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刘成伟:如果你想发财,模仿比尔▪盖茨绝对是个坏主意
刘成伟:如果你想发财,模仿比尔▪盖茨绝对是个坏主意
2017/10/2 14:06:23 | 浏览:2214 | 评论:0

刘成伟:如果你想发财,模仿比尔▪盖茨绝对是个坏主意

比尔▪盖茨比你想象的要幸运多了。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从大学辍学后,经过努力一步步成为世界首富。但他的超常成功也许更多地告诉我们是那些不在他掌控范围的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技能和毅力如何得到回报的问题。

  我们常常会认为杰出的表演者是最熟练的或有才华的人,但这种想法不正确。特殊表现往往发生在特殊情况下。最优秀的人往往是最幸运的人,他们受益于一个恰当的地点和恰当的时间。

  许多人认为盖茨和像盖茨一样成功的人都应该得到巨大的关注和奖励,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成功的方法。但如果仅仅从外在表现来判断是否能成为“人生赢家”,很可能会让人失望。因为,即使你能模仿盖茨所做的一切,你也无法复制他最初的好运。

  例如,盖茨那一代人,只有不到0.01%的人有机会使用计算机,而盖茨的精英家庭背景和私立教育使他能够获得特殊的编程学习体验。盖茨母亲与IBM董事长的人脉关系使盖茨能与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PC电脑公司签订合同,这对盖茨建立他的软件帝国至关重要。

  因为微软的软件预装在IBM电脑里,大多数使用IBM电脑的客户被迫学习如何使用微软的软件,而正是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造成了客户使用微软软件的惯性。这些客户选择的下一个软件很可能也是微软的,这不是因为微软的软件一定是最好的,而是因为大多数人太忙了,没时间学习如何使用其他软件。微软的成功和市场占有率可能与其他公司相差几个数量级,但这个差距实际上是由盖茨早期的幸运造成的,并以成功孕育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良性循环而得到强化。

  当然,盖茨的才华和努力在微软的巨大成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这并不足以创造这样一个奇迹。天生才华和努力的重要性可能不如环境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后者,他不可能如此成功。

  有人可能会争辩说,许多杰出的表演者仍然通过努力工作、非凡的动力或“坚韧”获得了他们的非凡技能,因此他们不应该得到较低的奖励和赞扬。有些人甚至提出了10000小时定律。许多专业人士和专家通过坚持不懈、深入思考的练习获得了他们非凡的技能。事实上,盖茨十几岁时学习计算机编程的1万个小时一直被认为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但是,对这些专家个案的详细分析结果往往表明,超出这些杰出表演者控制的某些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三名全国乒乓球冠军来自英国一个小镇郊区的同一条街道。这不是因为巧合,也不是因为这里除了练习乒乓球以外无事可做。原来,一位著名的乒乓球教练Peter Charters退休了,碰巧住在这个特殊的地区。

  因为住着一个乒乓球退休教练,许多这条街上的孩子因为他而受到这项运动的吸引,其中三个孩子在遵循了“10000小时定律”之后,表现得格外出色,赢得全国冠军。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当然是实现他们卓越表现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早期的幸运(有一个可靠的、高水平的教练和家庭的支持),仅仅练习10000小时,而没有充分的反馈,就不可能让一个随机挑选的孩子成为全国冠军。

  越是成功的人,我们从他身上能学到的东西越少。

  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在乒乓球方面有着出众天赋的孩子,早年没有好运气,也没有一个有能力的教练,或者生在一个运动员不被看好的国家,他会有怎样的遭遇。他们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潜力。这意味着,成功者表现越出色,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有意义的、适用性更广的经验就越少。

  当我们谈论一个人从很欠缺到变得有很好的表现时,传统的智慧,如“越努力越幸运”或“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总是派上用场。然而,从有好的表现到变得伟大,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在一个恰当的地点(对成功有持久性影响的早期环境)和一个恰当的时间(当时的运气)是如此重要,以致于它们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从这一点来说,正确的做法是,我们不应该奖励或模仿生活的赢家,期望有类似的成功。但有一种情况是,成功者应考虑模仿盖茨成为一个慈善家或像巴菲特那样,认为富人应该缴纳更高的税收。盖茨和巴菲特已经在用他们的财富和成功来做善事。那些对幸运抱有感恩而又不把所有好运都占尽的成功者,更值得我们尊敬。

译者:熊丽君)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18]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14]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88]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105]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225]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67]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317]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99]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91]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52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