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就在中国的长江上,它在那里已经屹立了700年。
进入七月,下面这段视频开始在朋友圈中广泛流传。
▲湖北鄂州观音阁洪水中屹立不倒。来源:人民日报抖音号
这段视频是一位古建筑爱好者航拍所得,而视频中的古建筑正是湖北鄂州的观音阁。
近期,由于长江流域持续强降雨,多个水文站水位破1998年历史极值。滔滔江水中,观音阁宛如一艘骁勇的战舰,在浩瀚的长江上劈波斩浪。正所谓“中流砥柱有蟠龙”,尽管江水已没过了二楼窗户,但观音阁依旧安然无恙。
毕竟,它已经在此屹立不倒700年。
1
“观音阁,观音阁,随水涨,随水落”
观音阁位于今天鄂州市城东,建在距江岸约300米的巨大礁石之上。如果从“上帝的视角”俯视下来,观音阁很小,小到像是“长江背上的一颗美人痣”。
▲观音阁位于长江湖北鄂州城区段小东门外长江中。底图来源:天地图
自巴蜀到吴淞口,建在长江江中的观音阁仅此一座,因此观音阁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古时候的长江,下游洪水频发,古人为水患所困,希望在长江中建起这样一座观音阁,能消除水患,保一方平安。
虽然观音阁无法真正实现古人这朴素美好的愿望,但它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汛期来时,江水会将观音阁淹没大半;随着江水退去,观音阁又会露出全貌。这样一来,观音阁就成了人们观测长江水量的一把“天然标尺”。
▲汛期时,江水会将观音阁淹没大半;当江水退去,观音阁又会露出全貌。来源:CGTN
而“观音阁,观音阁,随水涨,随水落。”也成了许多鄂州人都能吟唱古老的民谣。
此外,由于长江自古就是“黄金水道”,航运价值较大,古人担心夜间行船时撞上礁石,因此就在上面盖了寺庙,提醒船只注意。
几百年来,过往船只只要看到观音阁,就会绕开礁石而行。观音阁在实际上也起到了航行标志的作用。
2
峭壁起江心,层台水面浮
说到观音阁,不能不提龙蟠矶。龙蟠矶又名蟠龙石,是突出于长江中的一个石矶。
三国时代的孙权,曾于鄂县(今湖北鄂州)称帝。相传当时孙权定都称帝前,“有黄龙盘卧于此石矶之上,积日方去”,百官都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于是便将此岛取名为“龙蟠矶”。
历史传说的可信性,我们自然无需追究。但龙蟠矶的确是观音阁几百年屹立不倒的奥秘之一。
负责观音阁管理维护的鄂州市博物馆馆长秦昌林认为,观音阁依石而建、地基牢固,如同船舷一样,既能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
▲观音阁依石而建、地基牢固。来源: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更重要的是,在观音阁的受水面,古人用煮熟的糯米搅拌上石灰,砌成一堵异常坚固的弧形石墙,这是一道挡水墙,保护观音阁主体免受洪水的正面冲击。
▲在观音阁的受水面,古人建了一堵异常坚固的弧形石墙。来源:参考消息
而从建筑美学的角度而言,观音阁建于龙蟠矶之上。远远望去,阁与矶融为一体,凌空悬虚,横江而卧,令人惊诧。
无怪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当时的大学士、湖广总督官文见有小岛横峙江中,上有亭台楼阁,不禁拍手称奇。于是官文登龙蟠矶,临观音阁,书题“龙蟠晓渡”四字,刻石嵌于寺之门楣。
3
不曾败给时光,亦不会输给洪水
观音阁的屹立不倒并非偶然,实际上,自宋代始建以来,观音阁历尽沧桑,屡有毁建,经过了无数次的重修。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微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更是多次拨款维修,并不断配置文物保护附属设施设备。
1954年,长江遭遇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将观音阁冲毁成断壁残垣,由当时的鄂城县文教局呈请湖北省文化局拨款重修。
1982年到1985年,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拨专款维修。1996年7月,洪水猛涨,观音阁后殿东南台基崩塌一半,部分门窗没入水中,洪水过后,省、市拨出专款进行修缮。
1998年,观音阁又一次被大洪水全部淹没,部分设施遭受损毁,湖北省文物局下拨救灾款3万元维修。
2015年,经过7年多的立项、审批、设计和建设后,政府耗资七八百万元,对观音阁本体进行维修,并购置了安防、消防、水电、防雷、工作用船等设施设备,使得这一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焕然一新。
多位当地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防洪能力强大了,像2016年和今年这样的洪水,都能安然度过,现在观音阁真正有条件屹立不倒了。”
“阁坚强”
不曾败给时光,更不会输给洪水!
参考资料:
1.《长江上的观音阁:洪流难撼“阁坚强”》,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7月17日
2.《长江迎来冬季枯水期,700年万里长江第一阁露真容》,央视经济信息联播,2019年12月6日
3.“杰阁峻峥傲石矶——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世纪行》,2014年第9期
4.“江心‘钉子户’“,《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年第5期
5. “龙蟠江中立琼阁——鄂州龙蟠矶观音阁’“,《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