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李迅雷: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在哪里?
李迅雷: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在哪里?
2019/2/23 5:34:05 | 浏览:992 | 评论:0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区域经济的分化也愈加明显。近日,全国31个省份均公布了2018年各自的GDP总量及增速,引发大家对区域经济发展前景的热议。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增长步入到结构调整阶段,资金流、人口流、货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市场的力量会不断集聚到某些区域,从而让这些区域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那么,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会落在哪些区域上呢?

0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阶段

从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看,实际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四个沿海城市建特区,沿海16个城市被设为开放城市,90年代初又设立浦东新区等;第二阶段则偏重于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如1999年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2006年国务院又推出了“中部崛起”的发展规划。

第三阶段更趋向于区域一体化下的协同发展战略,即发展区域更加集聚,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外辐射。如2014年提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战略;2016年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等;去年及今年年初,又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第三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更像是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极”或“增长极”理论的实践。所谓“发展极”,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强调区域规划,合理安排资源的优先次序,即集中资源先发展拥有主导部门和创新行业的某些地区,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极理论属于区域经济理论,但它与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差异之处在于,前者更强调优先发展战略,后者属于均衡发展战略。

02

从投入产出比看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

从全球看,地区间均衡发展战略鲜有成功案例,如从历史上看,苏联、日本、埃及、法国等很多国家都试图推行区域间均衡发展战略,向落后或人口稀少的地区加大投资力度或移民,但结果都无功而返。如今,世界一半的GDP是由占世界土地面积1.5%的地方创造出来的,同时,这1.5%经济板块上却居住着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

从我国区域经济第二阶段的发展战略看,尽管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从2001年到2010年,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全国的占比,已经从17.72%提高到2014年的24.57%;中部从19.83%提高到2014年的25.54%;东部地区则从2001年的53.9%降至2014年的40.81%。

尽管中西部的投入比重不断上升,但产出(GDP)比重并没有明显提高,如东部地区的投资占比在不断下降,但GDP的占比却基本维持稳定,从2000~2015年,东部地区的GDP占比仅从53.44%降至51.52%,而西部地区只上升1个百分点,中部上升不到一个百分点,东北则不升反降。

2015年以后,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分化和集聚现象越发显著,东部地区出现了投入和产出占比双双上升的势头,如2017年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全国的比重提高到了42.4%,同时GDP的占比也上升到52.6%;东北的投资和GDP份额则不断下降;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份额较2014年上升2%,但GDP份额只提高0.2%;中部地区201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2014年上升0.5个百分点,但GDP占比为21.7%,比2014年回落0.1%。

记得十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报告,叫《寻找中国下一个崛起的区域 》,发现从全球人类的居住分布状况看,全球10%的陆地集聚了90%的全部人口,其中50%以上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200公里范围内的陆地上。如美国有50个州,其中的5个州人口要占到全美人口50%以上。

因此,我认为经济地理上的分化和集聚是大趋势,中国人口从西向东、从北往南迁移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有理由看好东部的发展空间,认为未来人口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等还是会流向东部。10年过去了,当初的基本判断大部分都得到了印证。

由于资源是有限和稀缺的,中西部地区大量的低效投资,导致资源错配,也成为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杠杆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上海交大陆铭教授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全国272个城市建设了当地的新城,超过90%的城市建了新城,大量新城的建设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出地。依据经济学逻辑,越是欠发达地区,还款风险越大,转化成高利率,推高社会融资成本。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018年)

李迅雷: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在哪里?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杨畅供图

从银行的不良率看,中西部地区及北方的地区的不良高于东部及长江以南地区。如内蒙、甘肃、山东、东北、云贵等省份的不良率很高。北京、上海、广东等较低。

因此,从改革开放40年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看,优先发展战略显然要比均衡发展战略的效率更高,结果更理想。因此,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无论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或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长江经济带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希望在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或产出率。

我国东部面积只有国土面积的20%,却创造了全国52%的GDP,因此,规模经济的特性就是集聚。根据世界银行的案例归纳研究得出的结论,经济密度增加一倍,生产率提高6%,而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扩大一倍,利润就下降6%。因此,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是最明显的,如纽约的GDP名列美国所有州第三,人均GDP也名列世界第二。

相比之下,我国东部地区的集聚度虽然在过去40年中上升了9个百分点,但仍嫌不足,经济密度依然不够高,未来仍有很大集聚空间,应该能够提高到60-70%。

03

未来经济重心在东部

从经济规模来看,目前长三角地区GDP总量最大。

综合各地统计数据,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3%。而京津冀地区经济规模是最小的,2018年GDP总量约为8.5万亿元,粤港澳的GDP总量为12万亿元左右,也不过略超长三角经济总量的一半。

一个区域的经济能否发展起来,取决于多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即所谓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但实际上自然资源禀赋是最难改变的。或许有人会提到以色列——自然条件很差却发展很成功,但这属于极少数的成功案例,小概率事件一般很难复制。

人类历史演绎至今,你会发现,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就提出过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爱辉—腾冲一线,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一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仍未被打破。

因此,地理格局决定了经济的区位优势和劣势。从历史看,自南宋以来,中国经济及文化重心就落到了南方,尤其是江浙最为发达。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上海就为远东金融第一中心,金融体量远超东京和香港。

80年代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深圳走上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之路,上海经济增速被深圳所超越。但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减少,深圳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遭到了挑战,上海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90年代不足深圳的一半,到超过深圳,说明上海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步伐还是比较快的。

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来的沿海城市发展轨迹,发现在同样政策支持下,有些城市发展加快了,有些城市则落后了,如80年代最先开放的16个沿海城市,秦皇岛、天津、烟台、大连 、青岛、南通、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营口和威海,迄今为止,我认为成败参半,即8个城市(上海、青岛、宁波、广州、南通、温州、烟台、福州)成功晋级,另外8个城市竞争力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可见,不管是优先发展战略还是均衡发展战略,市场的力量强于一切,不可能出现普遍繁荣,尤其当经济增速下行的过程中,肯定出现城市发展快慢的排序,此消彼长。

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当属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了。深圳2018年出口额就要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2018年浦东新区的GDP过万亿元,超越不少省份的GDP,而且,浦东新区创造全区70%GDP的地方,只占浦东十分之一的面积。无论是深圳还是浦东,目前也处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阶段,如浦东将打造最强光、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七大新兴产业。

04

上海区位优势更明显

比较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的特点,发现有几个方面的差异:第一,京津冀的发展水平落差最大,北京作为发展极的“虹吸效应”非常明显,但“辐射效应”欠佳,2018年天津GDP增速只有3.6%,河北经济体量排名不断回落,2018年降至第九。

长三角的江苏、浙江GDP总量排名分别为全国第二和第四,与上海的产业联动性相对较好,这是因为上海的制造业比北京发达。珠三角的经济增速依然较快,且新旧动能转换情况不错,问题在于广东省内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的经济比较发达。

第二,从人口流动情况看,2017年京津冀地区人口净流出(剔除自然增长人口后,下同),长三角和珠三角人口均净流入,说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集聚效应还是比较明显。但广东下辖的各个城市中,除了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外,大部分中小城市的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进一步印证了珠三角经济的分化现象。而江苏。安徽和浙江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数量很少,说明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第三,从经济运行质量看,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这一指标颇具代表性,即2018年,上海占22%,名列全国第一,北京占19%名列第二,广东第7,只有12%,其中深圳为15%,可见,以财政收入为考量的上海,经济增长质量名列全国第一。

北上深相关数据比较

李迅雷: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在哪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泰证券研究所

比较上海、北京和深圳,发现就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而言,上海和北京比较显著,但北京主要靠服务业比重上升,上海则相对比较综合。深圳居民的房贷压力大于上海,北京虽然房价涨幅较大,但房贷压力却比较小。

此外,广东的产业结构中对制造业的依赖度相对较大,在10年前的美国次贷危机中,出口加工业就深受其害。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及部分产业向外转移,就业压力也相对会较大。如2018年上海实现新增就业58.2万人,与2017年保持平稳。但上海常住人口仅为广东的1/5,新增就业超过了广东的1/3,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创造就业的能力相对较高。

  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与常住人口比例

李迅雷: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在哪里?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杨畅供图

此外,还可以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出效率,这也可以体现投资质量。通过比较2013~2017年国内几大中心城市的固定资产占GDP比重发现,排序为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天津和重庆,即深圳和上海的产出效益分别为第一、第二,重庆最差,天津次之。产出效益差的城市,未来经济增速一定会大幅下滑,因为高投资不可持续。

例如,2017年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之比达到90%,而上海只有24%。上海的排名尽管为第二,但过去5年呈现产出率上升势头,说明效益在提升,而深圳正好相反。

六大中心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当地GDP之比

李迅雷: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在哪里?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吴佳璐供图

最后,从三大经济体的战略地位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战略,主要想通过纾解北京的人口和非首都功能,如设立雄安新区和把市政府迁到通州。而现实问题是,北京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80%,而服务业的产业链通常不如制造业长,故辐射力度有限,虽然可以起到纾解北京城市压力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就是在珠三角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香港、澳门的互联互通,有利于提升该区域的国际化程度,促进珠三角的金融开放。目前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国内所有城市中最高的,如果金融业规模也能做大,其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

相比之下,上海的战略地位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更为重要。首先,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城市;其次,上海又是长江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其发展极的辐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我们从国家赋予的上海战略定位上也可以略见一斑:国际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中心,全球科创中心。

上海预期是2020年实现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四大国际中心的目标。据商务部统计,尽管自2015年以来上海实际吸收外资呈现出见顶迹象,外商投资项目签订合同项目也出现单边回落。但2018年,上海实际吸收外资出现了回升,合同项目数量大幅上升,较上年增长了42%,为历史高点。

世界银行集团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排名从上期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首次进入前50。其中,上海作为样本城市,权重高达55%,对排名提升的贡献巨大,也有利于国际经济中心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上海除了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大城市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外,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也将成为它未来经济的一大亮点。上海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0.2%,说明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上也充满潜力。

不久前,最高层宣布设立上交所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际上是把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改革这两大任务赋予了上海。此举将有利于上海集聚科创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强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借助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平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仍在东部,经济体量大、集聚和辐射力强的当数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作为贯通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区域,有利于中国的东部经济与中西部经济协同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实属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然,上海的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显而易见。首先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偏低,不足深圳的一半;其次,在严格限制超大城市人口流入的政策下,过去三年来上海常住人口净减少,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压力;第三是受传统经济结构、人口相对老龄化影响,与深圳等年轻的移民城市相比,行政力量偏强、社会活力不是太足;第四,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比重偏低,体制机制创新动力也有所欠缺。

因此,尽管上海在全国的区位优势和龙头作用非常明显,但在经济减速、存量经济主导的大趋势下,不进则退。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3-26 [108]
对话古生物学家:《沙丘》的沙虫有没有地球版 2024-03-26 [51]
方绍伟:为什么秦晖的文化观念是错的? 2024-03-26 [122]
杨培东院士,最新Nature Catalysis! 2024-03-26 [30]
诺奖得主MacMillan最新Science:SH2自由基分选实现醇-醇交叉偶联 2024-03-26 [62]
室温超导“造假”论文是如何登上《自然》杂志的? 2024-03-25 [104]
俞敏洪丨让孩子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世界 2024-03-25 [255]
北大教授尹保云 | 中国思想界的两大鸦片:“西方没落说”和“文明无优劣” 2024-03-25 [305]
赵鼎新:撤了 2024-03-24 [169]
张鸣:当心国学是国渣! 2024-03-24 [10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