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张敬伟:安倍的 8·15 算计:“君子豹变”静观中美博弈
2020/8/19 22:49:45 | 浏览:1076 | 评论:0

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5周年,日本政府在东京武道馆举行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

又到8·15,这是日本每年最难堪的日子。

今年8·15,日本新天皇德仁的讲话中规中矩,延续着其父明仁太上皇对历史“深刻反省”的立场。当然,他在今年“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也祈祷战争灾难不再上演。

菊与刀是日本文化的两重性象征。日本天皇“深刻反省”历史,呈现现实的“菊”的和平一面,但如此也折射了日本天皇讳莫如深的历史原罪。毕竟,二战时期日本向邻国举起屠刀,当时的裕仁天皇都是难逃其咎的。

天皇是虚位元首,当下日本天皇“深刻反省”的立场,也仅具象征意义。日本政府的历史立场和现实态度,才是亚洲邻国最为关心的。

今年8·15,安倍政府的表现依然让亚洲邻国不安。

受疫情影响,今年日本参加“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的规模仅相当于往年的十分之一,人数大约只有550人。看上去似乎冷清了些,但是日本政府恰恰利用了全球舆论的不太关注,而明目张胆地搞小动作。

在明仁天皇的“深刻反省”场面下,是安倍政府上不了台面的一番骚操作。安倍首相本人自然参加了追悼仪式,他的致辞只是强调“战争的惨祸决不能重演”,但根本就没有提及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责任,自然连隐晦的“反省”也没有提到。

这个安倍首相,已经成为战后“长命首相”。在战后日本政治史中,安倍的确有着政治家的韧性,但其历史观又有着强硬右翼分子的任性。讽刺的是,从相对“长命”的首相小泉纯一郎到“长命”的安倍首相,他们都是绝对的右翼政客。除了自民党内门阀派系的原因,也凸显日本右翼思潮的强势。此外,日本右翼政客另一特点是对美日安保同盟关系具有严重依赖。

将美日同盟视为日本的战略根基,在安倍政府表现得更加典型。奥巴马时代,美日关系达到历史最好,中日韩三国尤其是中日关系陷入冰点。安倍政府的历史观前所未有地嚣张,其本人和阁僚也参拜了靖国神社。除此之外,日本还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亚洲再平衡战略的“第二主演”,紧密配合美国对中国实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围堵与打压。特朗普时代,美国实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战,对日韩和北约盟国等功利当先,要求其增加安保费。因此,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不仅使中美关系恶化,也疏离了美国和日欧等盟友的关系。

相比奥巴马时代的美日关系,特朗普时代的美日关系“含金量”开始流失。尽管如此,安倍对特朗普依然低三下四,特朗普当选后安倍亲到特朗普大厦拜访,甚至在和特朗普打高尔夫时屈尊纡贵。特朗普夫妇在白宫接待安倍夫妇时,安倍夫妇甚至被“挤出”红毯⋯⋯面对特朗普的倨傲,安倍首相表现得很谦卑。按照安倍本人的说法,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君子豹变”。

这种“豹变”在安倍身上成了常态。当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实施贸易战时,安倍开始转向中国,中日关系开始好转。疫情来袭,中国防控效果明显,美国一团糟糕,美国纠集西方盟友追责中国,日本冷眼旁观没有加入反华联盟。但在围堵华为、涉疆涉港涉及台海、南海等问题上,日本开始蠢蠢欲动。总言之,安倍政府依然以“豹变”心态,静观中美之间的博弈,最终以日本国家的利益选边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美战略实力依然存在强弱对比,加之美日关系的战略同盟托底,日本最终还会选择站在美国一边。

作为日本首相,安倍的“君子豹变”具有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色。从国际关系的残酷性和利益原则言,安倍的选择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安倍政府利用中美关系的至暗时刻,利用疫情的特殊时期,继续坚持了其错误的历史观。

其实,安倍首相的右翼思维和历史观从没有“豹变”。本次他没有再去参拜靖国神社,却也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而且已经连续八年这么做了。此外,他的四位阁僚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文部科学大臣萩生田光一、冲绳及北方担当大臣卫藤晟一、总务大臣高市早苗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2016年以来日本内阁阁僚首次在日本战败日参拜靖国神社,也是2012年安倍第二次组阁以来参拜阁僚人数最多的一次。

安倍内阁今年的8·15阁僚集体“拜鬼”,也许因为疫情形势而失焦,但是安倍本人及其政府的右翼色彩和错误史观却愈加清晰。一个靠算计和小聪明刷存在感的国家,不仅难以得到邻国尊重,也很难成为真正的大国。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霍布斯:论权势与荣耀 2025-04-21 [20]
达利欧:重要的不是关税,是旧秩序的崩溃 2025-04-21 [31]
ASU华裔教授五年前离奇身亡 警方定为因“工作压力自杀” 2025-04-19 [51]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429]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322]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485]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465]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652]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75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75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