司的高管离职就比初创公司的挣扎求索更有报道价值吗?不是的。
 
我们始终关注着所有的技术应用方向,并不断用我们的抓手,去感受、捕捉整个技术应用市场的全貌。我们始终站在产业漩涡的正中央,去看: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人才在流向何方?
 
我们相信,正是科技的多样性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目睹了这么多创业者的起起落落,我很想对大家说,不要担心成为少数人。
 
我一直都是少数人。我们公司常开玩笑说,大多数人走的路上风景不好。回顾这两年,我目睹了很多创业者起来,很多公司死去,市场瞬息万变,但成长起来的往往是目光坚定的少数人。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为人所知,他们可能比大众活得早了5年,他们走在大潮之前,等着更多的人。
 
走在大潮之前是需要勇气的,对抗的不仅是风险,还有孤独,可这些在真正有勇气的科技创业者身上通通看不到。虽然他们做出了疯狂的判断,但他们是真的相信,并且全力以赴。
 
正如今天的标题所说,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而言,走在浪潮之前的科技创业者,是遥远的,孤独的,骄傲的,但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正在走过无人区,走向最开阔的风景,我很庆幸我可以参与并见证他们拨云见日的那一刻。

相关栏目:『创业就业
人才招聘 | 十大工科学院,200+教职岗位!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以诚相邀! 2024-11-16 [39]
【CSSA X Tripalink招聘会】校友助力留美新机遇!美国地产科技公司等你加入 2024-11-16 [33]
America is educating a nation of investors 美国财经济素养教育 2024-10-10 [784]
这样写才是有效推荐信! 2024-10-09 [829]
查理芒格:真正成功的人,一生只专注做5件事,远离物欲,空色 2024-10-06 [784]
未来10年,学什么不会失业?|专访《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2024-09-29 [965]
AI时代来临的6种稀缺能力,未来拥有这些能力,不会被淘汰 2024-09-25 [799]
未来怎么学好就业?文科生不再吃香?《人类简史》作者最新观点 2024-09-26 [741]
张雪峰:本科已严重饱和的五个专业,1、临床医学,2、法学,3、计算机…考研是唯一出路! 2024-09-22 [854]
留服认证越来越难办了?新国立、南洋理工都被卡 2024-09-19 [85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