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作者:吴苡婷 | 2017/8/4 13:52:09 | 浏览:5155 | 评论:0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白云带着我的心,风儿牵着我的魂,多少岁月,多少幻梦,恋着故乡一往情深……”2009年CCTV星光大道总决赛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位神秘的特约嘉宾,她明眸皓齿,笑魇如花,身着一席红色演出服,一曲悠扬婉转的《故乡恋情》,如泣如诉,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歌者,不是曾凡一的第一职业,她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一位世界级的优秀科学家。2009年她与中科院动物所合作利用iPS细胞获得了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小小”,首次证明了iPS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多能性。这项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强烈的反响,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或许是上天的眷顾,让科学和艺术完美地统一在这个娇小的女子身上,以严谨的逻辑为出发点的理性之花和以艺术之美为触点的感性之花在曾凡一的身上完美绽放。科学理性让她冷静、坚韧和执着地在科学的殿堂中追寻,而艺术感性则让她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天真和浪漫。智慧、天赋与努力交融,在岁月的涤荡中,在攀登的艰辛中,曾凡一的人生恰似甘润的美酒,不断散发出隽永的香醇之美。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曾凡一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女孩,从小生长在弄堂中。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她亲眼见证了中国科技界的复苏、发展。在艺术的陪伴中,耳濡目染的经历和内心的向往最终推动着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滚滚洪流中。

  • 梧桐如荫 弄堂中的艺术童年

曾凡一的童年是在毗邻南京路的新式里弄中度过的。在那里,她尽情享受着童年的快乐。那里有高大的梧桐树,一到下午四五点钟,弄堂里就是小八腊子的世界。小的孩子有“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的游戏,大点的孩子有踢毽子、跳绳等,男的踢小橡皮球,官兵捉强盗,女的跳橡皮筋、造房子,男女孩子一起玩的有“马铃打”、“司到扑”。多条弄堂曲折宽窄不同又四通八达,是大追逃的“官兵捉强盗”或做躲藏游戏的“躲野猫猫”的最佳处,断头的弄堂又是踢“小橡皮球”的球场,还是学生背书温课的好所在。弄堂门口有小书摊,是孩子喜欢看书交流的地方。弄堂旁边有小吃担,只要你需要叫一客,几分钟内就有人将一碗鲜味可口的馄饨送到你门上来。冬天,老年人在弄堂口边谈家常边晒太阳,晒被子晾衣服;夏天里,会吊井水冰西瓜。

和其他小伙伴不同,曾凡一有一对特殊的父母。父亲曾溢滔致力于人类遗传性疾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胚胎学的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母亲黄淑帧是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院医生,终身教授,是“新世纪巾帼发明奖”获得者,也是“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突出贡献杰出女性”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曾溢滔在复旦大学遗传所攻读研究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吴文彦医生发现了一例显性遗传的紫绀病人,她派当时的助手黄淑帧将病人的血标本送到复旦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他们应用当时比较先进的血红蛋白生化分析和分子杂交技术很快鉴定出了一种血红蛋白M病,这是国内鉴定的第一种异常血红蛋白,而这个课题成为了曾凡一父母的“月下老人”,科研的成功和共同的理想,让他们喜结良缘。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曾溢涛院士夫妇

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处于“文革”动荡中,曾溢滔被组织上派去搞针刺麻醉研究,而黄淑帧则被分配到病区做医生。整体环境不适合做科研,父母的业余生活也适时变得丰富起来,夫妻俩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艺术。父亲研究针刺麻醉,业余爱好文学的他还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获奖小说《奇迹》,并被编入《优秀短篇小说选》,还被改编成电影《无影灯下送银针》。

父母也都热爱音乐,家里经常会聚集很多音乐界的朋友,假日里,幼小的曾凡一经常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度过。父亲曾溢滔对交响乐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交响乐像基因的分子模型。母亲黄淑帧7岁就开始学习钢琴,音乐造诣很高。父母也是曾凡一音乐道路上的启蒙者,曾凡一清晰地记得爸爸把5支圆珠笔拼成一排,一下子可以在纸上同时画出5根线,妈妈帮助她在上面标音标,那就是她学琴用的“五线谱”了。妈妈还帮她在长凳上“画”出黑白琴键的样子,曾凡一在家就靠这琴练习,那时她才4岁半,不过她的技艺长进飞快,5岁时她已经能登台演奏了,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学校艺术团的钢琴和舞蹈演员。在曾凡一心中,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 耳濡目染 成为实验室“小老鼠”

后来,父母的工作逐渐忙碌起来,曾凡一只能和外婆外公一起生活。上小学时,父亲每星期会给她一定的生活费,让她自己安排支出,锻炼其自立能力。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已经早早学会了做饭烧菜,暑假里,她经常是烧饭给工作忙碌的父母吃,别人都用同情的眼光看她,觉得她活得像个小大人,可她却觉得很开心有机会照顾父母。

在学习上,父母没有给她过多的束缚,他们注重的是品格和人格的培养。父母从来不会因为她明天要考试,就不让她看电视,也不赞成她跳级,业余时间让她自由安排,在近乎绝对宽松的氛围中,曾凡一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1978年,10岁的曾凡一经历了生活中一次转变。1978年,曾溢滔受到上级部门委托,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筹办了一期医学遗传学习班。为配合授课,他在医院里布置了一个示教实验室,这就是后来的医学遗传研究室。研究室成立第三天就接待了一位贫血原因不明的外国女留学生,曾溢滔和黄淑帧靠着一台自制的高压电泳仪,完成了病人血红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诊断她罹患一种新型地中海贫血。这是一种遗传性的血液病,患者需要依赖输血维持生命,但是往往因为铁质沉着,心力衰竭,而在成年之前就离开人世。这项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这个小小的研究室也从此一步步走向国际科技竞争的舞台。

那时曾凡一和父母一起吃住在简陋的实验室,做完功课后,她也是一身白大褂,跟在父母身后忙碌起来。在美国读书时,导师还因此调侃她是“laboratory rat”(实验室老鼠)。木匠的孩子生来会钉钉子,在实验室里,好奇心极强的曾凡一摆弄起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对于她来说,科学世界犹如爱丽丝的仙境般,有着太多的奇妙,她也乐在其中,进行一些属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有一次不小心加错了样品,她很担心自己闯了祸,没有想到父母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她,反而表扬和奖励了她。因为从她的失误中,他们意外发现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那段经历让曾凡一很兴奋,原来,科学中的新发现也会从偶然事件中来,要做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一定要善于分析问题,关注每个细节,找出最好的方案。读中学时,曾凡一参加了有父母主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血红蛋白病普查工作,涉及29个省、市、自治区,42个民族,100多万人,这项工作填补了我国血红蛋白病研究在世界上的诸多空白。曾凡一跟着父母一起上山下乡,采集血浆样品。夏天经常是满身蚊子包,喝的水都要以“口”来计算,没有人会特意照顾这位来自上海的“娇小姐”,而曾凡一还要在关键时刻充当父母的小帮手。科研第一线的不眠不休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给她上了一节节宝贵的课程。曾凡一真实地感受到了科学工作的价值所在,也让她逐步萌生了用科学解除病人疾苦的理想。她的梦想是发明很多好的药物,解救很多的病人。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 异国求学 才华横溢获得认可

1988年,20岁的曾凡一怀着济世救人的梦想,带着对科研工作的憧憬,飞赴大洋彼岸,在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生物系,开始了留学生涯。她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每一分钟都不能被浪费,4年的课程,她三年就修习完毕。毕业时,曾凡一报考了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从600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激烈角逐中顺利胜出,成为最终入选的6名医学和理学双博士生之一。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外国留学生本是没有资格申请奖学金的。由于曾凡一在本科期间,就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并发表了好几篇颇具影响的论文,宾夕法尼亚大学破格允许她与全校八个年级的双博士生录取者一起竞争奖学金。聪颖的曾凡一在面试时带上了自己的歌曲录音带,多才多艺的她在激烈竞争中又一次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八年的全额奖学金。为了丰富自己的科研阅历,曾凡一在入学前又去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二年,在这所美国最高的医学生物学研究机构里,她体会了科研的无限乐趣。

而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班上,她惊讶地发现,同学们几乎都不是单纯追求在医学科学上的造诣。他们中有从事历史学和物理学研究的,甚至还有专业的钢琴演奏家。正是因为各种学科的综合,反而对医学科学研究有了很大帮助。这种开放式的学术思路在曾凡一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曾凡一与父母远隔重洋,但她始终与父母心心相印。在美国,一有最新的研究动态和信息,她立即收集起来发给父母。她还帮父母购买科研仪器,为父母单位可以节省了一大笔资金。父母关心女儿的学业、思想、人品、交友,女儿记挂父母的研究、身体。他们也有争论,但探讨的是如何使科学研究走向深入。曾凡一的学术研究能力也不断攀升,她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重量级的学术论文。而作为第一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理学和医学双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曾凡一也特别渴望将自己在国外的经验能够推动国内的学术研究。1992年,她参与组织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遗传病分子生物学国际会议,并任会议秘书长。作为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她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争取到每年中国选送20名博士后的交流名额。

  • 我为歌狂 激扬的逐梦之旅

1993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已经攻读博士学位的曾凡一做出了一个让众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她要休学两年到北京做音乐。当她提出这个要求时,父母惊诧不已。拿到博士学位,全心做科研,曾凡一的科学前途一片光明,为什么要去闯一条不可预知的小路。“北漂”这个词和她貌似沾不上一点关系。那么多年的科研积累,就这么放弃实在是可惜。

父母不知,小时候的音乐熏陶在曾凡一的心中已经扎根开花。1984年,上海举行首届外国流行歌曲大赛,一位好友极力劝说曾凡一报名参赛。本来报的是二重唱,但是母亲鼓励她也参加独唱比赛,结果出乎意料,凭借一曲英语歌,她居然拿了独唱第一名。之后曾凡一成为上海青年宫学生艺术团的独唱演员,她师承声乐教育家廖一鸣和吴国钧教授系统学习声乐,她把音乐当成了上课以外最热衷的爱好。看到父母的犹豫,她沉默不语,一连十天,她用当时最新潮的电子合成器(Kongi-3)创作了10多首不同风格的交响乐曲,第八天感动了母亲,第十天打动了父亲。一个人一生也许只有一点闪光,不能让它化作流星自然陨灭。父母终于点头让她一试,快乐的曾凡一只身前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开始了她的音乐追梦之旅。她在中美两国举办了5场音乐会,传播中国文化,介绍美国文化。在国内推出了个人专辑《东方神话》,并拍摄了8次音乐电视。在北京,她的原创歌曲《红帆》还被拍成了MTV,并在央视的中国音乐电视大赛中获特别荣誉奖。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两年后,曾凡一却又暂时告别了对音乐的热爱,重新飞往美国完成自己的学业,用母亲黄淑帧的话来说,她回到了科学的怀抱,因为她生来就应该是一个科学人。曾凡一也并没有因为两年休学觉得可惜,她觉得这段音乐生涯不仅为她留下了永恒的轨迹和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光,也扩大了她的社会阅历,能让她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 回归学术 一举攻克科学难题

出国伊始,曾凡一就从未考虑过留在美国。在美国学习的东西越多,她归国服务的信念就越强烈。2005年,曾凡一回到祖国的怀抱,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工作,当年就以满票破格晋升为上海交大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导。

很多科学家的孩子都因为父母的成就之大倍感压力而放弃从事科学研究。但是曾凡一却把父母的成就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督促她在科研上勇往直前。曾凡一主要从事的是遗传和发育生物学研究。她的工作和父母的一脉相承。有些疾病是遗传的,比如地中海贫血,曾溢滔夫妇最早研究的就是血红蛋白遗传病。他们发展了一整套遗传病分子诊断技术,先后攻克了地中海贫血、杜氏肌萎缩症、血友病和亨廷顿氏舞蹈病等主要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技术。找到遗传病的规律后还得找到致病的原因,这就需要做机理的研究,研究发育生物学。曾凡一进而研究早期胚胎发育,比如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之后,基因是怎样表达与被调控的。从1998年开始,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有一个飞跃。胚胎干细胞就是胚胎发育早期一部分具有全能性的内细胞团。1998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建立了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它有两个特性——能无限期地扩增,能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细胞。有了胚胎干细胞,就能用它去治疗人类的遗传病,而胚胎干细胞是从发育生物学中讲的早期胚胎来的,曾凡一很自然地深入到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中去。研究早期胚胎发育能了解如何调控基因,能够让胚胎前期发育得更好,从而得到好的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各样细胞、组织和器官,以替代损伤的不可再生组织,用来治疗帕金森症、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在再生医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2007年,曾凡一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干细胞表面分子特征与功能”。2009年,曾凡一领导的团队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合作,利用iPS细胞(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先后育出27只小黑鼠,首次证明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全能性,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该项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上发表引发国际轰动,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成果也入选了2009年“中国十大基础研究”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谈起此次科研成果的价值。曾凡一滔滔不绝。从1998年开始,人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有一个飞跃。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建立了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它有两个特性,能无限期地扩增,能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细胞。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各样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替代损伤的不可再生组织,用来治疗帕金森症、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在再生医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胚胎干细胞应用涉及伦理问题,由胚胎干细胞衍生出的器官移植还存在免疫排斥问题。而诱导性干细胞(iPS细胞)的工作可以突破这一难题。这种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类似的多能性,为再生医学的未来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 领悟科学 不要害怕犯错

多年科研之路跋涉,曾凡一有太多的感悟,她觉得科研道路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继而屡战屡胜的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她最讨厌学生说,“曾老师,如果我做错了,你别责备我!”在曾凡一看来,科学就是犯错的过程,小孩子学走路就是不断跌倒,但是如果因为害怕跌倒而不走路,是不是一辈子就要别人抱着呢?我们越是长大就越害怕受伤害,所以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就选择放弃了吗?事实上,错误就意味着前进的一个台阶。生活就像心电图,如果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一项研究不是因为失败而结束,而是因为放弃而结束。我在美国留学十多年,这一段经历,不但丰富了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更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科学首先要学做人,踏踏实实做人,做到求真、求实、求美,这种务实精神是做科研的根本基础。

曾凡一每周的工作时间少则90个小时,多则106个小时,刚留学回国时,为了申请科研基金,每周只睡2-3个小时,对她而言已是家常便饭。在办公室,她经常一待就是几天,工作到半夜,累了就在实验室里躺一躺。她牢记着在美国留学时导师的话“做到99%等于没做”。在曾凡一眼中,人生如同铅笔,看起来好像够长,可是用起来就不知不觉短了。很多事情,我们总想等到将来某一天再去做,但是到最后却始终没有做成,所以想做的事情就赶紧去做,并尽量把它做得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做科研同样需要一副好口才,没有表述力和亲和力,所有研究成功都等于零。科学家需要将自己所学、所想表达的意思,清晰而有说服力地传达给别人,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科研思想恰如其分地表述给其他人听,这是曾凡一在留学期间学到的一个秘诀。哪怕再小的发言,美国导师都会专门叮嘱她要整理好思路,增强说服力,曾凡一做到了这一点。

受导师的启发,曾凡一对学生的要求也与众不同。概括起来就是:与人交流要秉承有礼有序的合作精神,实验步骤乃至个人仪容仪表清楚整洁,在科研之外学点哲学,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开拓思路并善于从生活中学习。而这些细节又可以概括为另一句话:“学科学首先是学做人”。

也许是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原因,曾凡一的很多看法也比较开放,她尤为不认同一般人对于对和错的绝对定义,从黑到白有很多过渡台阶,为什么总是选择非此即彼呢?比如她很喜欢喝冰水,学生见到她很惊讶,劝老师别喝冰水,会拉肚子。可是过些年,她看到这个学生也喝起了冰水,她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回答自己尝试了下,好像不会拉肚子。我们总是怀有一定预设性的判定,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框框,不要轻信来自别人经验的判断,要自己尝试下,中国人总是未老先衰,最先老去的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顾一切的闯劲。

  • 融合之爱 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为什么做科研就不能唱歌呢?多年以后的曾凡一以一种冷静和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她人生中的两个最爱。过去非此即彼的选择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科学是逻辑思维,但也必须要有形象思维才能有想象力,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创新;而音乐无疑能带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使科学插上想象的翅膀,而科学让艺术从梦想变为现实,两者是可以齐头并进的,不必非要舍弃一方。眼前的曾凡一身材娇小,一头及膝长发,与传统女科学家的形象绝然不同,俨然现代时尚女性的装扮,这种气质与艺术的加盟有密切关联。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曾凡一最钦佩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相对论”开创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还因为他拉小提琴的故事更加坚定了她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同时做这两方面的事,对曾凡一来讲是很幸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使得我在科学上思维和别人不太一样,或者说它给了我很大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能使得她在科学与艺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曾凡一告诉记者,工作累了,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时候,她就唱唱歌,吹一曲萨克斯;夜里灵感来了,就作曲。音乐让她每一天都拥有快乐的心境,而心境快乐了则一切都不是问题。这种方式让她一直保持着科研领域的激情,有时候突然就会有很好的科研灵感呈现,这是很神奇的经历。

一位老科技记者曾在中国女科学家的颁奖大会上感慨“以前每次媒体报道科学与艺术的联姻,都会援引袁隆平院士或者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的轶事,但多少有些遥远陌生,或许从今天开始,这里有了更加生动的故事”。

现在的曾凡一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卫生部医学胚胎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如今,她的研究工作又从人类遗传学转向了生物制药,从临床转向药物开发应用。作为项目主持人,她不仅要保证实验成功率,还要考虑加速药物的产业化进程,工作的繁重程度可见一斑,成功与失败交织,任何的忙和累对她而言都可谓云淡风轻,这些年的奋斗搏击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年父母在艰苦的环境下,从无到有创立医学遗传研究所,让她也学到了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也教会她在寂寞中坚持。

曾凡一:在科学和艺术中自由翱翔

在艺术的伴随中,相信曾凡一的科学之路上定然会绽放出更多更娇艳的花朵。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106]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42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62]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8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8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4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4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4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705]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9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