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麻小南教授、彭玲教授分获法国科学院2017年度数学、化学奖
麻小南教授、彭玲教授分获法国科学院2017年度数学、化学奖
2017/12/1 13:28:21 | 浏览:3305 | 评论:0

麻小南教授、彭玲教授分获法国科学院2017年度数学、化学奖

11月21日下午,法兰西学院科学院在法兰西学院举行院士全体会议,为一年一度的法国科学院科学奖项获得者进行颁奖,在法国高校工作的中国学者麻小南和彭玲凭借各自在数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分别获颁“索菲·热尔曼奖”和“昂里·拉贝博士夫妇奖”。这两个奖项均是第一次授予中国学者。驻法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杨进博士和教育处一秘邹润民博士应邀参加颁奖仪式,并向两位获奖者表示祝贺。

两位获奖者表示,他们将继续保持脚踏实地、严谨治学的态度,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并争取为促进中法两国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科学交流以及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麻小南, 1993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法数学实验班,1998年博士毕业于巴黎南大学,师从法国著名数学家、国际权威比斯姆特(Jean-Michel Bismut)教授。2006年获西班牙的Ferran Sunyer i Balaguer奖,2009年法国大学研究院青年会员(Junior Member of l'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2010年应邀出席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于几何组做特邀报告,2017年入选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并受聘于中国科技大学。麻小南现为巴黎第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研究方向为基础数学的微分几何方向。法国科学院表示,授予麻小南这一奖项是为了表彰其在解析挠率、伯格曼核和几何量子化领域研究中的贡献,以及在有关量子霍尔效应的数学物理学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果。

  彭玲, 198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1993年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1993-1997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巴斯德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获法国光生物学学会Rossel奖。1997年成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并于2008年、2015年分别晋升为主任研究员、一级主任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并受聘于武汉大学。彭玲现为法国马赛跨学科纳米研究中心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致力于研究多功能智能纳米材料用于药物传递和基因治疗以及化学分子探针探索生命现象和药物发现。她创造性地提出了仿生树枝状分子及超分子树枝状分子概念并作为纳米载体用于基因治疗,为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索菲·热尔曼奖”创建于2003年,每年被授予一名在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在法工作科学家,获奖者由法国科学院推选,奖金来自索菲·热尔曼基金会。

  “昂里·拉贝博士夫妇奖”设立于1948年,用于表彰在生物化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在法科学家。该奖项最初每4年评选一次,颁发给一名获奖者,从今年起改为逐年颁奖。

  法国科学院以鼓励和保护科研精神为使命,每年颁发若干领域科学奖,以表彰在法国从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基础性研究或应用研究的杰出科学家。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24]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26]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5]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9]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32]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92]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23]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31]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47]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8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