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施一公饶毅联合呼吁打破大陆科研费分配潜规则
来源:京华时报 | 作者:易靖 张然 | 2010/9/6 14:50:11 | 浏览:2481 | 评论:0

  现在正是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联合撰文,要求研究基金的分配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两位学者指出:尽管对于一些比如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小型研究经费来说,科学优劣可能仍然是能否获得经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对来自政府各部门的巨型项目来说,科学优劣的相关性就小多了,这些项目的经费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人民币。对后者而言,关键问题在于每年针对特定研究领域和项目颁发的申请指南。表面上,这些指南的目的是勾画“国家重大需求”;然而,项目的申请指南却常常被具体而狭隘地描述,人们基本上可以毫无悬念地意识到这些“需求”并非国家真正所需,经费预定给谁基本一目了然。政府官员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年度申请指南。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们常听从官员们的意见,并与他们合作。所谓“专家意见”不过反映了很小部分官员及其赏识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

  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不仅压抑了创新,也让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除了科研经费分配机制,自主创新还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压抑。比如目前中国缺少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机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科研经费近年来的大幅度增长固然是好事,但是大的投入是否获取相应回报却无从考量。

  此外,科研人员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最直接的是署名权。个别科研项目完成后,往往要把未直接参与科研的行政领导的名字署在前面。

相关文章:『施一公
『学人动向』 施一公获瑞典艾明诺夫奖 饶毅:实至名归 2014-04-03 [3952]
『学人动向』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入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此前曾落选 2013-05-21 [3327]
『学人动向』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一周之内当选美国双院院士 为何落选中科院? 2013-05-01 [2246]
『学人动向』 北大院长饶毅撰4000字博文为清华院长施一公落选院士鸣不平 2011-12-09 [4132]
『学人动向』 饶毅、施一公:提高博士生待遇就是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2011-02-14 [2892]
『学人动向』 中国式科研伤就伤在“天、地、君、亲、师”狭隘的门户渊源文化 - 从施一公、饶毅“自揭家丑”说起 2010-12-07 [3352]
『学人动向』 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联合呼吁》的原文 2010-09-20 [2892]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76]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7]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33]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25]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17]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57]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55]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46]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74]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0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