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深圳举行的2018前海合作论坛上发表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内涵和途径》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经济发展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30多年,我们创造了“中国速度”,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500多种产品中有220多种变成世界第一,在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行业中,中国的产值要么居世界第一,要么居世界第二。但过去的高增长,依靠的是大规模高强度的投资,依靠的是模仿型排浪式的低端消费,依靠的是低成本低价值的大量出口。现在,这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供给看,劳动年龄人口已过峰值,相当一部分行业的产能或产量已达到物理性峰值,资源承载能力减弱,污染排放总量超出环境容量,生态损害超过了自然再生能力。总之,支撑高增长的需求和供给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中国速度并没有同步带来中国质量。中国产品的质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不多,原创型产品不多,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不多,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更是几乎没有。产业体系虽然很完整,什么都能生产,但普遍缺少核心技术,现代化程度不高。如果把工业4.0比作智能化,我们处于智能化的还几乎没有,真正实现3.0即信息化的也不是很多,多数仍处于2.0的自动化阶段和1.0的机械化阶段,农业甚至还没有过机械化这一关。
对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搞清楚了,才能解决经济形势怎么看的问题,才能知道应该干什么。如果以为仍处于高增长阶段,就会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保增长,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出发点错了,以后的事,都会错。
近期质疑金融去杠杆的声音多了起来,觉得实体经济的困难是因为货币信贷过紧。但是,即使货币放水,就能流入实体吗?即使进入实体,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无非是原有技术的规模放大,不就是再制造新的产能过剩吗?事实上,货币放水不会流入实体,无非是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领域炒来炒去,赚钱的是从事或炒作金融和房地产的少数人,受害的是实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去杠杆,不能再走债务支撑高速度的老路。
二、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路径。
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不同的纬度观察:一是从宏观运行看,就是速度、就业、价格、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比较均衡,不是高速度、高失业、高物价,以及进出口长期大规模失衡。二是从供给体系看,就是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供给体系比较完整,生产方式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形成一些我国做得最好,别人离不开的技术、产品、零部件。三是从经济结构看,就是城乡、区域、产业之间,实体经济与金融、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等比较协调,既不能追求数量型的工业化,也不能追求服务业的高比重。五是从收入分配看,起点公平,各生产要素取得按市场评价得到的要素收入,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比较合理,形成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六是从要素效率看,就是资本效率、劳动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环境效率都比较高,人才、科技、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的效率也比较高。
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代表当代生产力水平的经济体系。包括,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创新驱动和引领的,而不是自然资源驱动的;是人力资本支撑的,而不是人力资源支撑的;是结构先进自动升级的,而不是比例失衡的;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协同进步的,而不是相互脱节的;是绿色循环低碳的,而不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二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水资源、交通、能源、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安全高效,实现网络化、便捷化、智能化。三是现代化市场体系,市场准入畅通、市场退出便捷,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价格信号真实,市场供求自动调节。市场的微观主体,各类所有制的企业在法律上完全平等,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四是现代化城乡区域体系,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实现空间均衡,城市化地区高密度高效率集聚经济和人口,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生态功能区主要提供清洁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优美环境等生态产品,更多的国土空间将还给大自然。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间自由流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五是现代化开放体系,产业、市场、城乡、区域是完全开放包容的,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法律上是一视同仁、在政策上平等对待,内需和外需是协调的、进出口是平衡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均衡的。六是现代化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现代金融体制、财税体制、企业制度、创新体制、人力资本体制、社会保障、宏观调控、政府治理,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途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讲了5个途径,时间的关系,我这里讲三条。
第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方针。党中央一直要求提高质量效益,把质量效益作为中心等,但一是由于客观上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二是主观上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都提出或重申了GDP翻番类的目标,所以事实上质量效益没有真正放在第一位,放在第一位的还是增长速度。今后,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唯增长速度的惯性思维,把质量效益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检验发展成效,不是看GDP增长有多快,而是要看质量效益有多好。中央政府可以考虑降低GDP增长率目标的重要性,恢复其预期性指标的性质。这个指挥棒解决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很多矛盾会迎刃而解。应取消市县一级的GDP统计,使市县政府专心做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第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只要不发生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都要坚持这一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破”,就是大力处置僵尸企业,不破不立,僵尸企业不处置,仍占压大量资源,没有多少新水流到有前景的新产业新企业,而货币放水,实际上就是在维持僵尸企业。另一方面,要“立”,就是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这就要靠创新,创新需要肥沃的土壤。创新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创新土壤中有毒有害的东西还不少。要赋予职务发明人科研成果所有权,科研人员的大脑是科技成果的价值源,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科研成果所有权应该由出资方和科研人员共同拥有。要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把引进人才的自主权还给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政府没有必要制定各类人才计划,政府的作用是建立激励境外人才来华的绿卡制度,给他们真正的国民待遇,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允许他们持有企业股权期权,帮助解决看病就业难等问题。要形成宽容失败和容忍亏损的创新文化,科研领域不能单纯以成功论英雄。对研发投入大的企业,也不能以短期盈利论英雄。要形成激励创新的金融生态,对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资本市场要适应高技术企业发展规律,允许暂不盈利的高科技企业上市。要实行激励创始人企业制度,对公司法、公司治理结构、发言权、投票权、管理权等进行改革,允许企业选择同股不同权制度,给创始人更多投票权,根除恶意收购的土壤。
第三,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必须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主要讲一下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应该淡化所有权,强化产权。在现代经济中,所有权已经不像古典经济学时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产权制度。产权是对所有制的深化,是对以所有权为基础派生的各项权能的法律界定。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要明晰占有、使用、转让、租赁、处置、收益等的权利。国家不仅要依法保护所有权,也要同样保护所有权派生的使用权、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知识产权、排污权、收益权、抵押权、继承权、处置权等。不要动辄扣上私有化的帽子,我们完全可以在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公有制的大前提下,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权制度,以实现十九大提出实现产权有效激励的改革目标。
比如,国有企业应进行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的改革。国有企业运营的国有资本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国有资本的使用权是企业,企业经营不能靠企业所有员工投票决定,所以,国有资本的经营权应该是企业家。建立企业家充分行使经营权的激励机制,使其得到市场评价的报酬,就可以调动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积极性。
再如,目前空置的农村宅基地有3000万亩,比城市住宅用地的总量还多,若拿出一小部分转到城市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地价。宅基地之所以流动不起来,也是因为产权制度不清。可以实行所有权、使用权分置改革,赋予农户对宅基地充分的用益物权,可以长租、流转、抵押、继承。
还有,大家都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原来的绿水青山已经变成了污水秃山,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造成的生态破坏,仅靠国家出资需要的时间会很长很长,但人们对良好生态的需求是急迫的、爆发式增加的。要建立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产权制度,赋予修复主体对退化林地、沙化草原、荒山荒地等的使用权,根据塞罕坝的经验,荒山秃山变成绿水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需要50年,可考虑赋予修复主体60年以上的土地使用权。修复主体在长达50年的修复中,必须持续投入,根据太原西山的经验,应根据不同情况允许不同强度的开发,解决修复主体的现金流问题,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机制。
题外杂评:连清醒认识都没有,谈何走向强大!
这几年,对于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中必赢”、“中国或成最大赢家”以及“厉害了,我的国”的论调,我都抱着一种谨慎的态度,现在的国人真的很容易被宏大的时代情绪所裹挟,但转过身来,面对个体的具体问题又是那么的无力。
有必要清醒一下,越是在国家走向强盛的时候,幸存者的逻辑越会给人以错觉,美国这次制裁中兴,我们这才意识到,一颗小小的芯片就能让中国庞大的产业瘫痪,这背后的问题又岂止是一颗小小的芯片那么简单。
这几年,媒体一直在鼓吹国家强盛,我们来理一下思路:中国极速发展的这二十年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成功接过了亚洲四小龙的棒,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最大的代工厂,并迅速完成产业升级和外汇积累,大量的资金、技术涌入中国,同时也创造了巨额外汇收入,完备的产业基础、技术人才和外汇储备,这是实打实的财富。
第二阶段,面对美国QE放水,以及外资撤离,08年中国再次启动了房地产,经过了13-14年的低潮之后,15年又再次拉升房价,打开了全民炒房的潘多拉盒子,炒作的疯狂令人咋舌。
于是,我们的GDP成了全球老二,北上广深从能买下半个美国,房价翻番之后,变成差不多能买下整个美国。国人自信,社会沸腾,有人说,要警惕步日本的后尘。而我要说,如果真能走上日本的老路,就不错了。
网上不知从何时开始,开始嘲笑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但你要看日本失去的二十年里,市民依旧保持很高的生活水平,日本依旧活跃在科技产业最前沿,这二十年,每隔几年都会有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项的获奖者,你可能就笑不出来了。
日本失去的是金融和地产泡沫的二十年,最核心的科学技术可从来没有失去。
我们呢?
那我们就从芯片说起,聊聊中国核心技术的现状。远的“汉芯”这种世纪骗局就不说了,毕竟拿了别人的芯片找农民工磨掉标识骗取巨额科研经费的事,实在是只有妄人才做的出。
芯片也分三六九等,有作一些简单工作的辅助芯片,几角钱一个,这些大概国产的可以占到50%市场,这些芯片可替代性强。还有作复杂或者核心工作的核心芯片(比如电脑的CPU之类),从1元钱到成千上万元不等,几乎全部是进口,而且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
即使低端的国产率较高的芯片,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买的国外的晶园,然后自己回来切割,装个外壳测试一下就是成品了。相当于买个进口的产品,自己包装一下就MADE IN CHINA了。
极个别那些真正所谓100%国产的芯片,其实也就是拿着国外的某些低端芯片,拆开来,在显微镜下面拍照,然后完全照着抄袭,而且抄都抄不像,性能比原版差,只能和原版拼价格。如果芯片设计还能有一点点改动,那已经NB的一踏糊涂了,估计可以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了。
电子行业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芯片在美国,其次是日本,欧洲,再次是韩国,最后排的是台湾。
至于内地,“龙芯”拿不出手,拿得出手的是华为的“麒麟”芯片,架构是arm公版架构,生产需要台积电代工,只能寄希望它能越来越好,摆脱目前受制于人的现状。
其实不止是芯片,高端制造,航天技术、制药医疗……很多核心硬件和底层技术,我们都受制于人,用一台发动机就能掣肘中国制造,谈何2025?
为何我们不愿沉下心来搞科研?国家对科技研发一直很重视啊!往深了不好说,就说一些现象吧,摘几条网友评论。
去年中国长征五火箭发射失败,网上热议北京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都离职了,不是扛不住寂寞,是扛不住北京的房价。凭借高学历高技能,随便去做证券、去做精算、去做互联网,哪个不比研发赚的多?
还有国内各个城市搞的研发中心,有一些其实不是在实实在在搞研究?据我所知,有的研发中心几年之内就换个城市,研究成果没多少,城市却换了不少,中心有了经费,城市有了政绩,皆大欢喜。
至于创业创新,更是一地鸡毛。我参加过一个国内排前十的城市的大学生创业路演,简直就是拙劣,像过家家闹着玩一样。
高房价的压力和赚快钱的浮躁,让国人不愿再去做难以很快变成钱的东西。
就像网友评论中说的,以前深圳特区成立时,大家都去下海创业,现在雄安新区、海南来了,大家只想去炒房子。
高房价带给我们的危害不只是经济那么简单,它在侵蚀我们整个社会基础和民族精神。
日前,一季度经济数据出来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创下了三年新高,晚上央行又降准,楼市又要起来了吗?群里有网友说看到报道现在房贷可以贷到75岁了,自己还不起就让孙子帮着还……
打垮我们的是美国的芯片吗,不是,从来都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