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朱永新在哈佛大學「劍橋沙龍」强调:中国教改須“公平優先 政教分離”
2010/8/19 12:56:35 | 浏览:2037 | 评论:0
「劍橋沙龍」公開講壇日前邀請蘇州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也是「新教育實驗」創辦人朱永新,主講中國教育管理體制的問題與改革。目前在哈佛大學短暫訪問的朱永新強調,教育改革必須注重公平優先,教育必須多樣化,同時堅守行政與教學分離的原則。

中國教育改革的問題引人關注,雖是暑假期間,但吸引許多人聽講。由於人數超出預期、擠爆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主辦單位臨時將演講地點改至圖書館大禮堂。

朱永新一開始便指陳「中國太空之父」、曾任教麻省理工學院的錢學森所提出的問題:為何中國教育體制培養不出具創新性的拔尖人才?朱永新認為,是教育的管理體制出了問題。 朱永新歸納中國教育體制的問題,首先是對地方管得太死;他強調,中國各地區差異很大,目前教育體制中央高度極權,一個政策「一刀切」,缺少因地制宜。其次是對學校管得太死,學校沒有真正的辦學自主權。

教育行政部門權力集中,集管理、辦學、考評於一身,無異於教練兼裁判、還兼運動員。朱永新認為,中國應設專門的教育考評機構。 此外,最大問題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城鄉間不但硬體設施差距大,軟體條件的差距更是驚人。朱永新疾呼,教育改革首重「公平優先」原則,不可錦上添花。

他也指出,民辦教育的活力沒有得到發揮,也是一大問題。目前民間的資本尚未投入教育領域。 至於改革的方向,除了強調公平之外,朱永新表示,必須使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更加明確,處理好政府、學校、市場三者間的關係,建立服務型的教育行政機構。朱永新指出,目前以應試主導的教育方式應有所改革,設立不同的學校類型,培養各方面的人才。他也認為,中央應該下放行政權力,以「因地制宜」作為教育的基本原則,同時,進一步落實校長的辦學自主權。

朱永新強調,目前管、辦、評三者不分家的情形也必須改變,應建立相對獨立的教育管理體制。最後,必須進一步開放教育,鼓勵中外合辦大學,進行大學改制的試點。 他接著介紹自己創辦的「新教育實驗」,他表示,開始新教育實驗,是有感於徒有理論不夠,必須以理念實際改變社會,因此從2002年開始,在蘇州昆山市的玉峰學校開始進行新教育實驗。發展至今,在全中國已有30多個實驗區,700多所學校,10多萬教師及上百萬學生參與,被媒體稱為「新希望工程」、「心靈教育」。

朱永新指出,新教育實驗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包括: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及建設數位信息社區。 新教育並提倡回歸質樸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誦、午讀、暮省。他強調閱讀的重要性,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有聽眾提問表示,新教育的理想陳義很高,但學生畢竟還是生存在考試的教育體制中,不能沒有應試能力。朱永新回答,好的教育是不怕考試的,新教育強調提升學生的智力與自學能力,傳達知識,但不做重複機械式的考試。朱永新也表示,新教育實驗目前尚停留在小學階段。若欲進一步了解新教育,可瀏覽網址:www.eduol.cn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173]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284]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310]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266]
《陈志武教授: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2025-08-05 [274]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389]
张维迎: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吗? 2025-08-01 [436]
66届IMO中国全员金牌荣获团体冠军,满分学霸曾在北大蹭课韦神 2025-07-25 [754]
张斌:宏观经济学的多重困境和反直觉真相 2025-07-23 [735]
余永定:解析美国“大而美”法案 2025-07-23 [103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