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郑永年:对美国衰落的重新评估
郑永年:对美国衰落的重新评估
2019/5/25 22:55:38 | 浏览:1521 | 评论:0

郑永年:对美国衰落的重新评估

多年来,“美国的衰落”一直是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话题,不仅在美国本土,而且也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这个话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或者现实的和认知的两个层面。

客观层面有两个方面。第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崛起。1890年代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二战结束之后,尽管美国集团和苏联集团对立,但苏联集团只是在军事上单方面的强大,其他所有方面包括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一直处于弱势。苏联和苏联集团解体之后,美国便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霸权。

但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造就了一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中国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尽管遇到了西方的全面制裁,但中国很快通过自己的改革开放克服了深刻的危机。自90年代开始,中国快速成长,在不长的历史时期里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其他一些新兴国家的表现也不弱,尤其是金砖国家。

第二、美国的相对衰落。相较于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美国发展速度显然比较缓慢,美国经济和军事等可以量化的方面,在世界总量的份额在减少。不过,在所有绝对数上,美国还是维持在绝对的优势。

主观层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其他国家的自我膨胀。世界历史表明,上升中的国家尤其是快速上升中的国家和衰落中的国家,尤其是快速衰落中的国家,往往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对上升中的国家来说,如果民族主义情绪控制不好,往往产生不切实际的错觉,即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挑战现存霸权,或者自己去争取当霸权。再者,衰落中的大国也往往会求助于民族主义试图恢复大国地位,同样会用各种方式去挑战现存大国;这样做尽管有可能加速衰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保持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像大英帝国那样承认自己的衰落,并且计划体面退出大国地位的国家少之又少。一句话,民族主义往往高估自己的实力,而低估其他国家的力量。

第二、美国的深刻危机感。美国是一个危机感驱动的社会。和其他国家的国民比较,美国人很少有忍耐性。因为民主、开放、自由,美国人一有苦就叫出来,加上热衷于报道负面新闻的媒体的大肆渲染,美国社会往往具有了深刻的危机感,而政治人物(因为选票的缘故)不得不回应。实际上,整个西方都是如此。不难理解,“西方衰落”和“美国衰落”的声音,在西方和美国从来没有间断过。但类似的危机感在其他社会甚至是落后社会并不多见。实际的情况是,很多社会即使身临危机,但各方面仍然感觉不到。

那么如何客观评估“美国衰落”的问题呢?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首先需要认识几个重要变量。

第一、美国的衰落是相对的,就是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比较而言的衰落。如果与美国自己的过去相比较,美国仍然在发展,只是较慢的发展。

第二、历史经验表明,大国的衰落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国晚清的衰落经历了很长时间,同样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军事到今天为止仍然是最强大的之一。也就是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美国仍然有复兴的机会。尽管美国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也是显见的,但在西方国家中,美国似乎表现出了强大的自我纠正能力。

第三、美国没有全面衰落,而是部分衰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创新等领域,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和美国比拟。尽管美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也就是软力量方面)的优势,已经不能与在“第三波民主浪潮”期间相比,但在这些领域,美国并没有遇到挑战者,实际上也并不存在替代制度。再者,这个问题是美国自己造成的,主要是美国在海外(尤其在大中东地区)不计成本地推行美国式民主的失败和美国国内党派政治的对立。


郑永年:对美国衰落的重新评估

美国是全球化最大获益者

现实地看,尽管美国经历着相对衰落,但美国经济表现比任何一个国家好。到今天为止,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最先进的技术、最强大的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美元霸权等。在所有大经济体中,美国的劳动生产力仍然是最高的,而自由市场和强大的民间力量使得美国修复危机的能力也仍然强大。

就经济形态而言,美国一些传统的产业要不已转移到其他国家,要不已经衰落,但美国牢牢地掌控着世界的金融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即当今世界两个最重要的经济领域。尽管其他一些国家也在发展金融经济,但没有任何力量挑战华尔街。而互联网迄今为止则可以说只有美国一家,因为尽管就数量而言中国在这个领域也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但中国主要是技术应用,原创技术很少。同时,美国也掌握着知识经济的最前沿。所以,单就经济而言,没有任何迹象指向美国的长期衰落。军事上更不用说,其他国家的军事预算可说只是美国预算的很小一部分。没有国家可以抵御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的横行霸道。

如果再深入讨论,与其说是必然的衰落,倒不如说是必要的转型。的确,美国经济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美国所独有,而是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即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的高度分化。对美国来说,全球化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最近一波由美国所领导的全球化为美国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美国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者,尽管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也是全球化的获益者。不过,全球化也使得美国失去了经济主权,美国社会内部收入分配出现了大问题,即全球化的大部分好处流向了主导和参与全球化的绝少数人,大多数人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一些人甚至成为受害者。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则取代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劳动力,这更进一步恶化着社会分化。很显然,这种现象不仅仅限于美国,而普遍存在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化参与者,或多或少都面临这个问题。

马克思19世纪的论断仍然是对的,即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就是说,全球化和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经济基础的变革,那么政治如何变化来适应这个新的经济基础呢?这个问题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美国更是如此。多年来,美国内部就此也进行着不断的争论。今天,美国民主党里产生激进路线也很容易理解。实际上,从奥巴马开始美国已经开始了美国式社会主义的趋向。特朗普上台之后,全盘否定奥巴马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些福利政策,尤其是医改。这导致了今日民主党的反弹。

国家兴衰有其自身客观规律


美国成功逃避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洲式的社会主义运动,二战之后一直代表着最典型的资本主义。那么,迟到的社会主义革命现在会不会在美国发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过,现实地看,美国仍然拥有最强大的保守主义,尤其是当美国的社会主义意味着利益向少数族群和社会底层倾斜的时候,遇到的保守阻力会非常巨大。

美国平常很少讨论这些问题,因为这涉及“政治上不正确”。但一旦涉及实际政策时,问题就会浮上台面。特朗普已经“光明正大”地否定了奥巴马的医改政策。进而,特朗普掌权以来,过去被视为“政治上不正确”的一些问题,也变得不那么敏感了。也就是说,美国即使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但这场革命不会过于激进化。

当然,近来所经历的美国政治变化也有可能导向美国的制度创新,最终产生一种既别于现存美国制度,但也有别于欧洲福利制度的美国制度。当苏联和苏联集团解体之时,美国的自由派乐观地认为,西方式民主制度是人类可以拥有的最好的制度,因此也是“历史的终结”。不过,现在新历史的种种可能性再次向美国开放。

美国的内部变化也表明,人们要对“美国衰落”的观点做审慎的考量。不管如何,美国衰落的观点本身具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质。在美国内部,尽管很多人也在讨论“美国衰落”问题,但这些绝非是唱衰美国,而是提醒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把中国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在美国之外,那些相信美国正在衰落的人,往往关切的是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做的“坏事情”,并且希望美国尽快衰落,这样这个世界会美好起来;而那些不希望美国衰落的人,则关切美国所做的“好事情”,他们相信这个世界秩序是由强大的美国创建的,是美国加以维持的,也需要美国继续这样下去。

尽管无论是相信美国衰落者还是不相信者,双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经验论据,但不管如何,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妨碍着人们对美国力量的客观评估。

在政策领域,不管喜欢美国与否,人们都必须对美国衰落做客观的评估,否则就会造成错误的决策,导致灾难性的结果。尽管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形成了人们所说的“全球村”,但全球化丝毫也没有改变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本质。不仅如此,正是因为全球化状态下各国之间的“互相依赖”或者“关联”,一个国家自私的考量就会对其他国家造成更严重负面的影响。这些年美国单边发动的贸易战就是明显的例子。

再者,在全球化时代,霸权与反霸权、挑战国与被挑战国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经验地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永远称霸,也没有一个国家永远不会衰落。国家的兴衰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对崛起中的大国来说,对现存霸权国家尤其要有足够的耐心。人们既不能低估美国对他国崛起的恐惧及这种恐惧感所带来的非理性行为,也不能低估美国为了维持霸权而对遏制他国崛起的决心。任何情绪化的决策都会导致冲突乃至战争,而只有谨小慎微的理性,才能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基础之上实现和维持世界和平。

 

郑永年《大趋势:中国下一步》

目录
政治改革篇
第一章:中国的改革通往何方
一、中国改革三阶段的逻辑
二、中国不改革的政治风险
三、世界范围内的权力危机
四、中国的改革现状
五、制度建设:新时代的清醒判断
第二章 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一、重新重视研究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四、当代中共的“现代性”
五、如何认识中共的“自我革命”
六、“以党领政”体制的形成

第三章 央地关系的“行为联邦制”与改革新动力
一、中央地方关系与中国改革新动力
二、央地关系的三层逻辑
三、中国的改革要从县政开始
四、中国的县政改革与国家建设
五、中国的地方行政改革何去何从
四、“刮骨疗毒”式反腐剑指何处
一、腐败与中国的历史周期律
二、新时期反腐意涵的新特征
三、官员不作为是最大的政治挑战
四、十九大与反腐制度建设
经济建设篇
第六章 国企改革与经济转型
一、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二、中国经济转型及其风险
三、中国国有企业的命运
四、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五、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第七章 中国政商关系的重建
一、商与中国政治
二、中国政商关系危机及其根源
三、经济改革与中国清廉政府建设
四、政府理应培育企业家成长环境
第八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共享发展
一、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二、“一带一路”与经济和安全的“再平衡”
三、“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的初步评估
四、“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书写”
五、建设开放式的“新丝路”
第九章 粤港澳大亚湾区的历史使命
一、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不是经济发展项目
三、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
四、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
社会重建篇
第十章 中国需警惕社会失序的风险
一、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
二、中国社会秩序的失序风险
三、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四、社会改革
第十一章 中国建成小康社会要做大中产阶级
一、中国新时期的内部风险
二、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
三 、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四、培养中产阶级的关键不是”杀富济贫”
五、中产阶级的焦虑如何消除
第十二章 中国的“精准扶贫”及其未来
一、中国的农村贫困与治理
二、中国的“精准扶贫”可持续性研究
三、中国扶贫政策怎么走
四、构建扶贫的国际话语权

国际关系篇
第十三章 中美关系与“修昔底德”陷阱
一、中美两种世界秩序观及其冲突
二、特朗普与改变中的美国对华政策
三、中国新时期的外部风险
四、技术冷战与中美冷战的序曲
五、国际权力结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六、我们应有的反思:“中国制造”还只是“中国组装”
七、地缘政治阴影下的中美关系
八、中美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九、新型大国关系向何处去
第十四章 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的亚洲地缘政治
一、从陆地走向海洋的中国地缘政治
二、近代中国海洋国家意识的萌芽
三、当代中国海洋文明意识的觉醒
四、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印太概念的兴起
五、地缘政治新格局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六、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及其挑战
七、亚洲的崛起和亚洲价值观
第十五章 中国如何实现大国大外交
一、中国可以回避“金德尔伯格“”陷阱吗
二、为什么世界期待中国的声音
三、中国该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四、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型国际关系
五、中国推进全球化的大外交方略
第十六章 在中国发现新民族主义
一、文明的冲突:儒家文明vs基督教文明
二、新的认同、国家利益和国际行为
三、中国正在拥抱这个世界

文摘
勿把“中国组装”当成“中国制造”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制造”引起了西方的恐慌。然而,比较一下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制造”、80年代的“日本制造”,就会发现,“中国制造”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德国、日本整个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而“中国制造”很多产品是从西方和其他国家过来、利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进行了组装,然后再出口。富士康很典型,那只是一个组装工厂,不是中国制造业。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组装”的概念比“中国制造”更科学,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技术成分在里面。现在,工业已经到了4.0版,那什么概念呢?

工业1.0版,就是机械化;2.0版,自动化;3.0版,信息化;4.0版,智能化。笔者到广东各地调研时问地方领导:你们的企业到底在哪一个版本?得到的答案是:大部分的企业还处于1.0版到2.0版之间。中国工业体系确实很全面,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有,3.0版4.0版有很多,但不是原创,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依靠人家的梯子爬上来,人家把梯子抽走,你就会摔下去。通过竞争才能做出自己的原创性的东西,必须靠自己的梯子爬上去,否则永远要跟在人家后面。

对于GDP必须保持清醒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数字得益于我们的人口总量,我们的人均GDP很低,还不到1万美元,而美国人均超过5万,新加坡有5.6万。对比一下,就会明白,中国还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一定要靠技术、附加值高的产业,这条路可能越走越难,至少不会像前面几十年那么容易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同时,虽然很多人都希望中国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也不能忘记:你离世界舞台越近,所承担的世界责任就越来越大。很多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体系中的贡献都名列前茅。

但是,如果按照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来衡量,要求中国做出世界第二的贡献,那就很不公平了。这不能从总量来看,不能脱离人均GDP。美国人均GDP5万多,中国1万都不到。如果在该项投入过多,怎么跟国民交代呢?如何实现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呢?所以不能过度地承担责任,影响到国内可持续的发展。一旦内部可持续发展出现问题,外在影响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因此,外部责任要与国内发展情况相适应。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沈志华教授应邀主讲“对冷战起源的再思考” 2024-04-24 [11]
康德诞辰三百年|苏珊·奈曼:为什么这个世界仍需要伊曼纽尔·康德 2024-04-23 [40]
两个老头儿写的神奇算法,统治了全世界! 2024-04-23 [127]
所罗门诺夫:大语言模型的先知 2024-04-23 [43]
顶尖名校近7亿美元经费被冻结,只因一教授忘交结题报告 2024-04-20 [161]
张寿武:方程无解,求之不得 2024-04-20 [122]
关于陈算法的背景以及更新 2024-04-20 [105]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77]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61]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15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