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逻辑发生了什么改变?
前段时间,当私营经济离场论的说法出现的时候,几乎引起了轩然大波。前段时间中央专门开了个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会,给大家送上了一个定心丸。
不过,中产阶级未来最需要面对的,并不是国进民退,而是中国接下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这对每一个阶层的影响都会很大。
面对新一轮开放,我们需要找到新的位置。
在解释如何做之前,我想先讲一下中国面临的两个压力:一个内部压力,一个外部压力。
首先内部压力。今天要看懂中国真实经济形势是比较难的,我觉得可能要找一个小的切口,从微观镜像的变化去看宏观。这里我选了三个城市。
中国出口看深圳。这座城市的进出口总额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从这里走出去了很多中低端的中国制造。深圳的出口怎么样,就很具有代表性。
今年3月中美贸易战打起来的时候,深圳出口额应声而跌,连续4个月负增长,每个月都要下滑一百多亿元。但这些还只是小火花。明年1月1日,特朗普将正式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几千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魔鬼关税。未来深圳出口不容乐观。
中国投资看重庆。这座直辖市向来以大债务、大投资的“重庆模式”闻名。今年上半年,重庆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是负增长的。2017年、2016年只有3、5个行业负增长。
整体来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只有1.8%,相比去年的10%,简直是高空坠崖。过去十年里,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直是10%、20%、 30%的增长。如今跌到1.8%,是97年直辖以来未有之变局。
中国消费看厦门。厦门是一座小而美城市,旅游发达,本地居民人均存款又相对高,按理说消费是不错的。但是上半年,厦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亿元,比去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以往,这个数字都是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增速在福建全省排名末位。
厦门消费疲软最大的原因,就是遇到了高房价和高债务。2015年8月前,厦门人的银行净存款一直都是正的。从8月过后,伴随房价上涨,厦门人的中长期贷款就像抽风一样一路上扬,导致净存款变负值了。在这种情况下,厦门人都开始消费降级,这里的汽车都卖不动了,汽车零售增幅同比下降3.3%。
中国的明星城市一个个都受到震荡。微观见宏观,中国的整体形势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2001年之后,中国曾经遇到几次大的难坎,当时中国就应该及时对内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但是中国没有,而是选择了最轻巧的方式,用三次大放水跳过去了。
以至于今天,这个矛盾越积越大。上个月底,茅台的股价发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它“一字板”跌停。以前,它是弱市抗跌神器。现在神话破灭了。这个变化反映出什么?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用大投资、大基建、大房产来拉动经济的模式,今天都已经走不通了。中国的发展逻辑发生了重要转变。
第二个外部压力。现在对中国而言最艰难的,是发达国家正在抛开中国,重塑国际经贸秩序,弄一个新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的门槛很高,中国很难一下子就达标。我们先来看一下最近发达国家的大动作。
7月25日,美国和欧盟同意就建立“零关税”和“零补贴”自贸区进行谈判。
11月4日,澳大利亚批准了TPP,这意味着 TPP会于12月30日正式生效。
11月6日,欧洲议会批准了欧盟与日本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草案,协议有望在明年生效。
美欧自贸区、欧日自贸区、TPP的特色之一,就是零关税,而且是对几乎100%的产品零关税。
这个会对中国的产品会产生巨大的替代效应,因为其他国家的产品,突然价格上都更有竞争力。中国如果保持原封不动,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另外,美欧自贸区、欧日自贸区、TPP还会践行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原则,完全不设限,零壁垒,零补贴。发达国家另起炉灶,中国很可能会被边缘化。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美国人最不能接受的东西,不是逆差这么大,而是他们认为,是中国靠不公平的竞争和贸易得来的。这是美国精英的主观看法,这里我不想做是非上的客观评价。
美国人要打贸易战,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被骗了。美国人认为的“欺骗”,包括知识产权问题、劳工成本问题、国企补贴问题、贸易壁垒问题等。
但事实上,中国的很多做法,历史上发达国家其实都干过,只是发达国家已经过了那个时期,不用这些手段了,然后就用本世纪的眼光来要求中国。中国打一开始进入的,就是一个不公平的竞争市场。
中美贸易战的本质,其实是中美两国发展阶段不同,对规则的认识不同所造成的。
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都非常大。中国唯一的选择,就用新一轮的大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激发经济活力。
中国其实很早就行动了。像2015年签订的中韩自贸协议,中澳自贸协议,中国将用这几年的时间,把韩国和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绝大多数产品逐步零关税。未来中国将牵头加入RCEP、中日韩自贸区 ,甚至还不排除加入TPP。
你能想象一个场景吗,你走在路上,街边随便一个店都是免税店。这不是天方夜谭,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这是大趋势。以后会有越来越多海外产品长驱直入,这个冲击力是非常强的,可能会有一股倒闭潮。
所以中产阶级一定要提前做出布局,调整投资方向,把宝压在中国可以取胜的产业上去。
另外,中国12个自贸园区的负面清单现在已经出了好几版,禁止进入的领域越来越小,对汽车、银行、证券、保险的股权限制也越来越小。
为了对冲这个影响,中央其实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央企混合改革,引入民资入股,这两天国资委主任表态要引入外资入股,这些动作目的都是为了搞活央企的效率。
当然,中国的大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好几次博弈的,开放快不快,取决于内外压力大不大。
为了应对外部的冲击,过去一年中国布局了一些大动作,包括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
第一海南自贸港。之前一直有人在呼吁海南开赌场、搞博彩,放开赛马,以此拉动海南的旅游业,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海南之所以会被选中为第一个自贸港,最大原因就是海南是一个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按照海南的经济体量,对全国不会造成系统性的影响。所以很适合做封闭性的实验。
所以,它最大的意义,是可以为国家实验一些硬骨头,比如说资本项目的开放、货币自由兑换等,为中国破除一些机制体制上的障碍。
第二雄安新区。雄安不像深圳和上海一样,身边有“香港”这样的超级联系人,或者是位于万里长江的出海口。相对于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文化中心,它最大的突破是集聚海内外的资源搞科创中心,搞中国版的硅谷。以此来帮助中国制造2025的崛起,实现弯道超车。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知名企业已经在这里抢先布局,未来这里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无人驾驶城市,中国第一个告别手机的城市,中国第一个有大脑的聪明城市。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这里有三种关税区、三种货币区、三种法律区域,虽然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货物、服务、资本、人员、信息之间仍然不能自由的流动。所以它的最大使命,就是探索区域内经济一体化。
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补性特别强,香港是世界第三第四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国家科创中心,广州是国家商贸中心,澳门在冲刺国际旅游休闲地,加上佛山、东莞等全球制造工厂,如果这里能够一体化,迸发出来的协同效应超乎想象。这里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未来五到十年,这几个地方都将深刻改变中国的区域格局,当然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机会。中国好几个地方的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比如成都、贵阳、杭州等等,最典型的可能要算是长沙了。
从2001年-2017年,长沙GDP的增幅高达1300%,在全国41座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上升速度非常快。十几年来,他相继赶超其他省会城市郑州、福州、石家庄,副省级城市西安、长春、济南等,率先进入GDP万亿俱乐部。
这个成绩是非常令人惊讶的,首先论行政地位,它只是普通的地级市,地理位置也不太好,没有位于长江主干道的边上。它没有权力核心的加持,也没有老天爷的厚爱,但这座被遗忘的城市偏偏能够取得很亮眼的成绩。
长沙的逆袭,其实就三句话。
第一句是,在国运向上的时候,紧紧拽住。他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持续布局,遇到困难也不调头,势要做中国工程机械之都。这个定位,让他成功赶上了中国三次大放水的红利,傍上了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的历史进程。
第二句是,在国家狂热的时候,保持冷静。过去十年,当别的地方搞房地产经济,长沙供应了非常充足的土地和住宅,成为了全国房价的“永恒洼地”。低房价让它能够留得住人才,为经济进一步腾飞的释放更多人口红利。
第三句是,不管形势如何,都不瞎折腾。过去十几年,长沙的一把手任期都很长,这是有利于保持城市战略定位。而且湖南不像其他省份一样有双核心三核心,全省资源都倾斜于长沙,长沙只要不瞎折腾,量变早晚会形成质变。
在历史转折的每一次关键节点上,长沙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最终成功上位。国家的发展也是这样,只有踩准时代前进的方向,不折腾,不变道,在历史进程的每一次紧要关头,都作出正确的回应,方能薪火相传。
未来不管有多大的压力和障碍,中国都应该迎头赶上,用开放倒逼国内改革,这样中产阶级才不用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