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丘成桐: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2020 级新生学者欢迎会致辞
来源:math_hmat | 2020/9/20 1:31:21 | 浏览:1277 | 评论:0

今天与我们在哈佛大学的留学生谈话,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对于留在美国的中国学者, 无论是读书的,或是就业的,都需要应付可能出现的对我们不利的现象。 

无论在中国,在美国或在其他地方,人们所受到的教育、观念和生活质量都在不停地改变,国家的领导人为了保护自身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也因此而不断地在改变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甚至改变了移民的种种法规,造成不友善的环境。华裔学者在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下,必须更特别要注重自己的操守和取向。

首先大家都会同意,互联网和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已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由小规模变得极为宏大。真实的消息和虚拟的消息,好消息和坏消息,都迅速地传递到大多数人的眼睛与耳朵里。结果是当政者很难隐瞒在自己国内发生的全部事实,而有些别有用心的团体更会通过社交媒体来误导群众。我本人就常常见到网络上一些关于我个人的消息,很多都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也有些作者未经我的同意,将我十多年前的文章重新刊登,而不注明日期和出处,利用时空变化,刻意误导与混淆群众,结果引起很多误会。

在这种特殊时局下,我们该如何自处?我们需要特别审慎,三思而后行。首先,我们不单单要“审己以度人”,同时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我们也应该“审人以度己”。不必假定所有事情都是某个国家或者某方面引起的错误。

记得今年中国过年的时候疫情紧张,中央决定武汉封城,美国很多媒体并不高兴,认为伤害到个人的自由。直到美国疫情变得严峻,中国疫情好转,大家才知道中国政府的苦心。前几天,中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颁发奖状给第一线的医疗人员,并说明每一个中国国民的性命,政府都有责任去保护,这个说法和美国立国以来的精神殊途而同归。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能力有限,在环保和扶贫方面做得不够。可是这几年来,我到中国好几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参观以后,我发现中国环保比前大有进步,而精准扶贫比较任何国家更有成就。“衣食足,然后知荣辱”,想来今日发达的国家都有一段类似的历史。

现在我们来回顾历史。美国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和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当年美国有一位驻中国的公使叫做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他是哈佛大学的校友,他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处事平和,他要求西方列强不要欺凌清政府,不要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他离职后,清政府由恭亲王奕䜣主持,聘请他代表中国,官职为“钦派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他还亲自设计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面国旗。他回到美国后,就代表清政府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William H. Seward)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以后他的使团代表清政府赴英、法、德、俄等国,最后由于过劳而死在俄罗斯任上,可谓鞠躬尽瘁,他奉献给中国的友谊使人感动。

清朝洋务运动,美国政府和商人也出了不少气力,在曾国藩的建议下,清政府派出五百幼童到美国留学,不少在美国名校学习,由于清政府某些官员阻挠,学成归国的不多,但是还是起了领导的作用,其中詹天佑先生就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大量工人替美国修建从美东到美西的铁路,为美国统治加州和美国西海岸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二十世纪初期,华裔工人在美国各地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受到大量的歧视,但是美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国国会终于在大约十年前已经公开道歉,也表示大部分的美国老百姓尊重美国华裔的基本权利。

不过在二十世纪同一个时候,大量的中国学者却得到美国庚子赔款的帮助,到美国留学,造就了一大批一流的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现代化,大有裨益。清华大学的三位国学大师都和哈佛大学有密切关系:陈寅恪到哈佛大学研习梵文,赵元任担任过哈佛大学教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在哈佛大学学习,回到清华大学后,也是一代大师。美国庚子赔款的态度也改变了欧洲国家对庚子赔款的态度,不少中国学者到欧洲留学,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

我们更应该感恩美国在二战时对中国的鼎力帮忙!他们支持我们中国人,打败了日本帝国侵略者,让我们的祖父母,我们的父母重返家园,不至于受到日本人的奴役!那是个惨痛的岁月,我们岂可忘记我们忠实的朋友,他们为我们,为人类的自由而战!

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中国派送了大量的留学生到美国的名校,学习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在中国成立的公司也从中美建交得到大量的技术和资金,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我们知道,中美的交流也是双向的,毕竟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我们派送到美国的留学生都是全国的精英,中国政府在这些大学生身上投资实在不少,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极为穷困,中国政府是咬着牙根来培养这些精英的,他们将万中挑一的学生送往美国,学成后,又有大量的留学生留在美国替美国政府、美国的工业和美国的商业勤奋地服务。可以看看美国硅谷一地,创新创业的中国学子就有几万人口。在美国各地的名校和跨国公司工作的骨干工程师,很多都是由中国留学生担任的,谁能够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工业和繁荣没有贡献呢?  

但是正如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们在哈佛大学读书,受到哈佛大学教授的指导,他们毕业时候的论文可能已经追上老师的水平,哈佛大学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而欣喜,而骄傲,也会替这些学生寻找良好的出路。但是有些个别学生,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已经远超过老师,不知天高地厚,企图打垮老师来争取自己的地盘。这些不幸的事情确实曾经发生。某些中国商人也通过不法的手段,偷取知识产权来壮大自己的生意,但是事实上,我也相信这些行为被美国政府夸大了,仅仅只发生在极少数不肖业者的身上。

中美两国,互补互存,绝对可以成为双赢的局面,不应该被狭窄的竞争思想来遮蔽了一百多年来的中美友谊!中国古语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国人喜欢讲中庸,讲孔孟之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清华大学的校训则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我认为我们也需要采取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今日的中美关系。

我们华人学者在美国,首要任务是尊重美国的法律,就如同美国人在中国的领土上必须尊重中国的法律一样。我记得《史记》记载齐国管仲的故事,他说:管仲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在这个艰难的处境中,大量的留学生因没有签证而回国,和国内科学家合作,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从基础科学做起,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技术,对人类、对社会都是好事。我们也需要继续支持我们和美国的友谊。美国深厚的文化值得我们继续学习,但是我们中国达成的成就,假如美国需要的话,也可以去帮忙美国。

至于我们在哈佛大学的学者和学生,需要记得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了学术,不断在培养学生和科学研究上做出贡献。希望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中美深厚的友谊。

本天地立心,无问东西,沟通学术!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朱松纯对话菲尔兹奖得主曼福德:数学家和数学的分裂 弥合分离的世界 2023-09-22 [280]
『征文征稿』 2023年全球华人慈善研究国际研讨会(12/15-16) 2023-09-23 [210]
『学人动向』 萧东:美元崩溃时刻会来临吗? 2023-09-04 [882]
『社区动态』 2024 年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2023-08-16 [962]
『百家论坛』 朱松纯:我为什么让北大通班学生读金庸 2023-08-14 [1332]
『科技前沿』 Nat. Photonics | 麻省理工光学AI芯片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2023-08-15 [1085]
『学人动向』 跨越十九年的合影——“黄金一代”数学家重聚燕园 2023-08-14 [1424]
『社区报道』 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原UCSD教授管坤良加盟西湖实验室 2023-08-13 [1114]
『学人动向』 丘成桐:要不是我牛逼,早就被他们整垮了 2023-07-27 [2263]
『社区报道』 UCLA尹安教授意外逝世,去年获得地质学界的诺贝尔奖 2023-07-14 [2224]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华人女科学家潘嫱教授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评委 2023-09-23 [10]
在美国的朋友分享的四个女性故事 2023-09-22 [14]
奥尔森: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2023-09-25 [14]
黄奇帆:中美数字经济差距明显,应先试点五方面改革 2023-09-22 [127]
郑永年:传统的“三驾马车”失灵了,我们未来投资什么? 2023-09-22 [380]
钱颖一对话基辛格实录: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全文) 2023-09-23 [203]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6) 2023-09-21 [17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5) 2023-09-21 [154]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4) 2023-09-20 [152]
何清涟 | 美国共产主义2.0运动:性别多元化(3) 2023-09-20 [16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3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