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杨福家: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不是“双一流“
2020/9/30 13:25:55 | 浏览:1784 | 评论:0

1993年-1999年,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他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2004年,他创办并担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他的名字叫杨福家,是著名核物理学家。

9月26日,杨福家与母校复旦大学的教授张力奋对谈时,提出了四个观点,其中的第四个,是他眼中好大学的标准。

杨福家: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不是“双一流“

观点一:认清自己特点,发挥自己优点并且坚持,就不会被轻易击败

这个观点来自杨福家去丹麦留学之前,曾经与其他留学生一起集中在北京培训。他的英语口语不好,所以跟好友约定只说英文,不说汉语。很快就通过了口语考核。

看看我们身边的教育吧。很多老师和家长,最关注的并不是孩子身上的优点,而是孩子身上的缺点。我们忙于把身上的缺点改正,却往往忽略了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

有人特别强调天赋,认为人一生的成就最终取决于天赋高低;有人特别强调选择,认为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但我想,无论是天赋还是选择,都离不开“努力”这个底色。

失去了努力的天赋,会让人感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失去了努力的选择,原本明智也会沦为平庸。

杨福家: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不是“双一流“

观点二:师生探讨问题时完全平等

这个观点源自于杨福家在丹麦留学时的经历。那时他发现周围有很多师生在用完全平等的态度探讨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细心留意过,在我们的周围,越是成就卓著、声明赫赫的教育者,他们越是行事低调、平易近人;越是欺世盗名、狐假虎威的,反而事事高调、飞扬跋扈。

为师者愿意与学生平等讨论问题,能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更能从学生的反馈当中得知自己教学的效果。如果一味以自己的地位去压服学生,或者只灌输不交流,那教育的效果多半是要打折扣的。

杨福家: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不是“双一流“

观点三: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杨福家说,在丹麦,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越多,越会被认为表现良好。

反观我们的课堂,在学龄前阶段。孩子们还会围坐在桌子旁边热烈的讨论问题。到了小学阶段,课堂基本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们正襟危坐。课堂上我们特别强调规矩二字,我们不太容许学生质疑老师,更不允许学生随意的打断老师。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真等到上了大学,教授们在讲台上试图启发学生提问,让孩子们针对自己讲过的内容,或者是发散出其他新的想法来互相交流的时候,却很容易发现学生们似乎已经失去了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杨福家: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不是“双一流“
 

研究生阶段,学生们需要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具体课题。可导师们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时候,却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学生们似乎更愿意让老师来为自己制定方向,离开老师的指引,他们会变得无所适从。

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更加适合小班化教学,也更加适合在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地区实施。也许我们目前不具备这么做的条件,但不妨碍我们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并且进行小规模的教育实验。

杨福家: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不是“双一流“

观点四:好的大学,不谈双一流

有人问杨福家,对于双一流建设怎么看?杨福家说,他没有仔细研究过双一流,但是他认为:当世界有名的学校都公认某所学校是一流,这所学校才是一流。好的大学,学生入校后保持进步,学生毕业后就业深造也很好。

这句话说的非常到位。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认知假如是100分,那么在别人的眼里,我们最多也就是80分。学校也是一样,如果自认为是一流,那在其他人的客观认知里,最多也就是接近一流。

杨福家:一流大学的标准,并不是“双一流“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占少华和周敏发表移民研究领域顶刊:《被动跨国主义与制度化的非稳定性:以新加坡的中国和印度技术移民为例》 2025-01-01 [640]
『社区动态』 2025年国泰银行奖学金于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接受申请 2025-01-01 [445]
『社区报道』 周敏博士名列2024年世界顶尖华人社会学家榜首 2024-11-06 [1207]
『社区报道』 李飞飞:AI十年,公众看到的是一些离散事件,而我们则看到一个连续过程 2024-10-16 [1123]
『社区报道』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体育大学开幕 2024-06-10 [876]
『社区报道』 黎曼猜想显著突破!陶哲轩强推MIT、牛津新论文,37岁菲尔兹奖得主参与 2024-06-07 [859]
『社区报道』 数学家侯一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4-06-07 [853]
『社区报道』 丘成桐讲座: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 2024-05-08 [1207]
『学人动向』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2024-05-06 [6116]
『社区报道』 AI教母李飞飞首次创业!成立“空间智能”公司,已完成种子轮 2024-05-05 [5902]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吴敬琏最新文章:恪守经济学人的职责 2025-01-24 [40]
意料之中,上海瑞金医院郑民华扛下了所有! 2025-01-24 [51]
黄靖、大卫·戈德曼:特朗普不再幻想“历史已经终结”,他会大量试错 2025-01-24 [42]
许杰:美国首位华人馆长的文博四十载 2025-01-24 [32]
David Baker又一篇Nature:AI从头设计蛋白,攻克百年难题 2025-01-24 [35]
刘晓春:加密货币浪潮下的现代货币体系再思考 2025-01-23 [33]
孙立平:捉摸不透的腐败,有时也许是一种精神生活? 2025-01-23 [58]
孙立平:这是一件天大的事,切莫掉以轻心 2025-01-23 [62]
学术动态|种族研究领域顶刊发表周敏主编的《反思分层同化理论论坛》专辑 2025-01-19 [72]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虎妈”蔡美儿强势回归 2025-01-18 [8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