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至5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引力波国际会议”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著名物理学家张杰对第一次空间引力波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在贺信中表示:“本次引力波国际会议的主题包括:引力波物理学、引力波探测的任务策略与计划、引力波探测的前沿与国际合作,我希望本次会议能促进中国的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的研究,也能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
本次大会的召集人为“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胡文瑞院士,德国爱因斯坦研究所所长卡斯腾.丹茨曼教授等。来自全球多个大学与研究所的100多位引力波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参加了本次大会。
自2016年2月11日,美国的引力波探测装置LIGO宣布探测到两个黑洞碰撞并合发出的引力波以来,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奋起直追,中国科学院主导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也正式命名,并且得到了来自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中国科学院的科研项目支持。
美国的LIGO科学联盟发表的引力波论文显示,该科学联盟有1000多位成员,133家研究机构组成。因此,在本次大会上,会议组委会提出了设立一个“太极计划“的科学联盟,效仿美国的LIGO科学联盟,预计“太极计划”联盟也将吸纳全球各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机构加入该联盟。
目前在国际上,德国的爱因斯坦研究所与欧洲空间局、美国航天局NASA等单位在最近1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推动空间引力波的探测,该项目一开始取名叫LISA ,但后来因为美国航天局NASA的退出,此项目一度改名叫eLISA。不过,在本次国际会议上,LISA 的项目主管卡斯腾.丹茨曼教授表示:目前美国航天局NASA已经回归到LISA项目,因此,该研究计划的进展开始加速,预计在2030年将发射3颗卫星6路激光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装置到太空中。
因此,从本次引力波国际会议可以看到,2030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如果欧美在2030年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到天上,那么中国在2035年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势必在时间上晚于欧美。而如果中国希望超越欧美成为第一个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国家,那么势必加快在这个项目中的整合与协调,加大投入,集中全国甚至全球的研究力量来服务于这个科学目标。这也许也是本次“引力波国际会议”需要探讨的议题。本次引力波国际会议的召开,一定会在中国的引力波探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