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2017/8/29 1:26:25 | 浏览:3288 | 评论:0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单身社会可能是大势所趋,但并非所有的大趋势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

  单身社会是以单身人口为基础的社会。中国社会学家李银河曾经指出,单身浪潮最早发生在北欧和东欧,之后蔓延到西欧、南欧、北美,如今已经开始影响到东方国家,其中以日本最为显著。

  大约在2012年,纽约大学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出版了专著《单身社会》。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而克里南伯格指出,当下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独居户数则占到了美国总户数的28%,这一比重使之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态,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比重。这代表着自婴儿潮以来最重大的社会变革,作者指出:我们正在学习单身的全新生活方式。该书对单身社会颇多溢美之词,但仅仅从生活方式变革来看这种社会转型却未必全面。

  所谓单身人口是指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但调查时没有法定配偶的人口,包括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口。有数据称,2016年我国的单身人口超过2亿。《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5》显示,2014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3.68亿人,20岁及以上年龄人口中,单身人口比例达到21.5%。其中,未婚人口比例最高,20-59岁未婚人口达1.4亿人,20-34岁适婚群体在未婚人口中的比重为91.6%。离婚人口与丧偶人口有随年龄段增加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为数众多的大龄未婚人口。2017年以来,“空巢青年”一词开始走红。2015年央广网报道称,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5800万人在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39岁)已达到2000万。全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

  如果说中国即将进入“单身社会”,那么推动社会转型的人口力量来自两个方面,即被动单身(被单身)和主动单身(愿单身)两类。当然,找不到对象和不想找对象在动机上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首先,我国出现的单身人口现象客观上有特殊的人口生态失衡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性别结构的不合理有关。众所周知,我国适婚年龄人口正面临性别比严重失衡所引发的婚姻挤压问题,即光棍现象。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35-39岁单身男性人口比例已达69.1%;20-24岁单身人口中,男女人口性别比也达到130:100。适婚女性人口在每个年龄组的严重短缺大大增加了男性找到配偶的难度,特别是经济条件差社会地位低的农村男性更是如此。从单身人口分布看,我国大龄未婚男青壮年主要集中在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目前,我国0-19岁年龄段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2377万;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累积的失衡效应已逐步呈现和爆发。

  被单身人口生活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现实中结婚成家、立业生子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我国历史上结婚率也一直很高,终身不婚的比例很低。严峻的性别失衡态势下的巨大被单身人口只能望婚姻而兴叹,客观上被剥夺了正常的享受家庭亲情和老有所依的权利,他们甚至会成为终身不婚人口。

  其次,当人工智能技术横空出世,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和便捷的社会服务条件足以支撑每个人的单身生活,婚姻家庭已经不再是人生的必需品,那就意味着“单身社会”来临了。自愿单身人口群体的出现与离婚率的急剧攀升、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和混乱也不无关系。

  单身主义在发达国家俨然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不在乎婚姻的“单身贵族”越来越多。现代文明高度细化的社会分工和服务体系也使单身男女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没有后顾之忧。像北欧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单身独居比例高达60%。在日本,40%的单身者根本就不想“脱单”。在法国,介于单身与婚姻之间的中间区——同居,已经非常普遍。2000年法国同居登记的人数为2万多对,2011年迅速上升到21万多对,法国同居者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结婚者。2000年法国77.5万新生儿中,非婚妈妈所生的孩子占42.6%,到2012年这一比例升至55.8%。反观中国,过去非婚生子女存在上户口的难题,但时代在进步,多省已经明确表示,不得为新生儿办理户口设前置条件,这似乎在为中国迈入“单身社会”扫清障碍。在当下的中国,90后新生代择偶看“三观”,不急结婚更想谈恋爱,成为风尚。在中国,未婚女性的人数出现显著的增长,25-29岁未婚女性在2010年达到了21.62%,是20年前的5倍,30-34岁的未婚女性几乎是20年前的9倍。而据《单身社会》一书中所预料的,中国是当代独居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单身的“好处”是能够充分享受没有约束的自由,生活可以自主和任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坏处是家庭责任无处培育、血脉亲情无法享受、孤独痛苦无人分担。丢掉了人类应有的社会性,个体人格可能异化。单身人口越来越多也将在无形中摧毁植根于家庭责任的伦理体系。由于缺乏家庭这个温暖的社会细胞和坚实的社会基石,“单身社会”很可能演变成一个分裂冷漠的、伦理失序的社会。很难想象,一个以人类个体为细胞单位的社会是温暖和可持续的。

  中国的剩女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而且高学历、高收入、高标准的女性成为剩女可能性更大。成为剩女的原因至少有:择偶眼光偏高,不愿凑合,过分挑剔;个性霸道强势,令人生畏;交际圈子狭窄,朋友很少;长时间的等待换来的就是大龄剩女。这一方面反映了“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下优秀男性人口的稀缺和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一些自愿单身女性想摆脱婚姻家庭的束缚和负担,实际上是在理性或者本能逃避家庭的责任。不婚主义可能导致不育主义,因此单身社会也可能蜕变为像日本一样的低欲望社会和持续的低生育社会,进而导致人口和社会发展双重的不可持续性。

  遗憾的是,我国大龄未婚群体中男女人口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大龄未婚女性绝大部分集中在城镇,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以上;而大龄未婚男性更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受教育程度多数在初中及以下。结果,产生了“光棍”与“剩女”两不搭界、互不交融的“人口隔阂”现象。应该看到,单身社会可能是大势所趋,但并非所有的大趋势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

 

大数据说单身族: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目前中国单身成年人的数量已相当于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日益庞大的单身群体除了构成社会层面引人关注的问题,也在经济层面形成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吸引了广大商家的目光。那么,“单身大军”是怎样形成的?随之而来的所谓“单身经济”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单身潮”为何又来了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单身人口约2亿,约2000万的青年(20至39岁)过着独居的生活。为此有舆论认为,新一轮的“单身潮”正在到来。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单身人口越来越多呢?首要问题就是受仍然存在的“重男轻女”观念所影响导致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比100,“70 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206比100,在人口性别比的严重失衡下,不少男性被迫成为“光棍”。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同时,女性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也在影响婚恋年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只有0.88%的女性进行大学本科学习,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5.76%,涨幅6倍

一方面,高学历的女性倾向于选择同等学历或比自己学历高的配偶,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经济水平的提高,女性对男方经济收入方面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也让很多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成为“剩女”。

此外,随着现代婚姻观念的转变、诱惑的增多,近年的离婚率也在持续上升,70后”和“80后”成为离婚的高发人群,婚姻持续的时间也已变短,这都让单身人口的数量有所上升。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剩男剩女”想些啥

城镇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让国人的结婚年龄也越来越推迟。不论“单身狗”还是“单身贵族”,单身已不再只是一种生活状态,而正在年轻人当中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但是,单身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或许并不像嘴上说得那样潇洒惬意。实际上,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约3%的受访者表示享受单身生活,而约45%的人倍感孤独,且这一现象在男性中更为突出。而关于单身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男性认为是由于“自身条件还不够优秀”,女性则更倾向于认为“还没有遇到足够优秀的人”。另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仍是单身人群的聚集地,“脱单”的需求远大于二、三线城市。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剩男剩女”们在择偶方面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择偶时不可降低的硬性要求,男性普遍看重外形方面,女性则认为是经济方面;此外,男性最看重女性孝顺、细心体贴和脾气温和,女性则最看重对方诚实正直、主动上进、细心体贴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单身经济”惹争议

由于没有较多的家庭责任,单身人群自然而然地更倾向于关注自我、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通常更倾向于只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而随着人们对单身状态的观念转变,单身生活的内容也变得日益丰富,一个人吃、一个人玩……向各个领域渗透的所谓“单身经济”,也让各类企业嗅到了商机。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从单纯的“光棍节”到电商推出的“双十一”,就是对单身经济近年来发展的最直观见证之一。日韩等国的一些商家专门为中国单身人群推出更小的电饭煲、烤箱和水壶等产品;食品外卖行业也受益于单身经济,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外卖行业销售额增长44%,有外卖商家表示,65%的订单来自未婚的顾客,其中快餐最受单身顾客青睐,“单身人群是我们最重要的顾客”。

另据相关研究显示,国内超半数的单身男女最爱旅行与已婚人士相比,单身人士更喜欢观光并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或许也只有单身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穆光宗:中国的“单身社会”来了,但可能未必是好事 - 找不到对象还影响经济?

当今的单身人士拥有更强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以旅游为例,单身青年的旅游人均消费比有家庭的青年要高出约14%;但即便如此,也有专家指出,“单身经济”未必一定能转化成积极的经济贡献——由于单身人群面临的责任小于已婚同龄人,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闲散的人生态度,进而带来缺乏工作动力等负面影响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高未婚率对经济已经产生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不婚来躲避家庭责任,其中有些人认为只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没有为家庭创造更多财富的较大压力。

同时调查显示,单身人士常常面临着需要为自己规划未来的压力,这令他们倾向于不愿购买高价值的物品,而是选择投资于保险和金融产品;与之相对的,年轻的父母们则可能会花大价钱去购买婴儿护理等方面的产品,且更愿意在自己的另一半身上花费重金,从而推动了国内消费。

当然,也有专家强调,已婚人士和单身人士只是处于不同的生活阶段才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作为消费者,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对于“单身经济”,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讨论。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