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公告社区动态
关键字  范围   
 
2019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每人资助40 万, 计划资助300人
2019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每人资助40 万, 计划资助300人
2019/2/1 9:12:08 | 浏览:9222 | 评论:1

2019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每人资助40 万, 计划资助300人

1月16日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及项目申报指南。为便于大家申报,我们针对各交流项目制作了系列【申报解读】。

【申报解读之一】“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负笈海外 熔铸中国梦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旨在资助优秀的外籍(境外)和留学博士来华(回国)在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引进项目资助期限为两年。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资助每人40 万元人民币,引进单位配套资助每人20 万元人民币。计划资助300人。

看点

01  改变评审方式,全年申报,多次评审。

02  面向国内外优秀人员,优中选优、优中选强。

03  瞄准重点领域、高精尖项目,依托高水平平台。

04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员放宽申请条件。

资助哪些人?

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博士。

提示:国内在职人员不能申报本项目。申请人受本项目资助期间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什么要求?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博士毕业学校应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者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名。

说明:以当年度最新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 World Report为参考)。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名的高校。

根据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合作框架,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外籍博士,如获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正式推荐可申请本项目,不受学校或专业排名限制(联系方式: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驻北京办事处何宏   010-65907866, hehong@helmholtz.cn)。

3.申请人自主联系国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并获得博士后设站单位正式推荐。

提示:非在站博士后人员申请前无需办理博士后进站备案。

4.能够保证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5.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6.非英语国家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7.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如何申报?

第一步:个人申请

1. 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填写相关信息。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program/Default.aspx

2.上传《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请表》及主要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

提示:申请表请在中国博士后网站首页“表格下载”中下载

3.将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

(1)有效身份证件;

(2)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如还未进行答辩,可先申报,在办理进站手续时提供博士学位证书;

(3)申请表中列出的主要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第二步:博士后设站单位(推荐单位)审核

1.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在纸质《申请表》中填写单位推荐意见。

2.每批次时间节点(3月15日、6月15日、9月15日)前登录“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完成电子材料审核。

3.在线生成《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报汇总表》,与纸质申请材料按照每批次时间节点,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时间安排

2019年,项目采取“随时申请、适时评审、择优资助、先到先得”的原则开展资助工作,全年(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随时申报,分3次组织专家评审。

注意:申请人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的,其进站时间须不早于提交申报材料时相邻批次时间节点的6个月以内。

具体 安排

3月15日 第一个申报时间节点

4月底    第一次评审

5月       公布第一批获选结果

6月15日 第二个申报时间节点

7月       第二次评审

8月      公布第二批获选结果

9月15日 第三个申报时间节点

10月     第三次评审

11月     公布第三批获选结果

2020年3月15日

2020年  第一个申报节点(以此类推)

2018年获选299人:

博士毕业学校为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名的占68.2%;

博士毕业学校为欧美地区的,占54.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员占12.4%;

男性占67.9%;

在站博士后占58.2%;

获选人数最多的学科为化学,27人;

获选人数最多的学校为浙江大学,36人。

2013-2017年间项目资助1100人。

据不完全统计: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 905 篇;

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83 篇;

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约371项;

出版高水平专著31部;

申请发明专利 81 项;

获省部级以上基金 286项;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8 项。

项目有关执行要求详见: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program/Info_Show.aspx?InfoID=d644f022-c465-4a8e-b243-469992da2de4

2019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每人资助40 万, 计划资助300人

 

2019年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

申报指南

2019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计划开展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派出项目、学术交流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具体申报工作安排如下:

一、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一)项目内容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优秀的外籍(境外)和留学博士来华(回国)在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年。资助经费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博士后设站单位共同承担,其中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资助每人每年20万元人民币,博士后设站单位配套资助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包括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个人的生活开支、住房补助、社会保险及来华往返国际旅费等。

2019年度计划资助300人。

(二)申请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须为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博士。

3.申请人博士毕业学校应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者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名(以当年度最新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World Report为参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名的高校。根据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合作框架,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外籍博士,如获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正式推荐可申请本项目,不受学校或专业排名限制(联系方式: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驻北京办事处何宏   010-65907866, hehong@helmholtz.cn)。

4.申请人自主联系国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并获得博士后设站单位正式推荐。

5.能够保证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6.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7.非英语国家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8.国内在职人员不能申报本项目。申请人受本项目资助期间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9.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三)申报时间

申请人全年可随时申报,设站单位随时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315日、615日、915日为接收申报材料的时间节点,分批次组织评审(即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315日收到的申报材料参加2019年第一次评审,以此类推)。

申请人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的,其进站时间须不早于提交申报材料时相邻批次时间节点的6个月以内。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申报及遴选程序为个人申请,设站单位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并公布资助结果。具体程序为:

1.个人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请表》及主要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同时,将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有效身份证件;

2)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如还未进行答辩,可先进行申报,在办理进站手续时提供博士学位证书;

3)《申请表》中列出的主要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申报所需表格请在中国博士后网站首页“表格下载”中下载。

2.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

博士后设站单位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在纸质《申请表》中填写单位推荐意见,并于每批次时间节点(315日、615日、915日)前登录“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完成电子材料的审核;同时在线生成《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报汇总表》,与纸质申请材料按照每批次时间节点,分批次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获选结果公布

获选结果拟于5月、8月、11月分批次公布。

二、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一)项目内容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资助优秀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国(境)外优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年。资助经费为每人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在外从事博士后研究第一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助、社会保险及往返旅费等。其余资助经费由国(境)外拟接收机构或合作导师承担。国(境)外拟接收机构或合作导师提供的资助经费原则上应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资助经费金额相同或接近。

2019年度计划资助120人。

(二)申请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应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拟进站的2019年应届博士毕业生。其中,在站博士后人员须经所在设站单位和合作导师同意;在职从事博士后工作的人员(含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还须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

3.自主联系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并获得正式邀请。国(境)外拟接收单位一般应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以当年度最新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World Report为参考)、国际一流研究机构或企业。如拟接收的国(境)外高校不在世界排名前100名之内,但申报学科在国际上属优势学科,需外方接收单位和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另附说明。

4.博士后在站期间或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5.具有良好的英语或接收国语言听、说、读、写能力。

6.专业领域。优先考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领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7.能够全职在境外工作至少20个月。

8.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三)申报时间

2019120日—315日。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申报及遴选程序为个人申请,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并公布资助结果。具体程序为:

1.个人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填写相关信息,生成并打印《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申请表》,并上传主要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同时,将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有效身份证件;

2)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如还未进行答辩,可先进行申报,在办理进站手续时提供博士学位证书;

3)国外机构正式邀请信。应使用邀请机构专用信纸打印,由外方合作导师或邀请机构签发,并明确如下内容:基本信息(被邀请人姓名及国内单位等);科研工作起止时间、专业、课题或研究方向;同意支付博士后期间的资助经费和支付金额数,并注明提供资助的方式;外方合作导师签字(含电子签名)与联系方式;

4)《申请表》中列出的主要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2.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

博士后设站单位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在纸质《申请表》中填写单位推荐意见,并于315日之前登录“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完成电子材料的审核;同时在线生成《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申报汇总表》,与纸质申请材料一并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获选结果公布

获选结果拟于5月公布。

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

(一)项目内容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资助优秀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赴国(境)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资助经费为每人3万元,主要用于赴国(境)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交通费、食宿费、会议费等。

2019年度计划资助100人。

(二)申请条件

1.申请人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须经所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和合作导师同意)。

2.具有良好的英语(或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所需语言)听、说、读、写能力。

3.拟参加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须为本领域内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一定规模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召集方为专业的行业协会,或者由国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发起的多边国际学术会议。

4.已经向拟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投稿、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或以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后本人为第二作者),并已收到将在会议上宣读论文的正式书面录用通知。

5.在从事本站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未获得过此项资助。

6.拟参加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召开日期应在本年度之内。

(三)申报时间

申请人可全年随时申报,博士后设站单位随时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分别以315日、615日、915日为时间节点分批次审核并择优确定资助人选。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申报及遴选程序为个人申请,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分批次审核并择优确定资助人选。具体程序为:

1.个人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填写相关信息,生成并打印《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申请表》,并上传主要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同时,将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通知;

2)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函;

3)论文被会议收录的证明。

以上证明材料均要求以正式信函形式英文撰写,不可用电子邮件代替。

2.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

博士后设站单位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在纸质《申请表》中填写单位推荐意见,并于每批次时间节点(315日、615日、915日)前登录“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完成电子材料的审核;同时在线生成《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申报汇总表》,与纸质申请材料按照每批次时间节点,分批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获选结果公布

获选结果拟于5月、8月、11月分批次公布。

四、香江学者计划

(一)项目内容

香江学者计划每年选派内地博士到香港指定的大学,在港方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以港方大学合约研究人员的身份开展博士后研究,为期2年。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36万元港币,主要用于支付博士后在港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保险及往返旅费等。

2019年度计划资助60人。

(二)申请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应为应届或新近博士毕业生(一般应为毕业3年以内)、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在职教学、科研人员。

3.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4.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

5.能全职在港工作2年。

6.专业领域:基础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

7.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三)申报时间

20191月底320日。具体申报时间视项目岗位发布时间而定。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申报及遴选程序为个人申请,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并确定120名候选人。港方对候选人进行第二次遴选,最终确定60名资助人选,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获选结果。具体程序为:

1.个人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查看申报岗位,填写相关信息,生成并打印《香江学者计划申请表》及主要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并将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有效身份证件;

    2)博士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如还未进行答辩,可先申报,办理进站手续时提供博士学位证书;

    3)代表个人最高水平的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论文提供摘要及收录检索证明,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

2.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

    博士后设站单位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在纸质《申请表》中填写单位推荐意见,并于320日前登录“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完成电子材料的审核;同时在线生成《香江学者计划申报汇总表》,与纸质申请材料一并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获选结果公布

    第一轮获选结果拟于5月公布,最终获选结果拟于7月公布。

五、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一)项目内容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每年选派内地博士到澳门指定的培养单位,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在澳门优势专业领域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年。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澳门元和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获选人员在澳门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社会保险以及往返旅费等。

澳门培养单位协助提供自费的医疗服务计划,视情况提供学校宿舍(住宿费自理)。合作导师负责所有研究工作的其他开支(如消耗品、实验仪器、出差费用、出席国际会议经费等)。

2019年度计划资助30人。

    (二)申请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身份须为应届或新近博士毕业生(一般应为毕业3年以内)、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在职教学、科研人员。

3.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4.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

5.能全职在澳门工作2年。

6.专业领域:中医药(生物医学、临床生物学、生物讯息学、中药学、药学、化学等),微电子(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模拟与混合电路等),月球与行星研究(物理学、应用数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大气科学、空间物理、信息科学和遥感科学等),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感知、网络存储和传输、大数据分析和控制、智慧能源物联网、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监控和灾害防治等),其他目前在澳门已具备发展基础和潜力且具有杰出学术带头人的优势专业领域。

7.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三)申报时间

20191月底—320日。具体申报时间视项目岗位发布时间而定。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申报及遴选程序为个人申请,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确定不超过60名候选人。候选人在一定时间内与至多2位合作导师对接。对接成功后,候选人和合作导师共同撰写研究方案,并由候选人向澳门项目秘书处递交申请表和研究方案。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组织项目终评,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获选结果。具体程序为:

1.个人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查看申报岗位,填写相关信息,生成并打印《澳门青年学者计划申请表》及主要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并将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有效身份证件;

2)博士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如还未进行答辩,可先进行申报,在办理进站手续时提供博士学位证书;

3)代表个人最高水平的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论文提供摘要及收录检索证明,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

2.博士后设站审核

博士后设站须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在纸质《申请表》中填写单位推荐意见,并于320日之前登录“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完成电子材料的审核;同时在线生成《澳门青年学者计划申报汇总表》,与纸质申请材料一并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获选结果公布

第一轮获选结果拟于5月公布,最终获选结果拟于7月公布。

   (六)需要注意的事项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与香江学者计划项目岗位同期发布,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同期组织初评。申请人可同时申报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与“香江学者计划”,申报的项目岗位须属于同一一级学科。

六、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

    (一)项目内容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合作实施,每年选派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赴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下属的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年。中方资助每人30万元人民币,德方按月资助每人1500欧元。资助经费可用于生活津贴、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和研究、差旅费用。

     2019年度计划资助50人。

    (二)申请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应为应届或新近博士毕业生(一般应为毕业3年以内)、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在职教学、科研人员。

    3.具备良好的英语或德语能力。

    4.符合德方提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岗位需求和申报要求。

    5.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须经设站单位和合作导师同意;未进站的申请人需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设站单位申报。在职人员(含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须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

    6.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三)申报时间

    201931日—425日。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申报及遴选程序为申请人向博士后设站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后由德方进行遴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资助人选。具体程序为:

1.个人申请

    申请人根据德方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公布的岗位需求和申报要求填写《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申请表》。每人限报一个项目。申请人在申报截止时间之前将《申请表》(英文填写)及主要证明材料报送至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有效身份证件;

    2)博士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

    3)科研学术奖励或专利证书、重要的学术称号或荣誉称号证书、论文和学术专著的版权页。获奖成果需注明颁奖单位和获奖时间、等级、位次;著作、论文需注明出版社、发表刊物名称,合著的需注明位次;

    4)专家推荐信。

    以上证明材料均需提交英文翻译件。

    申报所需表格请在中国博士后网站首页“表格下载”中下载。

2.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

    博士后设站单位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填写纸质《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推荐表》和《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申报汇总表》,并刻制光盘,随纸质材料一同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获选结果公布

    获选结果拟于7月公布。

七、有关要求

    (一)纸质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及主要证明材料复印件。申请材料需合订成册,一式2份,A4幅面,左侧装订,加封面、目录。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还需将全部申请材料制成一张光盘(5M以内)一并上报。

    (二)博士后设站单位应将申请材料于申报截止之日前寄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逾期不再受理。

    (三)项目获资助人员需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作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管理。

    (四)获资助人员(除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获资助人员)应在资助通知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赴外或来华(回国)办理进站手续,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五)获资助人员按照《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博管办〔201377号)和《关于印发“香江学者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博管办〔201192号)中的有关规定管理(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和中德博士后交流计划获资助人员应由设站单位参照以上文件进行管理)。

    (六)资助经费(除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外)应全部用于获选人员的日常生活费用(含工资、奖金、生活补助及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等),应由单位承担的社保缴费部分不得从资助经费中列支。设站单位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

    (七)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获资助人员,进站时设站单位应核实其学位证书。如无学位证书,应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取消其获选资格,不得办理进站手续。

    (八)如获资助人员放弃资助或退站,设站单位应将剩余经费及时退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定账户。

八、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010-8420834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派出项目

         010-62335025

    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010-62335012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

贺洪增   010-82376598

    邮寄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博士后公寓(10008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评估与服务处

 

Postdoctoral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I. Project Introduction

 The Postdoctoral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is targeted at excellent international young scientists holding a PhD degree(including those Chinese based i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of China, as well as young Chinese received a PhD degree abroad and not yet returned to China by the time of application)pursuing postdoctoral research in a Chinese institution.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would be co-funded for two years, by the Office of China Postdoc Council(OCPC)and the host institution:an allowances of 200,000 RMB each year shall be provided by OCPC and another 100,000 RMB per year by the host institution/group, which would be used for covering the individual living expenses related to their stay in China, including housing allowances, social insurance and round-trip international travel expenses etc.

300 postdoctoral fellows shall be supported in this program in 2019.

II. Eligibility

1. The applicants shall be under 35 year’s old, decent personal in good health.

2. The applicants shall be foreign nationals or defined Chinese as above, who have obtained a doctoral degree within the recent three years.

The applicants shall have obtained their doctoral degrees from a university in the Global Top 100 University List; or the research discipline in the department/faculty for PhD degree is ranked in the Top 100 discipline list(taking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f Shanghai 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and U.S.News & World Report as reference). For applicants from countries located along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region, the applicants shall have graduated with doctoral degrees from the top 3 universities of thei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Framework of Cooperation for China-Germany Postdoctoral Exchange Fellowship Program,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long lasting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entres/Institutes of Helmholtz Association, European or Chinese applicants with their PhD degrees from Germany, the requirement on university ranking or discipline would be waived, in case they are supported by a formal recommendation from Helmholtz Association, .(Contact:Dr. HE Hong, Beijing Office of Helmholtz-Association   010-65907866      hehong@helmoltz.cn).

4. The applicants shall contact a host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China with an in-house postdoctoral station on their own and pass through the first selected and receive an official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host institution/postdoctoral station for the final evaluation through OCPC.

5.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s shall be bound to the research for at least 20 months in China for the two-year postdoctoral program.

6. The applicants shall have excellent academic record during their doctoral study.

7. Applicants from non-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must have sufficient proficiency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of Chinese or English.

8. Those Chinese researchers having a full employment are not eligible for this program; all the funded researchers shall conduct full-time postdoctoral studies during the two-year project.

9. The applicants shall have not yet been supported by another OCPC international postdoctoral fellow program or postdoctoral innovative talents supporting program.

III. Application Timeline

The Chinese host institutions with a postdoctoral station are open to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whole year, but OCPC will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s forwarded through a postdoctoral station three times a year, namely 15th March, 15th June and 15th September.(For example, applications arrived in OCPC before 15th March will be the first batch to be evaluated and approved in 2019, and so for the rest rounds).

Those applicants, who have already been enrolled as postdoctoral fellow in a postdoctoral station, would be possibly accepted, if their starting time would not be more than 6 months until being evaluated by OCPC on the three deadlines for making decision in the year.

IV. Application and Review

The application shall be filed by the applicants to their wished host institutions and pass through their evaluation. OCPC will then organize the review in Beijing on the recommended applications and announce the final results. The procedure is listed as in the following:

1. Application Procedures

Before applying for this program, all the applicants shall search for a supervisor in a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or company hosting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There are 4185 OCPC authorized postdoctoral stations for this program, which could be retrieved from the front page of www.chinapostdoctor.org.cn, which is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all the postdoctoral programs in China.


One shall first of all get an oral commitment for supporting his/her application from the supervisor and the postdoc-station, and then moves to the second step of online registration.

The OCPC online registration window is also on the first page of the official website. One can find the button to access the “International Postdoctoral Exchange Programs” . 

One shall fill in online the Application 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Postdoctoral Fellow Program  and upload all the scanned copy of supporting materials. Once this registration is down, a completed ready to print application form would be generated. All the applicants shall send this completed and printed application form plus the supporting materials in paper form to their wished host institution for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The supporting materials required include:

(1)A valid ID;

(2)PhD diploma or the certificate of thesis defense. Doctoral students who have not defended their thesis are allowed to apply for the program, but must provide their PhD diploma when register in the host institution.

(3)Certifications for major research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listed in the Application Form.

All the forms related to the OCPC Applications could be retrieved on the front page of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OCPC, including this program for gaining excellent scientists to China.

2. Evaluation by a host institution

The host institutions shall review all the individual application materials, summarize and write down their comments and decision on each Application Form. Then, all the postdoctoral stations shall compile all the materials together and get them posted to OCPC before the deadline of each application period(15th March/June/September). Each postdoctoral station with at least one applicant shall provide Summary Table containing all the candidates passing through their selection. OCPC will expect the paperback application materials combined with this Summery Table from each postdoctoral station.

V. Announcement of results

The final OCPC decision would be announced in May, August and November 2019 respectively.

VI. Operation manual for eacch applicant

Step 1:Log in

The applicants should log onto the application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Overseas or i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post-doctoral programs in China, and upload required materials.

Applicants who are postdoc fellows already being enrolled by a postdoctoral station, can log onto the system with their user name and password; All the rest need to register a user name before entering the system.

Step 2:Fill in the application form and print the form and other supporting materials

The applicants need to download, fill in and upload the Application Form after entering the system. Meanwhile, they need to upload required supporting materials such as PhD diploma and certificate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oral defense, patent etc.

Notes:Applicants who are enrolled postdoc fellows shall stick to their original information concerning host institution, research topic and supervisor.

Step 3:Submit application materials

The applicants should send two copies of the printed materials to the host institute as required after having finished the online registr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platform.

相关栏目:『社区动态
2024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多语种组) 2024-03-27 [11]
HICOOL大赛┃HICOOL2024全球创业大赛持续招募中 2024-03-24 [77]
2024影响因子将于6月发布 2024-03-21 [92]
南加州大学(USC)简报:Health Tomorrow(March 2024) 2024-03-21 [102]
最高平均资助强度1000万元/项!国自然发布四类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四) 2024-03-20 [55]
最高平均资助强度1000万元/项!国自然发布四类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指南(三) 2024-03-20 [64]
最高平均资助强度1000万元/项!国自然发布四类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指南(二) 2024-03-20 [63]
最高平均资助强度1000万元/项!国自然发布四类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指南(一) 2024-03-16 [195]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资助介绍! 2024-03-12 [284]
美国驻华大使馆:妇女节快乐! 2024-03-08 [37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