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钧瑛发力,在衰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钧瑛发力,在衰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18/8/24 23:11:57 | 浏览:3356 | 评论:0

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钧瑛发力,在衰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美国科学院院士袁钧瑛发力,在衰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衰老是遗传性和散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尚不清楚衰老如何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以促进神经变性。在这里,哈佛医学院与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合作,袁钧瑛团队揭示TBK1功能的部分丧失,这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叶痴呆(FTD)合并症的主要遗传原因,导致年龄依赖性神经变性。

该研究还显示TBK1是RIPK1的内源性抑制剂,并且Tbk1 - / - 小鼠的胚胎致死性依赖于RIPK1激酶活性。在衰老的人类大脑中,另一种内源性RIPK1抑制剂TAK1表现出显著的降低。该研究显示在Tbk1 +/-小鼠中,减少的髓样TAK1表达促进ALS / FTD的所有关键标志,包括神经炎症,TDP-43聚集,轴突变性,神经元丢失和行为缺陷,其在抑制RIPK1时被阻断。因此,衰老通过减少TAK1表达促进RIPK1活化,TAK1表达与遗传风险因子协同作用以促进ALS / FTD的发作。

TBK1通过介导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的激活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起关键作用,导致I型干扰素(IFN-α/β)的诱导。 多种病毒已经进化出精心策略,通过靶向TBK1来逃避抗病毒反应。 因此,TBK1的病毒抑制可能提供敏感的背景,如TBK1杂合性,在衰老的大脑中促进神经炎症和神经变性。 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在遗传或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大脑中RIPK1抑制的年龄依赖性减少可能易于神经炎症和神经变性。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57]
AI教父万万没想到,前女友用ChatGPT跟他闹分手 2025-09-15 [45]
男生给导师申请3块科研经费,被学校退回,导师:写个三块钱,这弄个鬼的... 2025-09-15 [89]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184]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161]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497]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391]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483]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935]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76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