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与内部决策》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Domestic Decisionmaking”
Xiao Ren & Travis Tanner, Allen Carlson, Cheng Li, Mark W. Frazier
《亚洲政策》(Asia Policy)
2010年7月刊
《亚洲政策》最新一期收录了2009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动力与趋势的学术会议上的几篇论文。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兼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和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Travis Tanner共同发表开篇文章。文章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也标志着中国外交走上新的起点。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和平发展”战略也作为一个新的思想指导着中国的内政外交。这一思想既驳斥了民族主义的路线,又为中国的决策者积极寻求中国的国家利益提供了战略出发点。
文章指出,有些观察者认为中国的崛起终将使它成为新的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有些观察者却认为,中国在国内国际的问题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放慢下来,因此中国主宰国际体系的日子尚且遥远。但无论哪种看法更接近未来的现实,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都将为解决未来全球挑战创造出新的国际伙伴关系与制度。
论文集还收录了康奈尔大学助理教授寇艾伦(Allen Carlson)、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研究部主任李成及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Mark W. Frazier的论文。寇艾伦在他的论文中分析了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中国国内乃至亚洲和全球稳定的潜在影响。他认为,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传染性疾病和中国境内的恐怖分子及集团。
李成的论文则分析了海外归国人员对中国外交政策和战略思考的影响。他指出,中国外交中的三点矛盾之处有可能与海外归国人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有关。这三点矛盾是:1)中国的“全方位”外交与明显过重强调的中美关系2)中美合作与许多中国精英脑中的“阴谋论”3)中美两国三十年的教育交流努力与依然充满误解的中美关系现状。李成主张中美教育交流进行深刻的反思并讨论研究如何能够使教育交流有利于两国间互信的加强。
Mark W. Frazier的论文探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外交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中国的国内经济目标与外交政策的关系远非“石油外交”一词概括的那么简单。中国对一个平衡的经济体以及一个新的增长模式的追求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制造了机会与限制。
《经济危机与中国对亚洲区域化的政策》“The Great Recession and China’s Policy toward Asian Regionalism”
万明
《亚洲调查》(Asian Survey) 第50期,第3号
乔治•梅森大学国际事务教授万明在最新一期《亚洲调查》上发表论文,阐述了全球经济危机以后,中国对待亚洲区域化的态度转变。
他认为,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在中国对待亚洲区域化的态度和政策上有着看起来相互矛盾的影响。一方面,此次经济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都给中国推动亚洲区域化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扩大有可能会牵扯住中国在促进亚洲区域合作上的精力。
文章指出,中国从来不认为区域化与全球化是相互排斥的,并认为同时追寻两者都对中国有战略价值。中国比其他大国相对更轻松地走出经济危机,这使得中国能够更有力地在地区和全球寻求自己的利益。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北京的基本战略考量。经济危机后,中国在全球的相对地位上升,北京也正利用这一上升的地位在各个前沿——双边、地区和全球——来推进其议程。虽然一些分析人士深感北京的“坚定自信”,中国政府依然在整体上保持着谨慎小心。
在亚洲区域化中,中国倾向于东盟+3的合作框架,并认为这种框架安排是亚洲区域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但在推进区域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议程必将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挑战和区域形势的考验;北京在妥协与以硬碰硬之间将面临艰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