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2018/4/11 3:36:20 | 浏览:1455 | 评论:0
(迟玉德)
1

本周,中美贸易战画风突变,3月27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说,他正与多国进行贸易谈判,最终将“皆大欢喜”,贸易战的硝烟似乎即将散去。

然而,特朗普的这场豪华政治秀却给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冲击。这周,不少媒体热烈地讨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有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称幻想中国的崛起过程一帆风顺,敲锣打鼓地实现民族复兴是幼稚的,不现实的。

中美之间是否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不好断言,但笔者查阅史料发现,如今对中国发难的美国在崛起的终局阶段,没有与英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而是和平地取代了英国。

当然,美国在这个阶段也曾与他国交战,尤其是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但美国却没有和英国刀兵相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已经是“和平崛起”了,更何况它参加两次世界大战拯救了和平。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美国得以“和平崛起”,首先得益于它极为务实的外交政策。

大国之间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英国就是靠战争从荷兰手中夺取世界领导权的。

17世纪中叶,荷兰垄断了全球贸易的一半,商船游弋于五大洋之上,号称“海上马车夫”。荷兰对海上贸易的控制,严重制约了后起之秀英国的发展,于是双方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打了四次战争,最终“海上马车夫”被挑落于马下。

荷兰战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荷兰是一个扮演“倒爷”角色的商贸国家,而英国是一个靠第一次工业革命崛起的制造业国家。英国由于本土市场狭小,所以必须开辟海外市场,而荷兰不可能自动让出海上交通线,所以英国只能选择与荷兰一战。

然而,崛起于19世纪的美国却面临与英国当年不同的对手。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准GDP)首次超越英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美国并非一枝独秀,19世纪末是一个列强纷起的时代,英国的制造业虽然处于衰落中,但体量仍排世界第二,而德国和日本也迅速崛起,其中日本1895年还打败了中国。

面对这样一个国际环境,美国人没有试图挑战英国,而是希望在英国继续做老大哥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海外市场。

当时世界正处于殖民时代,全球的贸易呈现“中心-边缘”结构,也就是列强(中心)负责生产,殖民地(边缘)提供原材料和市场。英国是这套体系的构建者,到19世纪末,英国已经建立起横跨地球近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国”,在帝国内部,英国限制其他列强获取原材料和市场,并以英镑作为结算货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循环体。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对于其他列强而言,大英帝国循环体的确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希望打破这一体系,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德国表现得最为积极,这也是一战的起源。

彼时,美国面临和德国类似的扩张需要。189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西部大开发也达至尽头,国内开始滋生劳工暴动,对于总统而言,对外扩张变成了一件重大任务。

尽管有扩张的强烈需要,但美国却不想挑战英国,1812年,美国曾试图吞并英国控制薄弱的加拿大,结果反被英军打到了华盛顿,连白宫都被烧了,从此美国人知道挑战老大哥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尽管GDP超越了英国,但仍选择承认英国的势力范围,只要求搭个便车,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对英国人软弱的同时,美国对曾经辉煌却没有进入工业化的老牌列强西班牙却异常强硬,1898年美国对西班牙宣战,夺取了后者的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

其实,19世纪后期,美国一直在向英国势力薄弱的南美和亚洲地区扩张,做增量市场而不是虎口夺食。

当然,美国也不是没有出现试图挑战英国的政治家。一战后,威尔逊总统就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十四点原则”,呼吁列强让殖民地民族自决,消除贸易壁垒,以及建立国联。然而总统的宏图大梦被美国国会否决了,国会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理由是总统的计划违反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换句话说,美国坚决拒绝领导世界,不想挑战英国。

不挑战英国的坏处是无法迅速扩大海外市场,但好处是让英国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把美国视为头号敌人,从而避免与英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更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德国就开始兴冲冲地挑战英国,而且一挑战就是几十年,这就为美国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不挑战英国带来的更重要后果是,英国为对抗德国几乎必然与美国结盟,于是,美国把两次世界大战变成壮大国内制造业的一门大生意,两次大战分别把美国的产能提升了一个量级,到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成为供应全球生存的世界工厂。

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到二战时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它不但失去了积累了两百年的家业,甚至连生存都需要仰赖美国,电影《至暗时刻》便反映了这一点 ——丘吉尔几乎是在向罗斯福乞讨。

到1944年,英国已经不可能继续领导世界了,但世界却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于是,几乎是在盟国人民敲锣打鼓的情况下,美国建立起美元替代英镑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此,英国极为恼火,但却无能为力,它失去了与美国谈判的筹码,这之后,美国又推动殖民地地区“民族自决”,从而彻底瓦解了大英帝国“中心-边缘”的循环体。

就这样,那个曾经坚决不挑战英国、拒绝领导世界的美国,和平地成为了新时代的老大哥。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2

英国取代荷兰靠的是制造业,美国取代英国靠的也是制造业,可见制造业强弱是国家兴衰的根本。

在美国GDP超越英国的半个世纪里(1894~1944),英国和美国对制造业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政策,简单讲就是英国持续地去工业化,美国则持续地加强工业化。

先说英国。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现代制造业的先驱,它当初得以取代荷兰、殖民海外靠的就是工业化。然而随着大英帝国“中心-边缘”循环体的建立,英国却陷入了一种“霸权的诅咒”——

由于英国主宰着全球主要市场,其工业品很容易卖出去,其他列强的工业品即便品质更好,也没有机会与之竞争,这种情况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企和民企的竞争很相似。

依靠霸权排斥竞争貌似对英国有利,但实际上害了英国,使其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开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美国和德国,不是英国。

失去创新动力已经很糟糕了,而更糟糕的是,英国还出现了一种诅咒制造业的文化思潮。19世纪中后期,狄更斯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没完没了地批判工厂主,让人觉得工厂主的身上都流着“不道德”的血液。一片谩骂之下,大量工厂主的二代拒绝继承家业,甚至嘲笑父辈,这些公子哥要么试图成为靠不动产逍遥度日的“绅士”,要么玩起了金融,平民子弟也一样,他们不愿意投身制造业,而更希望去帝国广阔的殖民地当Officer——看看香港电影你就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选了。

体制和文化的共同作用,导致英国制造业陷入严重的衰退。一份史料显示,1872年,德国慕尼黑大学一家高校的研究员数量,超过了英国所有大学的总和,而1894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从此扶摇直上。

按理说,英国这时候应该赶紧改弦更张,重新振兴制造业,就像美国这几年所做的。但英国没有这么做,而是听任经济去工业化,并在一战后通过一项外交政策,加速了这一进程。

一战后,战胜国英法要决定战败国德国的命运,当时两国民众的普遍呼声是“罚死它”!作为一种朴素的民族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种外交政策,这却是愚蠢透顶的——

彼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如果希望德国支付赔款,就要允许它大规模出口,而德国的出口必然侵蚀英法的国际市场,于是,德国越能支付赔款,就越会削弱英法的制造业,等德国支付完赔款,英法的末日也就到了。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道理简单易懂,可惜没有人愿意听,英国历届首相宁肯削弱自身的制造业,也要德国赔款,结果养出了横扫欧洲的战狼。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大英帝国的坟墓是英国人自己挖的,死因则是去工业化。

就在英国走上去工业化道路的同时,美国却走上了加强工业化的道路,这种道路的形成首先得益于美国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建国时只是东海岸的十三个州,后来又通过战争和购买不断向西扩张,从某种视角看,这和英国向海外殖民具有相似的作用,都是扩大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两国的不同之处在于,英国旨在构建“中心-边缘”循环体,只允许英国生产,殖民地则被压制为一个提供原材料和市场的次等地区;美国则旨在构建“大陆一体化”循环体,联邦政府把新加入的州视为平等的地区,允许每一个州展开工业化,将制造业拓展到了更加广阔的区域,因此,美国工业产能超越英国是一定的。

并且,由于发展制造业,新加入的州具备了远高于英国殖民地的消费能力,这就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形成良性循环。经过85年的滚动发展,美国北方完成了一体化,之后又通过4年内战,把甘心做欧洲原材料产地和市场的南方打败,彻底完成了美国大陆的一体化。

通过工业化新加入的州完成大陆一体化,这便是美国持续加强工业化的内在逻辑。

南北战争之后(1865),一体化的美国有如一个新生的巨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不久它便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工业化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1865年到1900年,美国诞生了64万多种获批登记的发明专利,发明大王爱迪生成为著名企业家,他创立的公司叫做通用电气(GE)。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美国得以领导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得益于“大陆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还得益于文化传统。美国是一个极端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家,把保护知识产权写入了宪法,总统们不断地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甚至亲自担任了第一名专利审查员。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动能,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超越英国则成为这种工业化的一个里程碑,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又为其提供了燃料,美国终成世界工厂。

由于国家的兴衰总是由战争决定,战争最后拼的又是制造业,所以美国取代英国称霸全球是必然的。

3

兴衰表面上是国家的兴衰,实际上是人的兴衰,文明的兴衰。美国的成功,在于它发展出了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商业文明。

美国人喜欢把自己的历史追述到1620年,那一年,100多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抵达美国,这100多名清教徒为之后的美国人立下了有如国学的两大精神:奋斗和自治。

先说奋斗。

清教徒主要来源于英国下层,为逃避宗教迫害来到新大陆,这些人想要证明自己也可以成为上等人,也就是“成为上帝的选民”。如何成为“上帝的选民”呢?他们的答案是通过奋斗去建立一个受人尊敬的事业。

美国建国那一年,托马斯·潘恩对于这种奋斗精神做了一段精彩的描述,这段描述1904年被新成立的《企业家》杂志选作发刊词,并一直延续了下去。

潘恩这样写道: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

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

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

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可以说,《企业家》杂志用这段令人振奋的宣言,吹响了美国企业家阶层崛起的号角。

除了“我要奋斗”的精神,美国人还同时建立了“我要自治”的精神。

1620年的“五月花号”尚未抵达新大陆,100多名清教徒便签署了一份《五月花号公约》,规定船上所有人上岸后将在法治的精神下,结为民众自治团体。换句话说,这些新移民选择在一种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自由发展,至于个体的成败,则听凭市场做主。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我要自治”的精神使得美国人在建国后迟迟不允许出现大政府(罗斯福上台后才改变),政府的权限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主要职能是提供法治和机会均等。而历史告诉我们,美国GDP超越英国,恰恰是在这种社会自治的模式下实现的。

社会自治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政府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建立法治。1900年前后的五十年间,美国贪腐横行,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还有使用童工的现象,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向这些非法现象宣战。

商业繁荣除了需要法治,还需要机会均等,而到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严重的垄断现象,“铁路大王”“钢铁大王”“石油大王”一个个横空出世,中小企业家则被挤兑地失去了生存空间。面对这种趋势,美国国会在1890年通过了《反托拉斯法》,21年后,美国最高法院便依据该法,把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分拆了,分拆为34家新公司,反垄断序幕由此拉开。

崇尚社会自治的美国人之所以非要分拆标准石油公司,是因为垄断的出现摧毁了大量创业机会,威胁了机会均等原则,而机会均等是个人奋斗和社会自治的前提。

美国政府不但保障企业家阶层机会均等,而且强烈肯定其贡献,1923年到1928年的柯立芝总统说,“建一座工厂就是盖一座圣殿,在工厂干活就是在那里做礼拜!”

奋斗、自治、法治、机会均等、肯定企业家的贡献,这些构成了美国商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连同美国务实的外交政策和先进的发展模式,一道成就了美国的“和平崛起”。

 

鲍盛钢: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2010年05月24日)

鲍盛钢 & 迟玉德: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05月24日刊文《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说,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大国崛起都是靠打出来的,但美国的崛起却相对平稳:美国和平崛起至少提供了以下经验:一国崛起必须建立在自我科技创新基础上;少谈崛起,多谈发展;等待竞争对手的自然衰退;须在道义上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文章摘编如下:

  大国崛起,一靠实力,二需战略。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大国的崛起都是靠打出来的,即强者必争,相争必战。但美国的崛起却相对平稳,它摧毁了影响地球上40%面积的欧洲帝国,却未引发全面战争,这和其崛起战略有着很大的关系。

  美国从1776年建国到19世纪后半期开始崛起,进而在二战后成为国际体系的主导者,大约经历了150多年时间,归纳起来讲,美国的崛起有三大因素:自身发展、他者的衰退和美国崛起战略的准确性。

  自身发展:19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崛起,是建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以汽车、飞机及电的发明及使用为标志;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爆发的冷战,为美国制造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市场,财富源源不断从欧洲流入美国,使其成为全球新的财富和权力中心。二战结束时,美国的GDP已是英国的10倍,其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约330亿美元)的三分之二。所以1945年美国实力之强,只能用“非同一般”来形容,堪称史无前例。

  他国的衰退:美国崛起之所以能相对平稳,部分原因就取决于美国实力的超强性和其竞争对手实力的衰竭。和平崛起和权力和平过渡绝不是一种意愿,而是实力较量的结果。美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是以大英帝国为中心的欧洲殖民主义国际体系,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是欧洲列强,美国只处于这个体系的边缘,没有多少话语权。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到19世纪后半期就被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的美国和德国赶超。两次世界大战更是消耗了欧洲各国的力量,让英法无力承担自己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更无力遏制美国的崛起。在冷战爆发后,他们只能邀请美国帮助维持国际体系,以英国为主导的欧洲殖民主义体系,就这样和平过渡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

  崛起战略:一国崛起,实力为根本,但除此之外,其外交战略也非常重要,否则崛起会被遏制而夭折,或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美国崛起战略表现为极大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在大国心态上表现为极大的忍耐力和克制力,美国不仅抽到了幸运牌,而且玩的也不错。美国崛起战略实际上是一部交响乐,影响最为深远的则为孤立主义政策和国际主义政策。

  孤立主义政策的传统

  孤立主义政策为美国的立国之策之一,最早由华盛顿总统在《告别演说》中提出,之后门罗总统又发展为门罗主义,要旨是美国外交应立足于西半球,反对加入任何类型的伙伴关系;欧洲列强也不要干涉西半球的事务。在崛起历史过程中,美国长期处于其经济实力与国际政治地位不匹配的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成为大国,但它并非大国体系的成员。一战后威尔逊总统提出“十四点原则”,试图走向国际政治舞台中心,但很快又退回到孤立主义政策;二战后美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但还是大规模地削减军事力量,仅留一部分占领军维持德国治安。只是在冷战爆发后,它才义无反顾地出头,接受全权霸主地位。

  之所以产生此现象,一方面自然是欧洲列强的遏制,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刻意坚持孤立主义政策的结果。美国人好像生活在一个“善意孤立”的神话,恪守它,美国就会繁荣昌盛;违背它,美国就会遭灾蒙难。

  现实中,孤立主义政策确实使美国得到了许多实惠。它首先使美国避开了欧洲列强的关注,为崛起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力;其次,它让美国避开了战争和消耗。两次世界大战反而使美国成为了欧洲的兵工厂和生产基地;其三,它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了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退可守,进可攻,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回报。这一切固然与美国处于两大洋间的优越地理位置有关,但没有恪守孤立主义政策,不能排除会有其他情况和局面的产生。

  国际主义政策最初体现在一战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和国际联盟的构想;二战后期罗斯福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以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组织为中心的全球体系。如果孤立主义政策确保了美国崛起的外部和平环境,那国际主义政策为美国立足国际舞台,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欧洲殖民主义国际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框架,在道义上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共识,为美国国际体系代替英国国际体系铺平了道路。

  欧洲殖民主义体系显然已过时、陈旧,变得狭隘和具有排他性;美国的国际主义政策所包含的和平民主、相互尊重、反对殖民主义、消弭战争以及宣扬种族平等内容,则是一个更加普世的理想,任何一个种族、个人、国家或文化,原则上都无法排斥它,尽管在此理论上建立的全球体系,实质为美国霸权,但它披上了理想主义的外衣,与欧洲殖民主义体系相比,更具进步性、民主性和宽容性。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讲过,上帝对傻瓜、醉汉和美国给予了特别的保佑。美国确实很幸运,但又不尽然,事实上美国崛起离不开其战略的作用,同样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在俾斯麦后实行进攻、冒险的战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两次惨败。

  再反观当前美国的衰退,原因可以归纳为:一是自身的衰退;二是他者的崛起,主要表现为由中国引领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崛起;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是美国自我战略的混乱,实行单边主义和国际干预主义,在道义上失去了世界的支持和认同,既违背了孤立主义政策,也全然抛弃了其国际主义政策的理想主义外衣,使其主导的国际体系露出了赤裸裸的霸权形象,变得越来越狭隘、排他和陈旧过时,不能再代表全球的发展趋势和解决全球问题。

  美国和平崛起至少提供了以下经验:首先,一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自我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引进和模仿的基础上。美国是建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上并保持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式,这是美国崛起及保持领先的根本原因;其二,少谈崛起,多谈发展。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恪守“善意的孤立”,把孤立主义政策视为神圣法则来遵循,把精力、时间更多花在发展和贸易方向而非军事安全,致使其国力空前发展,无与伦比;其三,等待竞争对手的自然衰退,这需要有很大的忍耐力和克制力;其四,须在道义上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只有如此大国崛起才能做到瓜熟蒂落,和平崛起及和平过渡。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2]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9]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4]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9]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5]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3]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8]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