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示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的高等学校名单”。(中国教育部官网截图)
大学之大,并不在校名多高大、多响亮。
近日,中国教育部门公布了45所申请更名的学校名单。高校更名已成为每年教育界的惯例。据统计,中国近2000所公立大学20年来有一半改过名字。
出于革故鼎新或特定历史需要,大学改名实属应该。民国初期,京师大学堂便改名为了北京大学。抗战时期,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曾联合办学,并更名西南联合大学。放在今天,由于规模持续壮大或办学思路转变,大学也有必要改名。以上情况的更名,客观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
但仔细观察,近年中国掀起的改名潮,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一些大学改“名分”完全是冲着“名利”而去。大学“牌匾”变更,一般对应的是各种资源的分配,比如大学行政级别提高,学校各个层级领导职务也对应提升。
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更名则是为了博得一个响亮的名字,进而争夺更多生源。统计显示,一些高校把“学院”更名为“大学”后,报考率就噌噌猛涨。这其中,还有一些学校是被逼改名。比如20世纪80年代一些高校忙着改名时,华中师范大学曾决定不改华中师范学院的名字,谁想很多本来实力不如该校的大学却在招生上占了上风,华中师范学院才无奈更名华中师范大学。
高校改名的“套路”,一般是希望把往高大上的方向上改,比如以市为名的高校,想改为以省为名;以省为名的,则试图改为以中国为名。站在地方主政者的角度,高校更字有望成为地方招牌,有助地方在招才引才,也会为主政者政绩考量添上一笔。
但高校改名潮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顺利改名,一些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结果导致一些学科和专业设置并不符合学校定位,师资力量薄弱,办学质量不高,最终误人子弟。
大学之大,并不在校名多高大、多响亮,关键在于是否治学严谨、科研扎实、校风优良。一些名字并不起眼的高校,只要用心传道授业解惑,依旧可以跻身世界名校,比如巴黎高等师范、麻省理工学院等。相反,一所高校若没优秀教学水平作支撑,即便如愿改名,那也打造不出名校的招牌和美誉度。
对于改名风波,中国应该降降温了。与其在改名上大费周章,倒不如埋头踏实做学问。待到“实至”,何愁不会“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