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英国“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快走可防癌 适度运动激发免疫系统功能
作者:唐志强 | 2010/9/2 15:37:01 | 浏览:1971 | 评论:0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开展半小时左右快走等适度运动可预防癌症,原因是适度运动可借助“燃烧”脂肪、激发免疫系统功能和改善消化系统等方式降低患癌风险。

预防癌症

  英国“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8月31日发布报告说,如果英国民众每天开展快走等适度运动,英国每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数量有望下降12%。

  基金会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英国民众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至45分钟,英国每年肠癌和乳腺癌发病人数或可分别减少大约4600人和5500人。

  适度运动还可能降低癌症死亡率,使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减少1500人,肠癌死亡病例减少1900例。

  基金会研究项目负责人蕾切尔·汤普森说:“有力证据表明,体力活动对癌症预防相当重要。相对适度地增加活动量可以减少数以千计的癌症病例。”

  她说,除预防肠癌和乳腺癌外,经常从事体力活动还可降低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肥胖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而体力活动可“燃烧”体内脂肪避免肥胖,从而降低患癌风险;另一方面,经常运动可提高人体细胞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另外,运动可提高消化系统效率,减少肠内细胞与致癌物质接触时间,从而预防癌症。

重在平时

  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说法,快走可加快心跳,促进呼吸,属于可防癌的“适度体力活动”方式之一。

  “把快走变成一种习惯,步行去买东西,而不是开车或乘公交车,那么大家的健康状况会大不一样,”汤普森说。

  研究人员说,民众不必每天腾出30分钟至45分钟的整块时间用于运动,只要时间总长度达到要求,短时多次运动也可达到相同预防效果。

  除快走外,跳舞、慢速骑自行车或游泳也能达到防癌效果。整理花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也属于可防癌的“适度体力活动”。

  汤普森说:“不是非得每天去健身房才能得到好处……做一些简单改变,也能降低患癌风险。”

呼吁重视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在报告中说,尽管有证据表明,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癌症,“但只有大约三分之一民众意识到这一点,要提高认识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基金会已推出“一起快走”活动,号召参与者与家人、朋友一起从事这项运动,鼓励参与者养成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的习惯。

  基金会筹资部门负责人保罗·弗雷特韦尔说:“除筹款外,这项活动意在让民众意识到体力活动对癌症预防的重要作用,促使民众发现快走的乐趣。”

  弗雷特韦尔说:“我们希望‘一起快走’活动能鼓励人们养成快走的习惯,不仅把它作为一项爱好,更让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癌症
『生物医学』 癌细胞“集团”如何把正常组织“拖下水” 名古屋大学发现“整合素β1”蛋白 2014-05-04 [4086]
『生物医学』 何去何从 癌症研究正处于十字路口 2014-04-17 [2838]
『生物医学』 《柳叶刀肿瘤学》:中国、印度面临癌症危机 2014-04-13 [4045]
『生物医学』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研发纳米手榴弹 可发现并治疗癌症 2014-04-10 [4550]
『生物医学』 唤醒癌症的克星:关卡蛋白质抑制剂 - Yervoy 2014-04-10 [2453]
『生物医学』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三手烟化合物可破坏DNA提高癌症风险 2014-03-27 [2556]
『学人动向』 爾灣加大醫學院資曉林領軍研究:卡瓦茶成分抑制膀胱癌 2014-03-02 [3432]
『生物医学』 渥太华大学开发出对抗癌症的新组合疗法 2014-02-14 [5739]
『生物医学』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Maura Gillison:读懂HPV - 癌症防治新抓手 2013-11-27 [2240]
『生物医学』 10种癌是由病毒引起的 注射疫苗就能预防癌症 2013-11-05 [2333]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20]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81]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20]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81]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396]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12]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31]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90]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7]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