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2019/8/15 6:45:25 | 浏览:2033 | 评论:0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近日,微博热搜话题 #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引发广泛讨论。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后来经解释,该博士是国家一级运动员,该步数是为攀登珠峰做准备。

且不说半天走98800步可不可行,朋友圈里日行几万步、没事跑个马拉松、一个月减掉30斤的“大神”确实大有人在。

近几年,全民健身风潮兴起。

《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经常运动的人数占比超八成,仅有14.1%的中国人不运动。某运动大数据APP月活跃用户达7100万。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运动即正义”,成为近几年最正确的价值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久坐的工位,涌向健身房、公园、操场和街头。

而另一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运动健身用户运动过程中,运动受伤问题占比超三成。仅跑步运动,受伤比例高达80%。

如何避免“运动伤害”已经成为比“运动”本身更为重要的问题。

跑步谁不会?

在中国,有87%的人为了健康而跑步,却对跑步可能造成的伤害一无所知。

欧洲权威机构RSLab对上万名跑步爱好者进行统计,总结出跑步最容易引发的10种常见伤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膝盖和脚部损伤。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图片来源:Keep

90后刘桐从小就爱跑步,仗着自己“底子好”,刘桐从不做拉伸和力量训练。用她的话说,“谁不会跑步啊?跑步半小时,准备四十分钟太麻烦了。”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2015年,马拉松比赛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得如火如荼,“跑马”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刘桐第一次跑半马,真的可以用“任性”来形容。完全没有准备,没有系统训练,凭“天赋”跑完全程。

“除了累点,也没什么。”刘桐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紧接着,刘桐疯狂地在这一年里天南海北地跑了四个半马比赛。

在她看来,跑步不只是身体的运动,更是精神上的挑战,她享受集中力和耐力爆发的快感。

就这样,刘桐不仅参加比赛,平时也跑。从最开始的每周跑3次,每次5公里,到后来的每天10公里……

在这期间,刘桐的脚指甲出现过脱落,脚踝也受过伤,但这些丝毫没让刘桐对自己的跑步方式产生怀疑。

“反正都是可以恢复的,休息几天就没事了”,刘桐如此安慰自己。

直到后来,刘桐每次跑步前半段膝盖不痛,跑到中后程就会出现疼痛;再后来,她的右膝盖出现剧痛,甚至连上厕所都难以屈膝。

刘桐去了医院,医生的诊断是:半月板损伤,不能再跑了。

根据医生推断,刘桐膝盖受伤是不做力量训练造成的。

刘桐的肌肉力量不足,无法有效靠肌肉收缩来缓冲冲击,当臀部、腰部、大腿、小腿肌肉过紧时,都会通过人体结构增加膝关节压力,最终导致膝盖受伤。

很多人以为“迈开腿”就是健康,盲目地陷入自我感动,却不曾想到小小的“偷懒”却会造成一辈子不可逆的损伤。

运动成瘾:一天不动浑身难受

在中国,高达96.4%的跑者在跑步运动中受过伤。受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地休息和恢复。

陆瑶是互联网公司的设计。996的工作让她倍感压力,急需一个出口去释放。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爱上了羽毛球。“每次打完球,浑身舒坦。出汗带来的快乐感,不亚于男朋友。

“一周不少于四次”,是陆瑶对自己的要求。即便加班,也得先打完球,再回公司。

陆瑶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是年初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日子。因为总是忍不住,受伤坚持打,休息几天又去打……伤处反复发作,最后不得不在医生的强烈斥责下休息两个月。

“那段时间,我的情绪很差,每天都盼望着赶快好起来。同事们嘲笑,你的膝盖怕是这辈子都好不了了。但我知道,除非坐轮椅那天,什么都不能让我放弃打球。”陆瑶说。

像陆瑶一样运动起来“控制不了自己”的人不占少数。事实上,运动与吸烟、上网一样,会让人成瘾。

“运动不是正义!“ - 谈运动过瘾、运动过度和运动损伤

有研究证明,人在运动30分钟以后,当体内的葡萄糖消耗殆尽,大脑就会分泌一些神经递质,专业名词分别叫“内啡肽”、“多巴胺”、“儿茶酚胺”等,这些物质可以给人快乐的感觉,使人继续保持兴奋状态。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的人,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很容易运动成瘾。有研究发现:抑郁倾向越强的人,运动成瘾现象越严重。

过度运动不是年轻人自己的错

有人说,运动受伤还是自己瞎练造成的,找个伙伴或者请个教练就好了。

真不一定。

调查显示,在运动过程中,70.7%的人希望跟运动伙伴交流,有34.3%的人希望请教练指导。

然而,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在大城市找个志同道合的运动伙伴,太难了。

工作的不确定性,导致本来约好的时间轻易被鸽;大城市的距离,造成本来很要好的朋友住得很远,彼此约在一起往往要牺牲两个小时往返;即便是住得近,因为行业性格三观等原因也很难有共同语言。

于是,一个人运动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日常。

也不是不想找私教,一个是没钱,另一个原因,即使花钱雇了私教,效果也不如想象。

85后马乐以每节课300元的价格在健身房雇了一位私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运动受伤,竟然是拜教练所赐。

周五下班后,马乐急急忙忙一路小跑到了健身房。那天正好是练腿,一组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感到头晕缺氧。在运动后拉伸的环节,他曾多次表示“痛”,都被教练鼓励“坚持一下”。

回到家里,这种疼痛并没有因时间而缓解,反而越来越痛。马乐来到医院,诊断是由于用力过猛,造成双侧股内侧肌损伤。

马乐回想起锻炼的经过,自己的状态不好,却坚持做高强度训练,一味地听从教练指挥,忽视自身条件,造成最后的受伤。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的健身教练证书非常容易获得,健身教练的指导是否专业和科学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即便是专业的教练,依然存在个性化知识更新的问题。

医学/运动医学一直在发展,是经验学科,每天新的研究都在不断刷新和更改旧有的知识,如果不做最新的跟踪和整理,以某一个阶段获取的经验工作,就会有出问题的可能。不根据锻炼者的个体情况去进行个性化匹配,就更加容易造成运动受伤。

运动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更需要专业指导。但是,教练不是老师,是工具。不盲从,多问为什么,是对自己负责。……

2000年,国内健身行业正式起步,2015年以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运动作为社交的重要一环,喜欢通过晒运动照、晒运动成果在社交网络中塑造自身健康形象。

然而,正确的健身观念与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北美地区崇尚健身文化,健身理念根深蒂固,美国家庭非常重视从小对孩子运动习惯的培养,运动被视为一项必需特长而受到重视,由此对运动的兴趣延续一生;

国内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缺乏体育锻炼时间与机会。到了成年对运动产生兴趣了,可在运动技巧上还是一片空白。

“运动不是正义”,科学、理性地对待运动才是成年人应该追求的。

毕竟,运动的本质是让自己舒服。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64]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50]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45]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64]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2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29]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19]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37]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279]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1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