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实际上只有两个季节周期
2020/10/8 12:31:44 | 浏览:1350 | 评论:0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体生物学有两个季节,而不是四个季节,人体中每年有1000个分子起伏,有两个关键的时间段: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实际上只有两个季节周期

  秋末冬初和春末夏初

  通常,我们知道有四个季节,但是斯坦福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证据,表明人体并不以这种方式看待它。

  斯坦福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Michael Snyder教授说,“我们被告知,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这四个季节在一年中被分解成大致相等的部分,” “人类生物学似乎不太遵守这些规则。因此,我们在人们的分子组成的指导下进行了一项研究,让生物学告诉我们有多少个季节。”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实际上只有两个季节周期

  来自100多个参与者的四年分子数据表明,人体确实经历了可预测的变化模式,但他们没有跟踪大自然的传统信号。总体而言,研究团队每年观察到1,000多个分子起伏,这有两个关键的时间段: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

  斯坦福遗传学教授斯奈德说,这些是变化即将到来的关键过渡时期,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体内。他希望这项研究中的观察结果,例如在春季末期炎症标志物水平较高,或在冬季初冬时高血压标志物水平升高,可以为精确健康提供更好的基础,甚至有助于指导未来临床药物的设计审判。

  春与秋

  该研究针对105位年龄在25至75岁之间的个体进行。大约一半的个体对胰岛素具有抵抗力,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无法正常处理葡萄糖。大约每年四次,参与者提供了血液样本,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以获取有关免疫力、炎症、心血管健康、新陈代谢、微生物组等等的分子信息,还追踪了所有参与者的运动和饮食习惯。

  在四年的时间里,数据显示,春末期与已知在过敏中起作用的炎性生物标志物的上升,以及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有关的分子的激增同时发生。他们还看到一种称为糖化血红蛋白(HbAc1)的血红蛋白形式,一种信号提示2型糖尿病风险的蛋白质,在此期间达到峰值,而众所周知的PER1基因也参与了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该基因也处于最高的。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实际上只有两个季节周期

  斯奈德说,在某些情况下,分子水平增加的原因相对明显。例如,花粉计数高可能会导致炎症标记物猛增。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它并不那么明显。 由于假期后经常放纵饮食,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在春季晚些时候较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反映了在进行测量前三个月左右的饮食习惯,以及冬季运动的普遍减弱几个月。

  当研究团队将数据追踪到冬季初冬时,他们发现已知有助于抵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分子的增加以及参与痤疮形成的分子的峰值。在冬季,高血压或高血压的特征也较高。

  数据还表明,胰岛素抵抗者和正常加工葡萄糖者的微生物组之间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差异。 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是一种参与乳酸发酵和葡萄糖加工的细菌,除3月中旬至6月下旬外,全年中胰岛素抵抗性个体中的韦荣氏球菌属均较高。

  解析季节性

  研究人员说:“许多发现为其他许多事情开辟了空间。” “例如,采取过敏反应。我们可以追踪哪些花粉在特定时间循环传播,并将其与分子模式的个性化读数配对,以准确了解一个人对什么过敏。”

  希望有关人的分子起伏的更多信息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其身体生物波动的背景,并使他们能够利用该信息来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实际上只有两个季节周期

  斯奈德说:“例如,如果你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春季进行了测量,并且看起来异常高,你可以将结果与背景联系起来,并知道该分子在春季期间趋于升高。”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些发现也可能有助于药物试验的设计。例如,如果研究人员希望测试一种针对高血压的新药,那么他们可能会受益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因为高血压似乎在冬季的初几个月就呈上升趋势,所以从冬季到春季开始的试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天的《自然通讯》上。

  参考:Deep longitudinal multiomics profiling reveals two biological seasonal patterns in California,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 DOI:10.1038/s41467-020-18758-1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长期吃米和长期吃面的人,谁的心血管更健康? 2025-07-03 [68]
中国,为什么不吸烟者中也有很多肺癌患者? | 商周专栏 2025-07-01 [86]
ASCO 2025 特辑|全球专家对话:从临床试验到肾癌治疗新突破 2025-07-01 [92]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703]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745]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691]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902]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964]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700]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88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