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达到史上最高点的38.2万亿港元,2019年,香港的GDP为2.87万亿港元。
港交所的上市企业总市值是香港GDP的13倍以上!
恒指波动1个百分点,香港一个半月的GDP就蒸发。
2020年的前五个月,港交所的总成交金额达到11.7万亿,日均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1160亿港元。
▲ 港交所成交额
在街头动荡未息的情况下,为何港交所仍然能交出这样一份亮眼的答卷?
因为,除了香港中电、香港地铁、电讯盈科这些经营业务集中在香港本地的企业受到暴乱的冲击,剩下绝大多数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的经营环境与业务,和香港本地的局势毫无关系。
这些企业的募股上市、估值上涨,均不受香港的环境冲击。
这也就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解决了大家的疑惑,在香港的局势持续动荡之下,为什么仍然有大量的企业选择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港交所的市值(香港交易所本身就是一家上市的交易所集团)更是在近日达到历史最高点。
这背后反映出两点:
第一,资本信任港交所,认可港交所的合规管理与监管能力;
第二,资本对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有信心,相信可以通过对这些企业投资获得丰厚的资产回报。
尤其是第二点,这是港交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019年,港交所IPO总额达到3128.89亿港元,继续蝉联全球第一;过去11年中,港交所7次成为全球IPO冠军。
吸引资本来到港交所的,是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规模经济体的体量,是中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背后的巨大潜力。
▲ 过去5年内,内地企业市值之和占港交所上市企业总市值比例逐年上升
截止到2020年5月末,内地企业的成交量之和占到港交所总成交量的81.9%。
在市值上,内地企业的统治力更是一骑绝尘,1241家内地企业的市值之和占港交所总市值的76.9%。
市值前20名中有15家内地企业,前10名中有8家内地企业,前8名更全都是内地企业,这7家企业的市值之和接近17万亿,占港交所总市值的44.7%。
巨无霸级的内地企业,就是港股稳定的压舱石。
而港交所,就是中国企业和世界资本的一个纽带。
中国的制度,决定了我们永远无法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实现金融领域内的完全开放,昔日日本和泰国被血洗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但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需要走向世界,需要吸纳全世界的资本。
这是我们的矛盾。
▲ 朱镕基与李业广(时任香港联交所主席),共同推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同时,境外的资本也存在着他们的矛盾。
他们一方面对中国监管的制度和法规心存警惕,另一方面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收益。
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香港就是这座“围城”的大门。
境外资本可以直接买入港股上市的中国企业,同时也可以通过深港通、沪港通,购买A股的股票。
而这一切,与香港是否稳定的关联并不大,废青们打伤了几个港警,毁坏了几根灯杆,堵住了几班地铁,在国际资本眼中,都是小孩过家家一般的行为。
香港的局势再混乱,都不会影响港股在资本市场的地位,都不会影响市场对中概股的信心。
香港之乱,伤的是谁?
香港的经济表现确实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我们用数据数据来说话。
继2019年香港全年GDP增速为负(2009年后第一次)之后,香港的GDP表现继续下挫,2020年第一季度的增速更是达到-8.9%。
这是1974年有记录以来的单季度最大跌幅。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的话,香港的GDP增速将连续两年为负值,同样是1974年以来的首次。
选择2019年第四季度的经济数据,我们精准而详细的看一下,香港之乱,砸的是谁的饭碗?
这里要解释一句,2020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金管局官网已经在6月18日进行了修正发布,但考虑到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受到疫情冲击影响较大,故选择2019年第四季度的数据。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字,2019年第四季度,住宿服务业跌41.1%、零售业跌22.4%,批发业跌10.9%。
本土旅游业损失惨重,这和诸多报道及人们的直观印象完全符合。
我们再往下细挖。
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数字中,服务业被进一步划分为以下8个大类(括号内为各类占GDP比重)。
进出口贸易、批发与零售业(21.9%)
住宿与餐饮服务(2.6%)
物流(5.5%)
网络及电讯(3.5%)
金融及保险业(21.0%)
专业服务及其它工商业支援服务(18.5%)
业产出售类地产(10.3%)
物业及商用服务类地产(10.5%)
其中,进出口贸易、批发与零售业为-8.4%,住宿与餐饮服务业为-23.2%,物流业变动-8.1%,
而剩下的的五个大类均有小幅增长。
也就是说, 香港除了旅游业受到冲击之外,其它行业的经济活动几乎是没有受到暴乱影响。
所谓的香港经济受到打击,其真正的情况应该是:
游客的减少对住宿业形成毁灭性打击,继而造成餐饮业、零售业的市场需求下降,然后又传导到进出口贸易和物流业上。
而 对其它三大支柱产业,金融、外贸物流、专业人才服务,几乎没有影响。
更直白的说,作为旅游城市和购物天堂的香港,被废青废掉了,但是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内地的国际资本和货物的进入口岸,作为贸易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几乎没有受到冲击。
这就是香港的现状。
在香港,从事零售、住宿、膳食服务及运输业的人士共计80.6万人,占香港全部就业人口(304.4万人)26.4%人。
而入境旅游活动在零售、餐饮及住宿等行业内创造的在职位超过25万个。
香港继续乱下去,受到最大冲击的,只有这25万人,挣得更少,或者是直接失业。
砸的都是香港自己人的饭碗。
看起来很糟?实际上很好!
2019年8月12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针对香港暴乱及内地的舆论发表了一席演讲。
在演讲的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香港的繁荣不应离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更应利用香港的独特优势。
这话自信的过了头了,香港的繁荣当然离不开中国。
但是站在中国的角度上直白的说:
香港对中国很重要,但香港的繁荣对中国没那么重要。
香港对中国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资本投资。
从1992年7月第一个内地企业前往香港上市,到现在的内地企业独霸70%以上的市值和80%以上的交易额。
香港就是我们吸纳全球资本的资金池。
二是国际贸易中转站。
内地每年对香港的贸易占总贸易额的14%以上,是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超过日、韩两国总和。
作为WTO确定的单独关税区,香港享受着全世界最为宽松的,近乎于零的免税福利。内地的产品,进入香港之后,换个包装,打个标签,穿上香港的马甲出口到全球各地,就能合理合法的绕开WTO对内地进出口的限制,同时也能减少关税。
也就是说,有1/7的内地产品,是经香港中转而销往世界的。
对美国而言,香港的地位也很重要。
香港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地区,每年可以从香港赚取4000多亿港元的外贸顺差,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意味着美国自己也会失去这只“下金蛋的母鸡”,即便蓬佩奥叫嚷的很凶,但能否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还得上到国会表决,这不是一个可以短期有结果的事情。
所以,香港既是中美贸易战对抗的前沿阵地,也是为双方的斡旋谈判提供了后路与纵深。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
香港仍然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清算中心,占离岸人民币业务的76%,排名二三的伦敦新加坡只有5.6%和4.1%。
全球对人民币有信心的资本,之所以选择在香港入手人民币。是因为香港的人民币清算业务开展最早,管理最健全;是因为在香港提供人民币清算服务的银行机构数量最多;是因为沪港通、深港通、人民币债券等人民币产品种类更丰富。
归根到底,是因为香港背靠内地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因为北京给予了香港这个机会与地位。
香港这三个价值的实现,有哪一点需要建立在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上吗?
没有。
港股在上文已经说过了,投资者中意港交所,是因为港交所自身完善的交易规则和中国企业的潜力。
贸易则更简单,只要香港独立关税的地位还在,只要香港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底子还在,只要中国还是最大的世界工厂,那么香港作为贸易中转站的地位就不可能消失。
还有人民币跨境清算,在人民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香港作为一个插入西方经济体系内的楔子,也需要让其成为人民币流入世界的出口,只要中国还在全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只要美元霸权还存在,香港的人民币币清算中心的地位就不会失去。
我们总是揪心于香港之乱,但深入分析之后,我们却发现香港之于中国的三个至关重要的价值,一个都没有丢。
街头上打砸抢烧的废青,操纵舆论的黎智英,妄图操纵司法的外籍法官,这些上蹿下台的搅局者们,根本无力损害我们的核心利益。
废青闹来闹去,舆论吵吵嚷嚷,看上去情况很糟。
货物进进出出,资本往来无数,实际上一切如故。
香港之于中国的价值,之于世界经贸中的角色,已经被高层规划好了,也完全在按照既定方向执行。
这是废青和带路党们无力撼动的,他们毁掉的只是香港自身,是本地人的生活环境与工作机会。
所以,我们不要总是费解为何国家整治香港的力度不够,因为一群蟑螂根本没有对大局产生影响,我们的关键利益也没有损失, 贸然出手反而会被西方的敌对势力安上“干涉香港内政”的帽子,属实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也不要总是说取代香港、废了香港、抛弃香港、这样意气用事的话。
就现阶段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而言,香港之于中国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的,坚持扩大开放,香港是我们必须要利用好的前沿阵地。
6月18日,港版国安法草案明确提出,中央将在国家设立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
必须要正视的是,随着在国安法落地的工作逐步推进,乃至在未来的执法司法环节,一定会遭受废青和乱港分子乃至境外反华势力的更大的阻挠,香港的乱局还会僵持一段时间甚至出现加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稳住神,定住气。
反正我们的利益都没受影响,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