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作者:张驰 | 2018/7/10 21:26:31 | 浏览:2321 | 评论:0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物质2.0——21世纪情绪材料”展今日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1临展厅展出,展出的100多种稀有材料样品超过一半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这些“黑科技”的新材料有多炫,让我们先睹为快——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一种极具装饰效果的3D灯光墙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凑近一看,其实那一条条抽象的曲线,其实都是一个个这样的透光小圆盖带来的装饰效果。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在混凝土里加入导光纤维,用手机的亮光一照,顿时有惊艳的效果。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可曾想过用不同的色彩做成的地板?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根据承重的不同,彩色地板变幻无穷。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这是一种高级定制的亚克力树脂材料,不但可以在其中放入各种装饰材料,亚克力树脂还比玻璃轻一半,而抗冲击能力是玻璃的10到20倍,透光度也比玻璃好得多。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使用偏振模制作的风车,在背景光的照射下,色彩变幻莫测。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为了让观众感受“硅气凝胶”的轻盈,展览方把它放在了一束娇柔的鲜花上。这种气凝胶是世界上最好的保温绝缘材料之一,气凝胶内部98%是空气,却能承受超过自身重量10000倍的压力。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难以相信,面前这张纸片一样的东西是一种厚度仅有0.5毫米的天然石材“层压石”。为了保持这种石材的韧性,石材表面附有一层纤维玻璃制成的仿羊毛织物。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这是一种对温度很敏感的材料,超过26摄氏度就能让其变色。记者的手按上去,手印清晰可见,但是只需要一会儿的工夫,手印又消失不见了。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这种材料的布则对某一种光线非常敏感,记者拿着小灯泡,就能在这种布上随意写写画画。只要手中的小灯泡关闭,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这块布又会恢复如初。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很难想象,这是一块用不锈钢织成的布,它轻若羽毛,这是因为普通的不锈钢网的线直径有1毫米,而这件织物用的不锈钢丝线的直径只有0.022毫米。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一名参观者正在嗅闻一块能够散发芬芳气味的贴纸,贴纸上分布着无数肉眼都看不见的微型胶囊,胶囊内含有气味分子。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黑色的胶状物里其实是纳米磁性粒子,用个小小的吸铁石靠近,就能看到令人惊叹的变化。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观众在现场,被各种新型材料迷住了。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从边缘看,这种调光膜只有不到一毫米的厚度,然而表面覆盖的液晶层却能通过开关让这层调光膜根据需要改变透明度。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来自未来的“黑科技”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刚刚,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插脑只要1.5秒,26年治愈失明,28年全人类变AI 2025-07-01 [129]
参半CEO尹阔:三年做到线上第一的增长密码 用科技思维重构传统日化 2025-07-03 [10]
Meta最强AI天团首次曝光!8名华人扛把子,集齐清北浙,扎克伯格挖遍硅谷墙角 2025-07-03 [14]
重大发现!“超级地球” 2025-06-12 [519]
如果AI已经无法阻挡,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2025-06-11 [500]
十五年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机器人精度与寿命,开启定制化机器人、超低温、耐腐蚀机器人新时代。 2025-06-03 [879]
为何物理学能给数学带来更多突破的灵感? 2025-05-28 [848]
DeepSeek推荐:能养你一辈子的9个好习惯 2025-05-06 [1540]
构造“姚-李”量子自旋液体 | Ising专栏 2025-04-28 [1596]
【科技参考】英国战略科学家培养及使用机制分析 2025-04-27 [169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