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2020/9/10 7:31:14 | 浏览:1267 | 评论: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青年婚恋观和婚恋现状有变也有不变。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报告可以看出,不变的是,中国依然是个普婚社会,青年人结婚的意愿依然强烈; 变的是,青年人在择偶时更加自主,更加重视感情因素,结婚的时间普遍推迟了。透过大数据,让我们看看“后浪”们的爱情故事。

    中国的年轻人还想结婚么?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粗结婚率(Crude Marriage Rate, CMR), 指的是某个年份结婚数量除以总人数, 也就是每 1000 人中登记结婚的对数。

    在当代中国,结婚还是一件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事情,大多数人还是把结婚当作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还是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2016年中国的粗结婚率为8.3‰,同样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和日本只有5.5‰和5‰。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还是一个普遍结婚的社会。

    青年的初婚年龄普遍延迟

    从总体趋势来看,虽然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略有波动,但是从1990年开始,两者还是呈上升的趋势: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 年的22. 0岁上升到2016年的25.4岁; 男性同期从24.1岁上升到27.2岁。如果分城乡来说,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都更高。 2010年,城市人群初婚年龄为27. 94岁,城镇人群初婚年龄为 26. 20岁,乡村人群初婚年龄为25. 86岁。

    青年未婚比例增加,但结婚意愿仍然强烈

    虽然各个年龄段的青年,未婚的比例都在增加,但是这只意味着他(她)们推迟结婚,并不意味着他(她)们选择不婚。无论性别,各个年龄段的未婚青年,结婚意愿依然强烈。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相爱,我们靠什么?

    “介绍婚” 仍是青年们相识的途径

    “介绍婚” 仍占一定的比重,尤其是家人和亲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是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说明由于中国存在家族文化传统,家族的影响力仍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在一个“普婚制”的文化里,婚姻大事仍是家族成员共同关注的事情。

    如果按照现有研究对择偶方式的分类,“同学/朋友介绍”、“家人亲戚介绍”和“同事介绍”都属于“介绍型”择偶方式,三项加起来的比例为45.2%, 即有近五成的已婚青年是通过“介绍型”的择偶方式找到自己的配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青年人的实际择偶方式是“自己认识”和“介绍认识”双轨并行,两项占比超过 8 成。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青年择偶更重视感情,但是两性差异明显

    对于现在青年的择偶来说,感情上的情投意合是决定性因素,个人的外貌、背景和财产相对而言都居于次要地位。

    根据大数据揭示,无论男女,最重视的都是“体贴、 关心人”和“志同道合”两个因素。除了这两个情感性的因素外,两性对于未来配偶的婚史和教育程度都很关注。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男性除了关注上述包括情感因素在内的几个因素外,更为关注的是女性相貌体型等个人因素。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女性除了关注情感因素外,也关注对方收入、房子和家庭背景等物质性的因素。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

    虽然媒体在讨论青年生育观的时候,很多会谈及丁克家庭; 但是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大多数青年还是希望生育孩子。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组不同年份的数据,可以看到,2006 年、2011年和2015年,不准备生育孩子的比例只有1.12%、0.97% 和2. 37%。

    不生育主因是经济负担过重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不打算生育的主要原因都是“经济负担太重”,在不考虑“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这一选项外,其次是“照料负担太重”和“没人照顾孩子”。也就是说,养育孩子对于家庭来说负担过重,导致这些青年选择放弃生育孩子。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青年(再)生育主因是孩子孤单

    而选择(再)生育的青年,无论男女,主要的原因都是“希望孩子有伴”,认同这个观点的可能主要都是生育二孩的青年。而把孩子当作晚年生活保障等功利性的原因,或者“别人都生两 个孩子”等从众心理,都只有不到10%的青年认同。

 

《当代青年婚恋状况、关联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大数据图)

 

    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呈现既现代又传统的特点:青年的择偶空间越来越大, 择偶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择偶标准更注重情感性,但受传统孝道文化、家庭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当代青年在婚恋过程中又保留着传统的一面。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中国艾滋病人数 已超美国 2025-03-22 [33]
“双重视角”培养:上海纽约大学的创新实践 2025-03-22 [27]
哪里异常?基督和佛教在现代中国农村 2025-03-17 [136]
中国10所世界级名牌大学,永远地消失了! 2025-03-10 [248]
这些赚钱的办法,能信吗? 2025-03-01 [482]
23年IF 7.5,即时影响因子近10分,这本ESCI即将获得首个中科院分区! 2025-02-21 [753]
25考研复试时间节点 2025-02-21 [720]
中国害人不浅的4所“医科大学”,毕业证如同废纸,根本无法就业! 2025-02-20 [770]
废除高.干終身待遇,势在必行! 2025-02-20 [779]
当代中国的扎心现状:女人都不想结婚了,男人还妄想娶个免费保姆 2025-02-14 [80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