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毕业季,欢声笑语庆祝顺利通过答辩之后,让众多大学毕业生抓耳挠腮的就业问题转眼摆在眼前。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同2018年相比,增加了14万人。
主编王伯庆看来,现在社会不应该过多担心就业问题。“中国近年来就业率已经在90%以上,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就业,而在于就业质量。”
“北上广深”就业比例持续下降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9年有约834万名大学生毕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就业形势可能会相对严峻。”10日,在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经济形势、国际关系等不确定因素将对就业形势施加影响。
综合上海澎湃新闻、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通过对2018届30余万大学毕业生(包括15.2万本科生以及15.1万高职高专生样本)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麦可思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92.6%)下降1.6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较2014届(91.5%)上升0.5个百分点。
蓝皮书显示,2014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19%,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11%下降到7%。
蓝皮书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8%)、能源与动力工程(96.8%)、工程管理(95.8%)。
此外,蓝皮书还发布了就业绿牌专业和红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其中,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连续三届绿牌。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中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其中,历史学、音乐表演、法学连续三届红牌。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25%下降到了2018届的21%,而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22%上升到了2018届的26%。
近三年毕业生工资持续上涨
王伯庆认为,目前不需要过分担心就业率问题,而是要关心就业质量,比如毕业生是否能在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是否能在自己喜欢的地区工作,是否对自己的薪资水平满意等。
蓝皮书显示,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其中,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68%、65%。
从不同城市来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71%)略高于“新一线”城市(68%),但从近三届数据来看,差值在缩小。北京是“北上广深”中本科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城市;“新一线”城市中,杭州、宁波、天津就业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不输于一线城市。
薪资方面,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4624元,人民币,下同)比2017届(4317元)增长了307元,比2016届(3988元)增长了636元。
蓝皮书显示,在本科主要专业中,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软件工程(6733元)、网络工程(6597元)。
近四成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
在对口专业工作上,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其中,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2018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71%、62%。
2018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本科38%,高职高专32%),其次是“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本科21%,高职高专26%)。
针对近四成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认为,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和工作实践存在脱节,他认为,应该打通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让后者影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并影响教学内容。
此外,报告还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近五年毕业生离职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