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读者来稿:信仰与文化融合的见证人──晏阳初
作者:李灵 | 2010/7/20 14:48:17 | 浏览:1970 | 评论:0

  与晏阳初的名字紧紧相连的就是“平民教育”。在革命不断、战火连年的近代中国,能在当时振聋发瞶,又留名史册的“人杰”,若不与“革命”有关,至少也与“改良”沾边。但“晏阳初”却是地道的两不沾:既不是驰骋“抗战”和“内战”疆场的英勇,也不是弄权于官场,鼓舌于帷幕的政客。就连“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文坛巨匠行列也没有他的份。

  可是,1943年美国“哥白尼逝世四百年全美纪念委员会”却将晏阳初评为“对世界文明贡献较大的十人”之一(其中包括爱因斯坦)。1945年十一月十三日,他被美国旧金山市授予荣誉公民。1967年五月二日又被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授予最高的平民“金心奖章”。更有甚者,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虽在国民政府争取投入更多资源于乡村教育上失败,却在美国成功地游说了当时的杜鲁门总统和国会议员,最终使美国国会通过了“晏阳初条款”,该法案规定,必须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用不少于 5%不多于10%的额度,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直到今天,美国国会尚未通过第二个以中国人命名的法案。

晏阳初的成长

  晏阳初,原名晏遇春。据〈晏氏族谱〉记载:“兴复,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九月十七酉时”,即1890年十月二十六日。但据晏阳初《九十自述》中说:“我一向认为,生于公历1893年十月二十六日”。其父晏乐全,在当地设立私塾教学,因懂中医,被乡人称为“儒医”。其母吴太夫人,育有四男三女。晏阳初是最小的孩子,不足五岁就到父亲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幼年时期的教育将儒家的民本思想深深地埋在他心底,成为影响他一生的精神来源之一。

  由于他幼小就勤奋刻苦,立志向上,父亲乃赐字“阳初”,意思是如旭日之处,蒸蒸日上。晏父虽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却也谙习时势,认为西学乃潮流所趋。故此,毅然将晏阳初送到几百里外,基督教内地会创办的西学堂接受教育。晏阳初中学时,不仅初步掌握了数理化、历史地理和英语,还接受耶稣为救主,受洗成为基督徒。1913年高中毕业后,考取香港圣保罗书院,1916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在耶鲁求学期间,有幸受教于美国前总统塔夫脱和威尔逊。

华工营的启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两国为补充劳力缺乏,从中国招募了大量华工到欧洲战场,从事运送物资、挖掘战壕、掩埋尸体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些劳工多是文盲,万里迢迢来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精神本已十分苦闷,加上洋人的斥责和打骂,情绪极不稳定。还在耶鲁就读的晏阳初就只身乘美国军舰直奔法国布朗( Bologue),在有五千名华工的美军华工营中,开始了服务的工作。

  他与华工朝夕相处,发现他们不但勤劳朴实,还有着非凡的热忱与智能。只因没有受过教育,才陷入贫困和无知,沦为被欺凌、被奴役的境况。于是,他在华工营中办识字班,用石板加石笔教他们读和写。四个月后,这些受教的华工们竟然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简单的家信,有的还能读报、记账。晏阳初大受鼓舞,并将此一教学形式进一步在英法美各国的华工营中推广,以“开通华工的智能,辅助华工的道德,联络华工的感情”。为此他办起了《华工周报》,该报成为中国报刊史上最早的工人报刊。这段难忘的经历,对初登人生舞台的晏阳初可谓刻骨铭心。

三 C 的影响

  结合幼年时期的启蒙与少年确立的信仰,晏阳初确立了一生的方向:“今生今世,我一不做官,二不发财,抛弃一切荣华富贵,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为教育的革命,为奠定国家振兴的基础而出家。”诚如他自己常说的,是“三 C ”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 Confucius ),基督( Christ )和苦力( Coolies )。具体说来,就是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耶稣基督及近代西方传教士的榜样、和当下华工的疾苦。

  1918年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晏阳初矢志完成学业,然后回国,终生为苦难的同胞服务。1920年,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后,于八月十四日重返阔别多年的祖国。到上海后,即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主持智育部新设的平民教育科。从1920年冬到1922年春一年半内,晏阳初跑了十九省,调查各地的平民教育状况,了解各地普通学校、工读学校和平民学校,收集教材教具,观察民众的生活。1921年,他与许雅丽女士结婚。一个放弃高官厚禄、一生献给平民教育、将在中华大地上永久回荡的故事,由此拉开了帷幕。

博大宏远于无声处

  根据十九省的调查结果,晏阳初立即着手于:一、为平民特编四个月就能读完的“千字课”教科书;二、从上海和长沙招收一千二百名六至四十二岁的学员进行扫盲教育,结果成效卓著。紧接着,在各县设立平民学校一千七百多所,共招学生五万七千六百多人。一九二三年二月,晏阳初应用单班教学和挂图教学法作实验,又在嘉兴用幻灯教“平民千字课”,实验的效果很好,第一次月考,全都得高分。前国民政府总理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与陶行知一同前往参观,大受感动。之后特地邀请晏阳初、朱经农、袁观澜、胡适、傅若愚讨论组织全国总机关,在各地推行平民教育计划。1923年六月二十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正式成立。第二年八月,晏阳初应邀到北京平民教育总会就职,熊希龄、梁启超、胡适、蒋梦麟等,都担任过平民读书处处长。梁启超在松坡图书馆设立平民读书处,亲自训练助教。胡适家的平民读书处由其长子胡祖望做教员,厨子老妈子都来识字。陶行知家业设立“笑山平民读书处”,他自己先教长女读千字课,再由她教妹妹,然后两个孙女教祖母。平民教育在这些名流的推波助澜下,便悄然而迅速地在全国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无声的大革命。

  1929年,平民教育会决定在河北省定县进行实验,按照晏阳初的设想,这个实验“并不是以教育人民识字为满足,而要使农业科学普及于农村。计划发展一个县为全国的模范。”定县距北京约二百五十公里,当时全县人口四十多万,其中 90%是农业人口,在华北地区很具有代表性。晏阳初的这一设想得到定县仕绅米迪刚的全力支持,并愿以其所在乡为基地。清华大学的农科系也积极响应,愿意与平民教育会合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定县,帮助定县农民改良农作物和除病害虫实验。一时间,平民教育风靡神州,定县实验名扬全国,各地精英才子也奋起响应,纷纷投身平民教育,认定这是救国的最佳途径。

各地精英纷起效尤

  平民教育总会平民文学部主任陈筑山,十六岁考中秀才,留学美国十一年,主修政治与哲学,还曾经是国民政府第一届国会参议院,后任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与晏阳初长谈后,毅然辞去校长一职,投身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总会视听部主任郑锦(耿裳),是梁启超的好友,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人。晏阳初曾当面问他:你何以只作画供豪贵赞扬,不用你的生花妙笔表达平民的可怜和困苦?郑大受感动,半年后辞去校长,参加平民教育。

  孙伏园曾是法国留学生,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他主编的《北京晨报》副刊很受人重视。他对晏阳初说:现在晨报副刊有五千人阅读。晏阳初提醒他,国内几万万平民正需要有人为他们撰写他们能看懂的文学,何不到乡村创造新的平民文学?孙也毅然辞去旧职,到平民教育总会办起了《农民报》。

  熊佛西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回国后担任国立戏剧学校校长。受晏阳初的影响,也积极为平民教育总会编写农村戏剧。学校公职有人接替后,他立即全时间居住定县乡间。

  瞿世英(菊农)也是哈佛大学博士,回国后志愿参加平民教育总会,并愿屈就平民文学部干事。

  冯锐(梯霞),是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博士,回国后曾担任广州岭南大学、南京东南大学教授,也积极响应了晏阳初发起的平民教育,辞去教职,担任平民教育总会生机教育部主任。

  当时积极投身平民教育的精英才子还有陈志潜、汤茂如、刘拓等。1929年,平民教育总会从北京迁往定县。

  抗日战争爆发后,总部又迁往四川,在成都、南充、泸县等四十二个县开展平民教育,发动各地学校教师及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向五十多万人讲述抗日要旨,同时教他们读书认字。一九四九年后,晏阳初离开中国,转道台湾去了美国,“革命走得太快,他的改良只能看着革命的背影黯然神伤”。1951年,晏阳初在美国纽约创立世界平民教育委员会,从此他积极奔走在印度、菲律宾、泰国、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加纳等国,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将起初“除文盲、作新民”的口号改为“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1960年,在菲律宾创办了“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亲自任院长,该学院成为培养第三世界国家乡村建设人才的摇篮。

  中国改革开放后,他曾于1985年和1987年两次应中国政府邀请回到祖国,一再表示愿意在有生之年继续为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并有意重新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可惜他于1990年病逝纽约,这个愿望成了一个莫大的遗憾!

信仰和文化交融的生命

  晏阳初在世上度过了非常不平凡的九十七个年头。他少年立志,青年践行,终生不渝。他不只在中国摆脱落后免遭凌辱的年代中,与众不同地看到教化民众要比政治革命更重要;更是身体力行切实深入农村,并生活在最贫穷落后的民众中。因此,他能感动当时一批社会贤达精英,一同投身平民教育。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

  中国传统文化确实也有体恤民众,“爱民如子”甚至“重民轻君”思想,但主要还是从统治或治理的角度来谈论“民”的重要性。历朝历代也有士大夫以不同方式,表达过“同情民众”的情怀,甚至“为民请命”的价值观,但始终没有主动致力于消除自己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差别”。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要消除“受教育”的特权,但并没有致力于消除“教育造成等级”的社会问题。知识分子(士大夫)虽偶而也会表示对民众的同情,也常放下身段去“体察民情”,但是由于持“自上而下”的心态,使得能做的也仅此而已。中国历史上还真没有见过谁像晏阳初那样,不以“教育”为社会等级的资本,而以之为帮助民众的能力,并将自己完全投身于其中。

  晏阳初体现出来的“德性”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又超出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是来自他的信仰。耶稣基督甘愿“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并充充满满的表彰恩典与真理,”因此,信靠祂的人也愿意住在平民中间,将自己所得的一切恩典与人分享。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流露莫大牺牲的爱,使爱祂的人也能毫无等差地去爱被社会长期排斥、甚至遗忘的平民大众,并且将自己一生献给他们。晏阳初确实没有处处标榜自己的信仰,更没有致力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从他的生命见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信仰与文化的融合。诚如他自己所说:“我确是有使命感和救世观,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转引自杨东平:《平民教育之父 ---晏阳初》)

  读〈资政新编〉,我为信仰赋予洪仁玕胜人一筹的智能和胆识深感欣慰;读《晏阳初传》,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今日的中国,比晏阳初生活的时代确实进步了许多,但还是有许多令人担忧之处和隐患。广大农村的教育依旧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千千万万的农家孩子或是无学可上,或是没钱上学,旧文盲没有消灭,新文盲更多冒出。大量民工涌进城里,无数孤寡儿童留在乡村,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去农村宣教传福音的人很多,然而献身于教育和关怀的人却很少。

  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奖得主赛珍珠,称誉晏阳初“在世界黑暗之处点燃了一盏明灯”,因为他遵循主耶稣的教导,要在世上“作盐作光”;国际舆论一致推崇他“是具有坚定信念与丰富想象力的英勇学者,是劳苦平民心智与精神的解放者。”1988年晏阳初九十五岁寿辰之际,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给他的贺辞中说:“在我任职期间,最大的报偿之一,莫过于得知有像您这样,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贤达之士。”晏阳初已经离世,但愿他生命中信仰和文化融合的见证,能在每位中国基督徒的心中引起共鸣。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70]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64]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64]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49]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56]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2]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4]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36]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297]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7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