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国内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称蓝皮书)。
城镇人口心理状况更好
蓝皮书透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我国10岁至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测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有11%至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2%至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
2011年至2012年,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调查发现,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的这两项分别为2%和13.8%。近几年的调查也显示,农村户口或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要差一些。
“自我调节”知识需求大
蓝皮书指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近年来曾三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同时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针对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显示国民需求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后面依次是“教育孩子”、“人际交往”、“心理疾病防治”、“职业指导”和“婚姻”。
心理健康状态因群体而异
蓝皮书指出,心理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素养影响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和应对,我国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依群体而异。
2017年至2018年的调查显示,女性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略高于男性,25岁至45岁年龄组的群体素养高于其他年龄组,东部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读写障碍”知晓率不足50%
在常见的心理疾病知晓率的考察上,公众知晓率高于90%的是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自闭症(孤独症),而公众知晓率不足50%的包括“读写困难”和“惊恐障碍”。
教师、医务、银行、IT从业人员需关注
其中,教师、医务人员、银行业职员以及IT业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事以上行业的老友们记得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寻找专业人士进行疏导!
最后
奉上一份抑郁程度自测表
为了您的健康
快来测一测吧
中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日前正式出炉,报告称我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农村人口整体好于农村人口。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国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不仅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而且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也大大增加,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单纯的躯体健康问题更突出的态势。2011年,在《自然》杂志发布的心理疾患负担统计数据显示,心理疾患已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次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以最近3年的大型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探讨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中国学者近二三十年来的心理健康研究也显示,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均呈增长趋势。
11%~15%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报告称,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到中度心理问题;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如从表面上看问题则易被忽视,但本人内心有不适感,也会妨碍能力的正常发挥;如不进行心理辅导,可能自发缓解,也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部分人群应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如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可有效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据介绍,2007~200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我国10~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测查,回收有效问卷14798份,调查地区包括全国21个省(区、市)的39个城市,最终得出上述结果。
2011~2012年,科研人员又通过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调查发现:我国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这两项比例分别为2%和13.8%。
这4年间国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相对变化不大,农村户口或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一些。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了解,是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础。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预测、引导和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
35.2%公务员处于中高等焦虑状态
国民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同时,国民心理健康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而是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儿童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此次报告聚焦中国公务员群体的心理状况,其中提到该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虑水平比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较高,10.2%的人压力水平比较高;处于中高等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35.2%、33.2%和52.2%。
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中国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重要的心理变量——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得出上述结果。
报告还提到,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群体的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男性;未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已婚群体;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普通公务员低于金融系统公职人员。
从年龄上看,26~40岁年龄段的公务员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其工作满意度水平最低。而随着年纪增长,公务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则会随之提升。
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当下,公务员面临挑战不断增多,承受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研究发现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可以通过心理灵活性的训练来提升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74%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需求大但服务跟不上
报告还提到,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具体来看,有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仅有12%的受访者认为“不严重”,有40%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而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曾3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第一次在2007年末至2008年初,收集有效问卷6212份,最终得到以上结果。
这次调查还发现,针对民众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其后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第二次调查是2012~2013年,针对残疾人群体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调查发现,残疾人心理辅导服务需求非常大,有77.64%的残疾人表示“愿意”接受免费的心理辅导服务,有22.36%的回答“不愿意”。并且,对于心理辅导服务的需求没有性别、致残原因、残疾类型和家庭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就寻求心理辅导的目的而言,调查对象最希望通过心理辅导来提高自信(54.94%),其次是帮助自己解决学业或就业中遇到的问题(51.16%),以及增强生活适应能力(46.35%)。此外,有近4成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寻找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第三次调查于2017年进行,主要调查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困难。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存在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同时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外部与内部困难。
这3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不同人群都具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获取方面普遍存在需求。但与此同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尚不够便利,“期待各地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日益提升,更好地满足国民心理健康需求,维护和提升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