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全新化合物抗癌:STING激动剂联合PD-1抗体的临床试验
全新化合物抗癌:STING激动剂联合PD-1抗体的临床试验
2018/11/14 0:11:38 | 浏览:3187 | 评论:0

上周四,全球最顶尖的学术杂志《Nature》公布了一篇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科学家发表的科研论文,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化合物(如下图),这个代号为“化合物3”的鬼东西,是在它的前辈“化合物1”和“化合物2”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改良而来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可以特异且强有力地结合STING蛋白,同时可以激活STING信号通路,从而起到神奇的抗癌作用。

全新化合物抗癌:STING激动剂联合PD-1抗体的临床试验


1 STING抗癌原理

为啥激活STING信号通路,就能抗癌呢?理论依据是这样的: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要想发挥抗癌的功能,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免疫系统要知道体内长了肿瘤。因为,造物主在设计免疫系统的时候,赋予它们最主要的工作是抵御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外敌的入侵;但是,肿瘤是自身的正常细胞癌变而来的,是自己人腐败了,因此免疫系统一般而言是发现不了的。外敌敲锣打鼓、跑到长城脚下来宣战了,自然很容易发现;但是,自己的队伍里突然出现了内奸和腐败分子,发现起来是很难的——STING信号通路,就是纪律委员,专门用于侦察内部的腐败分子的。癌细胞快速增殖,会释放双链DNA到周围的组织里,而STING信号通路就能被这些异常的双链DNA所刺激,从而异常警觉地发现身体里有癌细胞了,然后赶紧去报告给它的上级,也就是抗原呈递细胞,这些细胞会跑过来仔细审查和鉴定癌细胞,摸清楚情况后,报告给T细胞等杀伤性细胞,最终被激活的T细胞执行抗癌的任务。

因此,虽然STING信号通路激活,距离最终真正能抗癌的T细胞激活还有很长一段路,但是毕竟这是发现和失败癌细胞的第一步,因此也是极端重要的。

2 动物试验疗效

全新化合物抗癌:STING激动剂联合PD-1抗体的临床试验

在上周发布,本周刷屏的这篇Nature论文里,科学家们用“化合物3”来治疗移植了肿瘤的小鼠,发现这个药物威力惊人:小鼠肿瘤完全消失、且疗效长久维持(见下图):给药后13天,肿瘤已经完全消失,且疗效维持到43天,依然很牛逼。

全新化合物抗癌:STING激动剂联合PD-1抗体的临床试验


但是,治疗长癌的小鼠是容易的,治疗得癌的病人是困难的。每年都有几百上千个新的药物,宣布可以完美地治疗长癌的小鼠;但最终能上市用于病人的屈指可数,成功率大约在1%。什么,你不信。下面就是全球范围内目前正在开展的针对癌症病人的I期临床试验数目,每一个I期临床试验都是探索全新治疗药物、全新治疗方案的,一共有3991个,几乎在任何一天进行检索,你总能发现三四千个新药、新方案在尝试用于癌症病人,但是每年全世界范围内成功上市的癌症新药不足50个——1%的成功率,差不多了。

全新化合物抗癌:STING激动剂联合PD-1抗体的临床试验


所以,有些不懂医学的自媒体、公众号,一看到哪个新的分子、新的化合物,在老鼠身上有效,就以为成功指日可待,就大肆宣传,在业内懂行的专家看来,实在是非常愚蠢的——甚至一小部分不明就里的病友,千方百计去搞来这些在小鼠实验中非常成功的化合物,未经主管医生同意就开始使用,绝大多数都是以悲剧告终——记住:一个在小鼠身上成功的新药,最终在病人身上成功的概率大约1%。

3 一期临床试验疗效

那么,这类STING激动剂,到底治疗病人,疗效几何?其实,同样在上周,最早研发STING激动剂的Aduro Biotech公司(该公司已经把STING激动剂卖给了大名鼎鼎的诺华公司)发布了第一份小规模临床试验数据。

一共41名各种各样的其他治疗失败的、难治性的晚期癌症患者,接受了他们家研发的STING激动剂(代号:ADU-S100)的治疗,每4周为一个疗程,第1、8、15天分别瘤内注射一次。入组的患者53.7%的病人,已经接受过PD-1抗体、CTLA-4抗体治疗,均告失败,最夸张的一位病人入组前已经接受过其他15套方案的治疗,的确是属于极端难治的病友。

ADU-S100治疗后,40位患者疗效可评价,其中2名患者(1名默克尔细胞癌、1名腮腺癌)肿瘤明显缩小,11名患者疾病稳定,1名尿路上皮癌患者疾病稳定已经超过1年——总的客观有效率5%,疾病控制率32.5%。

上述是STING激动剂在极端难治的患者中给出的第一份临床数据,诺华公司正在招募志愿者开展STING激动剂联合PD-1抗体的临床试验,期待联合治疗能带来更好的数据。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长期吃米和长期吃面的人,谁的心血管更健康? 2025-07-03 [117]
中国,为什么不吸烟者中也有很多肺癌患者? | 商周专栏 2025-07-01 [113]
ASCO 2025 特辑|全球专家对话:从临床试验到肾癌治疗新突破 2025-07-01 [114]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751]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793]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740]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963]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1016]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750]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93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